因果推斷的基本原則在驗證病因假設以後,若進行病因推斷,首先要確定可疑病因與疾病之間是否是假關聯和間接關聯,排除了這二者以後,才可進行病因推斷。判斷病因的標準是:①聯係強度。聯係強度越大,越有可能是因果聯係。②聯係的一致性。不論在何時、何地、何人均有類似的結果。③時間順序。必須是先因後果。④聯係的特異性。某種因素與某病的聯係強度遠比與其他疾病的聯係強度大,或某種因素僅與身體一定部位疾病有關。⑤時空分布相符合。⑥劑量反應關係。隨著某因素的變化某疾病的發病也隨著相應的變化。⑦聯係的合理性,即在醫學和生物學上是否言之有理。⑧聯係能被試驗證明,如利用現場實驗或動物實驗證實。
第三單元 疾病的分布
考試要點
一、疾病分布的概念及其測量指標
①疾病分布的概念;
②常用疾病分布的測量指標。
二、疾病的三間分布
①疾病的人群分布;
②疾病的地區分布;
③疾病的時間分布。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疾病分布的概念及其測量指標
1.疾病分布的概念
疾病的分布是流行病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的流行和不流行經常受到致病因子、環境、人群特征等自然和社會因素的影響。
描述疾病的人群、地區及時間分布特征是流行病學研究的起始點,通過研究疾病的分布可以認識疾病的輪體現象,分析疾病的分布規律及其決定因素,從而為製定疾病的控製對策與措施提供依據。
2.常用疾病分布的測量指標^描述疾病的分布常用的指標有:
(1)發病率
發病率指一定時期內,特定人群中發生某病新病例的頻率。主要用於病因研究。
(2)罹患率
與發病率一樣是測量新發病例的指標,是衡量人群中在較短時間新發病例的頻率。觀察時間可以日、周、月為單位,也可以一個流行期為階段,使用比較靈活。
(3)死亡率
死亡率是在一定期間內總死亡人數與該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
(4)續發率
也稱家庭二代發病率,指一個家庭、病房或托兒所的一個小班內發生傳染病時,第一例病例後,受其感染在最短潛伏期至最長潛伏期間發生病人為續發病例,以續發病例為分子,以一個集體單位內易感接觸者總數為分母,以百分數表示,稱為續發率。
對於以隱性感染為主的疾病,此指標可反映人群中的受感染情況,是流行病學常用的指標。
另外,存活率、引入率也常常用到。
二、疾病的三間分布
疾病的三間分布是指疾病的地區分布、時間分布、人群分布。
1.疾病的人群分布
疾病的分布常常隨著人群的性別、年齡、職業、種族、階層、婚姻狀況、家庭情況的不同而有差異,這也與人群不同行為及環境有關。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有助於探討病因和流行因素。
疾病的地區分布疾病的發生往往受到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的影響。因此研究疾病的地區分布常可對疾病的病因、淹行因素等提供線索,以便製定防治措施。疾病的地區分布,在世界範圍內可按國家、區域、洲、半球劃分;在一個國家內可按行政區域劃分;這樣可以比較容易的得到人口數字和發病資料。但如果疾病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則應按自然環境劃分,可按山區、平原、湖泊、河流、森林和草原來劃分,這可以顯示自然條件的影響,此種劃分得到人口數字和發病數字往往較難。因此,按何種方式劃分地區來描述疾病分布,可根據研究的目的和病種不同來確定。
疾病在國家間的分布疾病在國家間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國家少,有的國家多。如:乳腺癌在北美、北歐、西歐發病較多,而亞洲和非洲較少;而肝癌、胃癌、食道癌等則亞洲國家較多。疾病在國家內的分布疾病在一個國家內的分布也不均衡。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南北氣溫相差懸殊,地勢高低起伏,河流縱橫交錯,各種民族地區和雜居地區具備,生活習俗差別較大,這都影響疾病的分布,並有利於探討疾病的流行因素。
2.疾病的城鄉差異
城市交通方便,人口密集,居住擁擠,這都有利於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因而經常有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城市空氣汙染較重,肺癌的發病率高於農村。農村衛生條件較差,易發生腸道傳染病的流行。疾病的地方性
由於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而使一些疾病,包括傳染病和非傳染病,常在某一地區呈現發病率增高或隻在該地區存在,這種狀況稱為疾病的地方性。這種地方性有下列幾種情況:
①自然疫源性,某些傳染病如鼠疫、地方性斑疼傷寒等經常存在於某一地區,這是由於該地區存在本病的動物傳染源、傳播媒介及病原體生存傳播的自然條件,致使病原體在野生動物間傳播,而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當人類進入這種地區時能受感染。這種疾病稱為自然疫源性疾病。這類地區稱為自然疫源地。
②統計地方性,因為一些地區居民文化及衛生設施水平低,或存在一些特殊條件及風俗習慣,而使一些傳染病長期存在,如傷寒、痢疾等。這些病隻是在統計上經常髙於其他地方,與當地自然條件無關,稱為統計地方性疾病。
③自然地方性,一些傳染病因傳播媒介受自然環境影響,隻在一定地區存在,使該病分布呈地方性,稱自然地方性疾病,如血吸蟲病、痕疾等。
另外,還有些地方病,即一些疾病如大骨節病、地方性甲狀腺腫等,是由於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中缺乏或過多存在一些微量元素造成,具有嚴格的地方性。此外,本國沒有而從國外傳入的疾病稱為輸入性疾病。
判斷疾病地方性的依據:
①該病在當地居民的各人群組中發病率均高,並一般隨年齡增長而上升。②在其他地區居住的相似人群組,該病的發病率均低,甚至不發病。③外來的健康人到達當地一定時間後發病,其發病率和當地居民相似。④遷出該地區的居民,該病的發病率下降,患者症狀減輕或呈自愈趨向。⑤當地對該病易感動物可能發生類似的疾病。
疾病的時間分布疾病的流行,無論傳染病還是非傳染病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有的由散發變為流行,有的則被消滅。具體變化形式有:
(1)暴發
疾病在一個集體或固定人群中,短時間內,發病人數突然增多,稱為暴發。
(2)季節性
疾病的流行呈季節性,傳染病尤其明顯。如乙腦有嚴格的季節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高發,腸道傳染病夏秋季高發。
(3)周期性
疾病依規律性的時間間隔發生流行,稱為周期性。
(4)長期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