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提升做人的高度(7)(2 / 3)

小全,全年級師生公認的一名高材生,擁有無限的前程。但他做事很衝動,隻要情緒一來就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冷靜,什麼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其實他並不想傷害別人,更不想毀了自己的前途。那是理智與他無緣呢,還是他自己放棄了對理智的追求?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一位同學從小全身邊走過時,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小全不高興地說:“走路看著點!”那位同學不以為然地說:“怕碰就別在這裏坐著。”小全的火“騰”的一下躥了上來,對著那個同學的臉上就是一拳……

待他冷靜下來後,才發現不應該發生的一切已成了現實。他把那位同學的雙眼給打瞎了,年滿18歲的他將要麵臨嚴厲的刑事處罰。

衝動,讓一個前程似錦的少年走向了囹圄,知道此事的人無不唏噓。

因為衝動而使自己受傷害的例子舉不勝舉。譬如:自己向來尊敬的人,如果做出令我們傷心的事情,我們很可能立即諷刺回去;受了陌生人的氣,恨不得用原子彈炸他,等等。其中,辦公室是最容易滋生怒火的場所,當我們看到能力平平的同事晉升,而自己卻備受冷落時,便會怒火中燒;天天為公司賣命,偶爾早點下班,主管就語帶譏諷地說:“今天才上半天班就自動下班了呀!”有些人便一怒之下跑到老板麵前拍桌子,把辭呈往老板麵前重重一摔,然後自以為很帥地說:“我不幹了!”。這些做法,在當時可能是出了一口氣,但最後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

當我們情緒低沉,意興闌珊的時候,千萬要冷靜,不要在情緒衝動的情況下作出決定。否則,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頭看時,方知這些決定給我們造成多大的傷害。

一位美麗的姑娘與一位才華出眾的意中人共墜愛河,家裏人卻極為反對,認為門不當戶不對,小夥子家太窮了。姑娘極力堅持,卻不料此時意中人意外地離去。姑娘遭受重大打擊後,萬念俱灰,便隨意地聽從父母的安排,嫁給一位自己並不愛的闊少爺。歲月流逝,姑娘發現:她從一種傷痛中走入另一種更深的痛苦。

每臨大事有靜氣,是能夠做成大事者的基本素質之一,越是重大的決策,越是要心平氣和,頭腦冷靜,周密地分析各種信息,判斷各方局勢,作出認真負責、科學的決策。

在情緒衝動的情況下,我們極易幹出讓自己後悔終生的傻事來。所以,在情緒不好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平靜、冷靜,理智地控製住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匆忙決策。

麵對金錢、美色、物欲的誘惑,人需要冷靜;得意、順利、富足、榮耀時,人需要冷靜;麵對錯綜複雜的事物,人需要冷靜;被人誤解、嫉妒、猜疑時,同樣需要冷靜……

人需要冷靜。冷靜使人清醒,冷靜使人聰慧,冷靜使人沉著,冷靜使人理智穩健,冷靜使人寬厚豁達,冷靜使人有條不紊,冷靜使人少犯錯誤,冷靜使人心有靈犀,冷靜使人高瞻遠矚。

衝動是魔鬼,會讓人失去理智,極易做出違反常規的舉動。冷靜,是成大事者的一個重要素質。

莫生氣,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怒氣,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氣勢猛烈,破壞力強。和諧的生活就像一副寧靜祥和的畫,可是如果不和諧地躥出一束火苗,不斷地炙烤和燃燒,勢必會打破這份寧靜祥和,甚至燒毀整個畫麵。因此,要想擁有美好的生活,就要心情開闊,別跟自己過不去。

然而,總有那麼一些人,受了點窩囊氣,又不便表白,就氣急惱火,用打自己的臉來表示憤怒。

憤怒使人失去理智,其結果往往是糟糕的,甚至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古人為了教導我們,留下了一句三字經:“怒思禍。”

居民彭某開車出門時發現,經常走的路被挖斷。車輛無法通行,遂對正在溝槽上搭建臨時通行鋼橋的施工人員發脾氣,最後竟然一時火起,情緒失控,抱起一塊石頭朝溝槽內砸去。

隻見“砰”的一聲,彭某拋出的石頭砸在了主供水管道上,水管當場被砸漏,自來水立即噴湧而出,嚇得溝槽周圍的人四散逃離。

半小時後,溝槽就被漏出的自來水淹沒,附近小區的百餘戶居民和小區周圍的數百戶居民瞬間無水可用。

由於斷水,小區和周圍的許多居民早餐斷炊,無法洗臉刷牙;而且正值冬天,搶修人員幾乎是在冰冷的泥水裏浸泡著。彭某也受到了一定的製裁。

事後,彭某為自己的瘋狂舉動而後悔。

很多人也許沒有經曆過憤怒到極點的體驗,那恰似火山爆發的急劇噴發感,人自身無法阻擋,但他們事後總會後悔。

也許你有理由著急生氣,但你不應該任意使性子;如果你破口罵人,動手打人,那後果就更嚴重了。你應當尊重別人的人格,就如同你願意別人尊重你一樣。沒有正當理由,你就沒有權利向人動怒。如果是有權位的人,那你就是利用權威,犯瀆職之罪,罪過是不可饒恕的,因此我們有必要時時勸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