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下第十大禁區(1 / 2)

三生崖孤峰入雲,高聳萬仞,如一把染血的天劍直插雲霄,方圓百裏平地而起,鳥獸罕至。百裏之外一片厚黑的森林,名為三生林,鬱鬱蔥蔥,古木參天,將三生崖團團圍困,隔斷了外界和三生崖的通道,即便修士也難以禦空抵達三生崖。

當年,白夜攜妻子靈姻在三生崖上絕望搏殺,浴血不能殺出重圍,最後被逼點燃道火,自爆而亡。那一戰,除卻和木子興一同逃跑的幾人以及被白夜掀飛百丈,預感不妙,提前離去,躲過白夜自爆和朱雀“鳳凰仙翎”的枯葉大師,餘下盡數慘死。戰況之激烈,死傷之巨大,開戰元大陸數百年未有之先河。

三生崖之戰後,世間流言紛紛。有說武林聖器——戰元圖錄被七玄掌門蒼梧所得,秘而不宣,意欲獨吞,天下群情激奮,想要共討七玄門;也有人說戰元圖錄被白夜臨死前交給朱雀,被妖族所得,如今妖族正在合力修煉,以彌補四靈妖陣缺少白虎之靈的缺憾;還有人說戰元圖錄在三生崖之戰中損毀消失,武林聖器將從江湖絕跡,成為天下第一人將再沒有捷徑可言;總之,戰元圖錄銷聲匿跡,世人不得而知。除戰元圖錄的說法莫衷一是之外,還有人在密切關注妖族的動向,有人說妖族即將出世,戰元大陸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腥風血雨,一時人人自危;但也有人說佛道當世,七玄門掌門蒼梧道長功參造化,靈菩寺方丈一禪法師禪功驚人,妖族不敢胡作非為,又令世人長出一口氣;另外,關於魔教——今聖門的討論也是流言四起,莫衷一是;此天下大勢,究竟如何,還要再看後文。

說到流言四起,謠言紛飛,其中還有一則流言,或者稱之為“傳說”,不得不提。

傳言,白夜死後,他的血凝而不散,充滿先天靈氣,在一汪窪地聚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這裏逐漸變成一泊血湖,煞氣淩霄。每逢月圓之夜,這裏血氣衝天,煞氣達到極致,方圓百裏之內,不見活物。也曾有人不慎誤入其百裏範圍,第二日回去即狂性大發,暴斃而亡。

後有散修聽聞此事,決定一探究竟,聯合部分好友共同前往,卻無一人生還,外人不得其果。其後陸續有多個類似的傭兵團先後前往,其中有很多人都是抱著找到戰元圖錄的僥幸心理,畢竟白夜死後,再無人知曉戰元圖錄的下落,結果他們全部“乘興而去,敗亡不歸”,沒有一個人活著走出三生崖。自此,再無人敢冒險一探究竟,三生崖也被世人稱為“天下第十大禁區”,與殞仙穀、黑朧林等其餘九大禁區並列當世。

雖然是天下十大禁區之一,但仍然有很多人欣然前往,原因是這裏流傳著一個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當年“白虎真神”和“姻緣之神”在三生崖邂逅,一見定情,至死不渝。他們的愛情自三生崖開始,至三生崖而終,即便死後也一直守護著彼此的愛情,讓灑滿他們鮮血的土壤成為天下禁區,三生崖是他們愛的淨土,是他們靈魂的歸宿,他們在這裏長眠,世人不能打擾。緣聚緣散,夢長夢短,三生崖是他們三生不悔的約定,是永世愛的彌珍,任何人對於神聖的愛情都不容玷汙。

當地居民有感於此,為白夜和靈姻立了一個祠廟,尊稱他們為白虎真神和姻緣之神,爭相傳誦。說也奇怪,三生祠廟仿佛真的有靈,十年來,保一方平安,使這裏風調雨順,從未有大的天災人禍,當地居民求子得子,求女得女,也甚是靈驗。原本世代居住在此的十餘戶人家,在短短十年之內,居然發展到上百戶,成為西南一座重鎮。

所以但凡天下有情人,無論凡人也好,修煉者也罷,隻要心誠,都會去三生祠廟祭拜祈福,遠眺令人望而卻步的三生崖。

“吾生不能保天下黎民,吾死願佑一方百姓;吾生不能與你攜手天涯,吾死願與你俯瞰紅塵。”三生祠廟的這幅對聯,也由此廣為人知。

這一日,三生祠廟依然像往常一樣,來此燒香祈福的人絡繹不絕。

在高大的銅像下,人群中,站著一白須飄飄的老道,在其身後半步立一紅衣女子,正值豆蔻年華,膚白勝雪,巧笑盼兮。

老道不像別人那樣虔誠跪拜,隻是仰望著那尊栩栩如生的女子銅像,仰望著、仰望著、仿佛淚水就不會輕易淌下。

“孩子,為父看你來了。”一聲輕歎,老道黯然低頭,似無顏麵對自己的女兒,十年前,自己沒能救下她,又有何麵目來此憑吊。

“師父,你怎麼了?”後麵的紅衣女子發現師父的情緒有些異常,關切道。

“哦,沒什麼,我們走吧。”老道轉身,背影索然,蹣跚著向外走去。

那紅衣女子納悶地看了看那尊女子銅像,又看了看她旁邊怒目金剛似的男子,嘴裏念念有詞,轉身追她的師父去了。

“師父,你為什麼要去三生祠廟祭拜白虎真神和姻緣之神啊?我們修道之人不是隻尊聖祖鴻鈞和道祖無輒的嗎?”出了三生祠廟,在熱鬧的大街上,紅衣女子好奇問到她的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