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情緒惹的禍:壞情緒會讓人失控
情緒是人對事物的一種最淺顯、最直觀、最不動腦筋的情感反應。它往往隻從維護情感主體的自尊和利益出發,不對事物作智謀上的考慮,這樣會使自己處在很不利的位置,為他人所利用。本來,情感離智謀就已距離很遠了,情緒更是情感的最表麵部分,最浮躁部分。本著情緒做事,哪裏會有理智?不理智,能夠獲勝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人們在工作、生活中,常常依從情緒的擺布,頭腦一發熱(情緒化最典型的表現),什麼蠢事都願意做,什麼蠢事都幹得出來。比如,因一句無甚利害的談話,我們便可能與人打鬥,甚至拚命;又如,我們因別人給我們的一點假仁假義,而心腸頓軟,大犯根本錯誤;我們可以舉出很多因情緒的浮躁、簡單、不理智等而犯的過錯,大則失國失天下,小則誤人誤己誤事。事後冷靜下來,自己也會感到其實可以不必那樣。這都是因為情緒的躁動和亢奮,蒙蔽了人的心智所為。
麵對各種機會、誘惑、困境、煩惱,要想把握自己,就必須控製自己的思想,必須對思想中產生的各種情緒保持警覺,並且視其對心態的影響是好是壞而接受或拒絕。樂觀會增強你的信心和彈性,而仇恨會使你失去寬容和正義感。如果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你將會因為一時的情緒衝動而受害,付出代價。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怒氣難抑,率兵討伐東吳,結果被火燒連營,導致慘敗。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第190裝甲旅旅長阿薩夫·亞古裏與埃及軍隊第二步兵師先頭部隊遭遇時,因三次進攻均未成功,便惱羞成怒,孤注一擲把剩餘的85輛坦克全部投入戰場,結果中計慘敗,使85輛坦克在3分鍾內毀於一旦。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不勝枚舉。
一般心性敏感的人,頭腦簡單的人,年輕的人,常受情緒支配,頭腦容易發熱。問一問你自己,你愛頭腦發熱嗎?你愛情緒衝動嗎?檢查一下你自己曾經因此做過哪些錯事,犯傻的事,以警示自己。
記住,做人不能太情緒化。
人與人之間由於性格、修養、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所處的生活環境等不盡相同,發生某些摩擦或衝突是難免的,出現情感衝動或失控的情緒也可以理解。然而,若是經常衝動、經常失控、點火就著,就可能讓別人當槍使。不善於駕馭情感不僅會傷身傷心,還會使人遠離真理,成為別人操縱的對象。
聰明人如果不善於駕馭自己的情感,則在情感失控的情形下,比普通人更危險一些。正如美國先哲愛默生所言:“聰明人比庸人更懂得避免禍事;但在衝動的時候,聰明人吃的虧比庸人更大。”不會衝動的人是死人,一個隻會衝動的人是蠢人,一個能駕馭自己的情感,做到盡量不衝動做事的人是真正聰明的人。所以,你要想真正發揮自己的潛能,就要學習運用理智的原則駕馭情感,控製情緒。
能否理智地駕馭自己的情感,還是區分強者與弱者的方法之一。真正的弱者不在於戰勝不了別人,而在於戰勝不了自己。他們或多或少地充當著情感的奴隸,受著情感的驅使,少有克製自己的勇氣和信心。真正的強者都是駕馭情感的高手,他們控製情感衝動和內心欲望的過程也正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而戰勝了自我的人大多是生活中的強者。
所以,如果憤怒之時,你能冰釋掉心中的火焰;消沉之時你能尋回奮鬥的力量;無聊之時你能夠將時間用於有意義的忙碌;空虛之時,你能夠充實自我;懦弱之時,你能夠找回信心,揚帆起程……那麼,孤獨、憂心、失望、喪氣、沉淪永遠不能攪擾你。
東邊是光明的彼岸,你揚帆向東;西邊是成功的港口,你揮槳朝西。如此,你不為強者,誰為強者?
能否理智地駕馭自己的情感,是一個人是否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標誌。
熄熄火,衝動是失去理智的魔鬼
當一個人衝動時,其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導致他衝動的這一件事情上,對於其他的諸如後果之類的問題根本就沒有時間和心思去考慮。因此有人說:衝動是魔鬼。無數個令人扼腕歎息的悲劇一再向眾人詮釋了這句話。包括我們,在自己的經曆中也多少有些體會。在各種情緒衝動下,我們極易幹出讓自己後悔終生的傻事來。
心理學家認為,人在受到傷害時,憤怒是正常的反應。第一個念頭便是想攻擊傷害自己的人,但在行動前最好先問問自己:這樣做能否達到目的?對解決事情有無幫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臨近高考還有23天的那天早上,在一個時常洋溢著歡樂笑聲的班集體裏,同學們正在全神貫注地填著誌願表。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誰也不敢相信一場流血事件即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