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許多疾病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隨著社會生活條件改變,醫療技術的進步,自然條件的變化而發生顯著變化,使其感染類型、病原體種類和宿主均有很大的不同,稱之為長期變異。
第四單元 描述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考試要點
一、個案(例)調查
概念;
方法;
步驟與內容。
二、暴發調查
步驟與方法。
三、現況調查
調查方法;
現況調查中的偏倚及控製措施;
篩檢。
重點、難點、疑點
一、個案(例)調查
1.概念
個案(例)調查是指衛生防疫部門或基層防疫保健人員,對個別發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圍環境所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
2.方法
調查方法:經過詢問,向病人、家屬、護理人員等進行詢問,獲得必要資料,再進行現場觀察,對疫源地的環境,根據病種進行調查觀察。並采取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查和現場就地檢驗,所得資料填寫個案調查表。
3.步驟與內容
調查步驟:①核實診斷和發病日期。②確定傳染病的傳染來源。③確定病人傳播範圍。④疫源地有哪些因素有利於疾病傳播。⑤確定可能的傳播途徑和消毒範圍。⑥查明接觸者。⑦邊調查、邊分析、邊采取措施。
調查內容:①一般情況。②臨床特征。③流行病學資料。④有關實驗室檢查。⑤防疫措施。⑥結論。⑦調查員簽名及調查日期。
二、暴發調查
1.概念
疾病的暴發是指在一個集體或固定人群中於短時間內,某病發病人數突然增多稱為暴發。暴發調查是在某病發生暴發後,為闡明暴發的原因,製止新病例的發生和防止類似事件的重演而進行的調查。
2.步驟與方法
調查步驟與方法:①核實診斷。②確定是否暴發。③提出可疑病因與傳播途徑的初步假設。④進一步調查。⑤對調查資料整理分析。⑥對暴發資料進行分析。⑦寫出暴發調查總結報告。
三、現況調查
1.概念
現況調查是在特定短的時間和範圍內,調查人群中某病患病情況或人群健康狀態,並研究有關變量與疾病或健康的關係。現況調查主要用於描述疾病的分布或進行社會診斷,描述某因素與疾病或健康的關係,進行疾病監測,調查發病高危人群,明確防治重點,為探索病因提供線索。
2.調查方法
(1)普查
普查是指對研究的目標人群進行全麵調查。普查往往用於:①普查普治。②了解疾病的分布或人群健康水平。③建立各項生理指標。普查的優點:能發現人群中的全部病例,以便早期治療;可普及醫學知識;能提供疾病分布情況和流行因素或病因研究的線索。如幾種疾病普查結合進行可節省經費。缺點:資料粗、準確性差、費用高;不適用於發病率很低的疾病或無簡單易行診斷手段的疾病。普查時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2)抽樣調查
抽樣調查是指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樣本進行調查,從樣本獲得的信息來推斷總體情況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
抽樣調查的優點:省時、省力、省錢;調查範圍小、工作細致。缺點:設計、實施與資料分析比較複雜;重複和遺漏不易發現;不適用於變異過大的資料;不適用於需要普查普治的計劃;不適用於發病率很低的疾病。
抽樣調查的原則:抽樣調查設計和實施應做到抽樣要隨機化,樣本大小適中。
常用的抽樣調查方法:
①簡單隨機抽樣。按一定技術程序以同等概率的抽樣稱為簡單隨機抽樣。
②係統抽樣。按一定的順序機械地每隔若幹個觀察單位抽取一個觀察單位作調查稱為係統抽樣。
③分層抽樣。把總體按若幹標誌或特征如年齡、性別等分成若幹層,然後在每層中抽取調查單位,最後將各層的樣本合成一個樣本進行調查,這種抽樣方法叫分層抽樣。
④整群抽樣。從總體中隨機抽取若幹個組成部分,對抽到的每一個部分中的所有調查單位進行調查這稱為整群抽樣。
抽樣調查樣本含量的大小可根據預期陽性率和容許誤差的大小進行估計。
現況調查中的偏倚及控製措施常存在偏倚有:①無應答偏倚;②回憶偏倚;③測量偏倚;④調查人員偏倚。
控製偏倚主要有下列幾種方法:在設計時明確規定為隨機樣本,必須按隨機化原則;選用精確儀器並做好校正;試驗中要求試劑一致;訓練調查員且進行質量監控。
3.篩檢
篩檢是通過快速的試驗、檢查或其他方法有組織地對人群進行檢查,從表麵上無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篩檢試驗不是診斷試驗,對查出的陽性者要進一步明確診斷治療。篩檢的目的是早期發現病人,早期治療。篩檢一般用於早期治療,可延緩疾病發展,預後較好的疾病。
篩檢試驗標準的評價,篩檢試驗標準應進行真實性和可靠性評價。
(1)真實性評價
真實性指測量值與實際值符合的程度。通常用靈敏度和特異度來評價。一般用同一種試驗分別檢驗一組病人,一組無病的人,然後比較檢查結果。
靈敏度是指試驗檢出有病的人(即陽性的人)占病人總數的比例,即真陽性率。特異度是指試驗檢出無病的人(即陰性)占無病者總數的比例,即真陰性率。與它們相對應的還有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
試驗的靈敏度髙,該試驗找出病人的能力強,同時假陽性率就高,而假陰性率低,造成誤診較多。試驗的特異度高,找出非病人的能力強,但假陰性率高,造成漏診多。一般同一試驗的靈敏度高時,特異度就低。因此選擇試驗標準應根據具體情況和具體疾病來確定。對疾病高發人群或假陰性錯誤後果嚴重的疾病進行篩檢時,應選靈敏度高的試驗。如果假陽性使人恐懼不安,且進一步確診的花費高昂時,則寧可選擇特異度高的試驗。為了提高靈敏度和特異度,可采用多種試驗方法檢查一種疾病,當幾種試驗全部陽性才算陽性,這類試驗屬於聯合試驗中的係列試驗,它可提高特異度。另一類為平行試驗,即幾種試驗方法中任何一種試驗為陽性就算作陽性,它可提高試驗的靈敏度。
(2)可靠性評價
指在相同條件下重複試驗獲得相同結果的穩定程度。
篩檢試驗的效果評價根據發現病人的數量;檢出病人後改善預後的作用;成本效益從三方麵來分析。
預測值是評價試驗效果的重要指標,陽性預測值指篩檢陽性者患病的可能性;陰性預測值指篩檢陰性者中非患者的可能性;預測值說明其診斷價值。陽性預測值除受試驗靈敏度的影響外,還受疾病現患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