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曾經看過這樣一幅幅畫麵:

第一幅畫麵是:田野上,一位農夫在祈禱:“主啊,如果您今年給我一些糧食,我保證明年會播下種子,辛勤耕耘。”

第二幅畫麵是:學校裏,學生對老師說:“如果這學期我的分數很糟糕的話,我的家人會責怪我不專心的。所以老師,如果您在這學期給我高分,我發誓下學期把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一定把學習搞好。”

第三幅畫麵是:公司裏,秘書對經理說:“給我加薪吧,我會更加投入工作,更加盡心盡力的。”銷售人員找到老板說:“讓我做銷售部主管吧,我會真正讓您看到我的能力,直到現在我都還沒有使出我的真功夫呢!我隻是需要一份管理別人的工作才能夠全身心投入進去,才能更好地發揮才幹。”

以上畫麵中的人都想著很好的結果,但他們投入了嗎?全身心投入了嗎?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天上不會掉餡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這些最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的話,但也最常被人忘記。如果你想讓生活、工作賜予你什麼,你必須得先付出、先投入。

成功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來的,所有成功者取得的成就並非來自上天的特別恩賜,而是來自於他們比別人付出了更艱辛的努力,投入了比別人更多的心血與汗水。

有一位退休的老員工告誡他剛參加工作的兒子說:“無論未來你從事何種工作,一定要首先對工作投入,而且要全身心投入。能做到這一點,就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世界上到處是散漫粗心、三心二意的人,那些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始終是不用愁沒有工作的。”

這位老員工無疑是睿智的。他的話鮮明地揭示了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也就是本書所要強調的主題——一個人無論身居何處,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首先全身心投入其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斷地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準則,也是人生的準則。那些在人生中取得過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領域全身心投入過。

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太多、太苦、太累;不要抱怨你的薪水太少、收入太差;也不要抱怨自己在一個單位幹了一輩子,還隻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角色;更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

“生活的不幸咎在自身。”在你開始抱怨前,請先捫心自問:你在怎樣工作?你對工作投入了多少?

有兩位年輕人畢業於同一所大學,拿著同樣的學位,同時進入了一個單位,做著同樣的工作。三年後,他成了辦公室副主任,已是“處級”幹部。她呢?已於一年前被“末位”淘汰了。為什麼相同的起點,卻有截然不同的結局呢?

原來,他自從進入單位的第一天起,就精神抖擻,一心撲在工作上,無論是本職工作還是領導交代的任務,也無論有多難多累,他都總是能做到盡可能的好,哪怕為此犧牲所有的休息時間也在所不惜,加班加點幾乎成了他的家常便飯,但他從無怨言。而且,為了提高工作技能,他還自己掏錢利用業餘時間讀了一個職業培訓班。反觀她呢?早上8點上班,她的打卡時間始終“穩定在”在7∶55~7∶59之間,下午5點下班,4點半她已經把辦公桌收拾得很“利索”,也早就和朋友約好了“夜生活”的場所。工作雖沒有大的過錯,卻也從未出色過。偶爾碰上加班,總是牢騷滿腹。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那麼賣命幹嗎?我又不想在這兒幹一輩子……”據說,她臨走時領導對她的評價是:“能力不錯,幹勁毫無;不被淘汰,‘天理’難容。”

其實上天是公平的,除了極個別有天賦的所謂“天才”外,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智商、才華、能力都是相差無幾的,所不同的就是對待工作的態度。

一個視工作為使命,全身心投入的人,無論麵對的工作有多麼的艱難困苦,也無論前方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他都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最終到達勝利的頂峰;

一個把工作視為草芥,從來不願為工作哪怕多投入一絲一毫的人,永遠都隻能是職業場上的匆匆過客。終其一生,陪伴他們的除了一事無成的悔恨就是悲傷的淚水。

可惜,職場不相信悔恨和淚水,隻相信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