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做人從修身開始(6)(3 / 3)

不欺騙,不隱瞞,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遠離爾虞我詐,圓滑世故,多一份真誠的感情,多一點信任的目光,腳踏一方誠信的淨土,就可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夯築起人生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早年,在尼泊爾一側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裏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

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裏,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隻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了。

美國前總統林肯在競選總統時,對選民講話時很注意誠實。他沒有錢,競選時沒有坐專車,而是按普通乘客買票坐車,每到一站,朋友們就為他準備好一輛耕田用的馬拉車。他就站在馬車上向選民們演說:“有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桌子一張,椅子三把,牆腳還有大書架一個。架子上的書值得每個人一讀。我本人又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依靠,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林肯這些話給人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被稱為“誠實的林肯”。他之所以能當選總統及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排在曆屆總統之首,甚至超過開國總統華盛頓,主要就是靠著他的誠實。

在華盛頓舉辦的美國第四屆全國拚字大賽中,南卡羅來納州冠軍——11歲的羅莎莉·艾略特一路過關,進入了決賽。當她被問到如何拚“招認”(avowal)這個詞時,她輕柔的南方口音,使得評委們難以判斷她說的第一個字母到底是A還是E。

評委們商議了幾分鍾之後,將錄音帶倒帶後重聽,但是仍然無法確定她的發音是A還是E。

解鈴還得係鈴人。最後,主評約翰·洛伊德決定,將問題交給唯一知道答案的人。他和藹地問羅莎莉:“你的發音是A還是E?”

其實,羅莎莉根據他人的低聲議論,已經知道這個字的正確拚法應該是A,但她毫不遲疑地回答,她發音錯了,字母是E。

主審約翰·洛伊德又和藹地問羅莎莉:“你大概已經知道了正確的答案,完全可以獲得冠軍的榮譽,為什麼還說出了錯誤的發音?”

羅莎莉天真地回答說:“我願意做個誠實的孩子。”

當她從台上走下來時,幾乎所有的觀眾都為她的誠實而熱烈鼓掌。

第二天,有一篇報道這次比賽的短文:《在冠軍與誠實中選擇》。短文中寫道,羅莎莉雖沒贏得第四屆全國拚字大賽的冠軍,但她的誠實卻感染了所有的觀眾,贏得了所有觀眾的心。

年幼的羅莎莉給我們所有人做出了榜樣。然而,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不勞而獲的欲望,這種欲望引導人們不知不覺地放棄了誠信。並且,它還能加深人的錯覺,讓人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對現實完全辨認不清,最終導致不良後果。所以,如果我們想獲得持久性的成就,就必須確立並堅持誠信這一原則,在生命航船受到誘惑之風襲擊時,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質,不致偏離航向。

誠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我們生命的天平就不會搖擺不定,我們生命的指針將穩穩地指向一個方位,那裏,正是我們的理想。

誠信,是為人處世的黃金律

現代人最難的處世原則也許就是“誠信”了,不隻對他人誠信,也要對自己誠信。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送玫瑰花給別人的人,自己手中常留有餘香,多計較一點,你便多失去一點,不如誠以待人,誠以待己,這才是人生旅程中最美好的一種報酬方式。

有這樣一個故事也許能夠給我們很多的啟發:

一年一度的豐年祭即將來臨,由於今年的收成特別好,因此村長決定要盛大舉辦,大肆慶祝一番,以祈求來年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