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把擁有良好的品格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之一。有了這個目標,人們就有了為之奮鬥的動力。當你的品格日益完善的時候,反過來又會給你以不斷向前的動力。人生應該有一個較高的目標,即使我們實現不了。狄士累利先生說:“不向上看的年輕人就會向下看,不在空中翱翔的靈魂注定要匍匐在地。”
品格也有假冒偽劣,但真的永遠假不了。有些人知道金錢的價值,於是他們製造假幣,欺騙那些警惕性不高的人。查特裏斯上校曾經對一個以誠實正直著稱的人說:“我願意以1000英鎊換你的好名聲。”“為什麼?”“因為我可以用它賺1萬英鎊。”上校的話足以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精神上的富有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它的力量將會使你有機會變成一個最富有的人。
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挺起脊梁,抬頭做人,努力去做一個在精神上富有的人吧!
一個人在精神上或生活上,也可以成為一個富有的人,雖然他可能不是一個有錢人,但他可以是誠實正直、彬彬有禮、溫文爾雅、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這才是真正的紳士品質,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奉獻是人生天平上最重的砝碼
奉獻精神,指為實現某一理想或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乃至生命,是不求回報的愛和全身心的付出。對個人而言,就是要在這份愛的召喚之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認真善待每一個人,全心全意為單位、為他人、為國家、為社會工作服務,履行責任,奉獻愛心和正能量。
人需要有一種奉獻精神。在我們民族的發展史上,多少人為了國家的生存、民族的興旺而英勇獻身,用鮮血和生命寫下了一頁頁不朽的篇章,他們的道德情操和英雄精神將永遠激勵後人不斷奮進。
回顧曆史上所有奉獻人生價值的人,他們為人類積累的財富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孔子說:“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屈原一生潔身修行,“雖九死其猶未悔”,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文天祥“以身殉道不苟生,道有光明照萬古”。所有這些,都是這一精神的生動寫照。
一個人擁有奉獻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品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集中反映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奉獻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壯舉。正因為如此,這個世界才變得如此美麗。一個人生活在世上,是需要有奉獻精神的。如果每個人都自私自利,爾虞我詐,那麼人類怎麼會發展到今天,明天又能發展到何處?
人不能隻為自己而活,隻為自己而活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一具臭皮囊;隻有為他人、為社會、為民族、為祖國而活的人,才是真正高尚的人,這種人就是一個純粹的人。
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體現,不在於其地位多高、權力多大、財富多廣,不在於其高低貴賤,而在於其為社會為民族付出的愛心,做出的奉獻。可以說,奉獻精神就是人生天平上最重的砝碼,是人世間最寶貴的財富。一個人生活在世,渺小得如同大海裏的一滴水,但隻要有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奉獻的意識和行動,真心真意地付出,即使是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成為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奉獻是不計報酬的給予,是“有一分熱放一分光”,是“我為人人”。奉獻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熱情,是一種無私的愛心,甚至是無價的生命。因為有人奉獻,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會不斷增加,人類才會不斷前進。奉獻者收獲的是一種幸福,一種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與愛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長。
“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一曲《愛的奉獻》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奉獻與索取是矛盾的,一心索取的人,貪欲永遠得不到滿足,再者,沒有別人的奉獻,自己又能索取到什麼呢?
我們要有愛心,懂得舍己為人,做到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的美好,生活才會更加的美滿。
珍視“人”這個崇高的稱號
我們每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世界上不存在優秀的行為,習慣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