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致癌作用。

2.苯胺中毒的毒理、中毒臨床表現、治療、預防

(1)苯胺中毒的毒理

苯胺在體內主要氧化成苯胲,然後再氧化成對氨基酚經尿排出。接觸苯胺者尿中對氨基酚量與血中高鐵血紅蛋白量呈平行關係。

苯胺對機體的損害,主要是其中間代謝產物苯胲與血紅蛋白作用,形成高鐵血紅蛋白,造成機體各組織缺氧,引起中樞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和其他髒器的一係列損害。

(2)中毒臨床表現

①急性中毒:短時間內吸入較大量的苯胺可引起急性中毒,以夏季多見。早期表現為發紺,最先見於口唇、指端、耳垂等部位,其色調與一般缺氧所見的發紺不同,呈藍灰色,稱為化學性青紫。

②慢性中毒:早期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如頭痛、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以及輕度發紺、貧血、肝脾腫大,血中網織紅細胞增多,高鐵血紅蛋白增加,紅細胞可出現赫恩小體。

③皮膚損害:皮膚經常接觸苯胺可發生濕疹、皮炎等。

(3)治療

急性中毒時應迅速使患者脫離中毒現場,脫去沾染的衣服,如皮膚汙染,應迅速用75%酒精或溫肥皂水(禁用熱水)反複擦洗幹淨,防止繼續進入體內。

苯胺中毒時,應使用高鐵血紅蛋白症的特殊解毒劑美藍,美藍本身就是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但他及其還原產物可構成一個可逆的氧化-還原係統,小劑量時,可治療高鐵血紅蛋白症。

慢性中毒時,可采用中西醫結合,對症治療。

(4)預防

主要措施是加強密閉通風排毒,使車間空氣中濃度在最高容許濃度5018/0!3以下。加強個人防護,尤其防止苯胺汙染操作者皮膚。

七、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的職業中毒

1.高分子化合物的毒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的毒作用包括以下七個方麵:

①原料的毒作用;②單體的毒作用;③助劑的毒作用;④熱裂解產物的毒作用;⑤高分子化合物粉塵的危害作用;⑥致癌、致突變、致畸作用;⑦聯合作用。

2.氯乙烯中毒的毒理、臨床表現、預防

(1)氯乙烯中毒的毒理氯乙烯是一種相對無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體內代謝與進入量有關。低濃度時,主要經醇脫氫酶先水解成氯乙醇,再形成氯乙醛和氯乙酸;高濃度時,在肝細胞微粒體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先形成氧化氯乙烯,再重組成氯乙醛,後兩者都是強烈的烷化劑,有致癌和致突變作用。

(2)臨床表現

①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麻醉狀態。輕度中毒時,發生眩暈、頭痛、乏力、惡心、胸悶、嗜睡、步態蹣跚等;重度中毒時,患者神誌不清呈昏睡狀,甚至死亡。

②慢性中毒:長期接觸氯乙烯可引起神經係統、消化係統、造血係統、皮膚等病變,稱為氯乙烯病或氯乙烯綜合征。長期接觸者還可患肢端溶骨症、肝血管肉瘤等疾病。

(3)預防

設備和管道應密閉化,並加強維修保養,防止氯氣烯外泄。工人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杜絕意外事故發生。加強防火防爆工作,健全監督檢查製度。

工人在進入聚合釜清洗、刮渣或檢修前,必須先對釜內進行通風換氣,再用高壓水或無害溶劑衝洗,直至釜內溫度和氯乙烯濃度測定合格,方可佩戴送風式防毒麵具入釜操作,同時必須有他人監護並定時輪換。

3.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毒理、急性中毒臨床表現、治療、預防

(1)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毒理有機農藥的毒性除與其化學結構有關外,還與毒物的種類、性質,侵人途徑和溶劑等因素密切相關。

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毒作用主要是抑製體內膽堿酯酶的活性,造成神經功能的紊亂出現的一係列症狀。膽堿酯酶分為真假兩種,前者主要存在於神經組織及紅細胞內,能迅速分解乙酰膽堿,具有高度特異性,在神經傳導上起著重要作用。而假性膽堿酯酶為非特異,對人體危害較小。

乙酰膽堿是膽堿酯酶神經末梢釋放的一種化學遞質,也是中樞神經細胞突觸間的一種傳導遞質,當衝動由中樞神經傳到膽堿能神經末梢時,末梢釋放乙酰膽堿,而將衝動傳到所支配的效應器官。已完成生理功能的乙酰膽堿迅速被膽堿酯酶分解為膽堿和乙酸。

當有機磷農藥進入機體後,與膽堿酯酶結合,形成穩定的磷酸化膽堿酯酶。膽堿酯酶喪失了酶的活性,從而失去了催化水解乙酰膽堿的能力,造成乙酰膽堿的大量蓄積。因乙酰膽堿的作用部位不同而症狀各異。當作用於膽堿能神經節後纖維所支配的器官時可產生毒蕈堿樣症狀。作用於植物神經節、腎上腺髓質和骨骼肌的神經終板上時,則產生煙堿症狀。

(2)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臨床表現

①急性中毒的臨床表現如下:

毒蕈堿樣症狀:早期可出現的主要症狀是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多汗、流涎、視物不清、瞳孔縮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嚴重時可引起肺水腫。

煙堿樣癉狀:病情進一步發展或中毒劑量較大時,除上述症狀加重外,可有全身緊束感、肌束震顫、發音含糊,血壓可升高。嚴重時,則全身痙攣、頸項強直,最終呼吸肌麻痹。

中樞神經係統症狀:表現為頭痛、頭昏、乏力、失眠或嗜睡、言語不清;重症病例可出現昏迷、抽搐,往往因呼吸中樞或呼吸肌麻痹而致死。

臨床上常根據病情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中毒主要表現為一般中樞神經係統症狀和輕度毒蕈堿樣症狀。中度中毒時,除上述症狀加重外,還出現肌束震顫等煙堿樣症狀,此時交感神經興奮,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重度中毒突出表現為昏迷,並發生肺水腫,呼吸極度困難,呼吸麻痹,大小便失禁等。

②慢性中毒表現:長期少量接觸有機磷農藥,可引起慢性中毒,多見於農藥廠的生產工人。血中膽堿酯酶活力持久而明顯下降,臨床表現主要為中樞神經係統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如頭痛、頭昏、乏力、食欲不振、惡心、胸悶、氣促、多汗、竇性心動過緩。部分病人可有肌束顫動、瞳孔輕度縮小、肝大等。經治療一般均能恢複。

(3)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治療

①急性中毒的治療: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使患者脫離現場,脫去汙染衣服,全身汙染部位用肥皂水徹底清洗。眼部汙染時,應迅速用清水或碳酸氫鈉溶液衝洗。經口中毒者,應反複徹底洗胃,然後,從胃管注人硫酸鈉導瀉。

敵百蟲服中毒和汙染皮膚時,禁用堿性溶液洗胃和清洗皮膚。特效解毒劑。目前常用的有兩類:乙酰膽堿拮抗劑和膽堿酯酶複能劑。

阿托品:能拮抗乙酰膽堿對副交感神經和中樞神經係統的作用,消除或減輕毒蕈堿樣症狀,並能興奮呼吸中樞。合理而有效的使用阿托品是搶救有機磷中毒的關鍵。用藥原則是:早期、迅速、足量、反複的給藥,輕度中毒可單獨給予阿托品;中度和重度中毒者,用藥劑量要達到阿托品化,即出現瞳孔大、顏麵潮紅、腺體分泌減少、口幹、輕度躁動不安、肺部囉音減少或消失等表現,再調整用藥劑量和間隔時間。且宜采用阿托品與複能劑聯合用藥,此時藥量應適當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