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既是人的對手,也是人的朋友,你怎麼待它,它便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作為對手,生活經常會給你出個難題,在你前進的方向設上陷阱,但是隻要你用心對它,便能行走自如,便能征服它,把它變為你的朋友;作為朋友,隻要你笑對人生,它便會時常讓你嚐到美好滋味,讓你體驗到快樂。總之,隻要用心生活,生活便會把你當作永遠的朋友。
用心生活,就要專心做事,就像獅子撲兔子,要全力以赴,更要像小鳥築巢時,埋首工作。專心做事的人,像是在從事一門藝術,他能看到生活中最美好的風景。
一名農夫在偏遠農村待了一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那片土地,從來沒有去過大城市。當一位前去采訪的記者問他,一輩子都住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沒有離開過大山,是否感到遺憾時,他回答說:“沒有遺憾,我每天都感到很快樂!”
生活是要用心靈去感受的。用包容、豁達的心情看待生活,即使處於生命的低穀,也會覺察到人生的美好與幸福。
用心感受生活,就是要規劃自己的人生,並努力追求,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要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向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挑戰;就是要充滿愛心,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去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就要品嚐生活的原汁原味,就要接受生活的所有賞賜,不能挑肥揀瘦,有所偏愛。有的人一生追求名利,終生為之而奮鬥。如果他“成功”了,那他也隻能體味到名利的滋味,但這決不是生活的全部,決不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事業的成功,剝奪了他與親人相處的時間,剝奪了他真正感受生活的時間,也剝奪了他人生的權利。有的人一生追求金錢,但最後窮得隻剩下錢了,因為錢,連親情、友情、愛情都失掉了,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生活中的一切,不論是苦難還是芬芳,不論是煩惱還是快樂,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我們都無法回避,無法挑選,隻能用心對待,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體味到生活的美好滋味。正如有的人喜歡吃酸,但如果整天讓他吃酸的話,恐怕幾天下來他就要叫苦不迭,見酸後退了。生活也一樣,我們祈求天天交好運,但如果整天把自己泡在蜜罐裏,也就感覺不到快樂了。苦難是生活的調味劑,是幸福的襯托,用心生活,就不能回避苦難。
拿破侖曾經說過:“每個人都要學習專心致誌於自己的生活,以期待在自己的人生沙灘上留下足跡。”要想不虛此行,要想今生無悔,就要用心感受生活,以豁達的態度麵對人生。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生活也不例外,隻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去感受生活,就會少一份抱怨,多一份享受;就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灑脫。
用一杯茶來品嚐心靈的淡泊
中國人喜歡喝茶,茶是中國人的第一飲料。在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就把茶葉當作禮物送給途經各國。茶葉與咖啡,是世界兩大飲料。咖啡,初時尚甜,一會兒變淡、澀,甚而苦,而且還須有牛奶與糖作伴。茶則相反,無須陪襯,先澀,繼而甘、醇。東西方文化之異同,也在此吧?
年輕人喜歡喝茶,因為茶比任何飲料都解渴。烈日當頭,口渴難奈時,端起一碗涼茶,一飲而淨,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痛快!老年人喜歡喝茶,因為他們能從中品出人生的滋味,茶能讓他們回憶起往昔的酸甜苦辣。
茶如人生,聞之則香味撲鼻,入口則是苦的,但仔細品味,卻又有一股香甜之氣從口至舌,至喉,至嗓,久久縈繞。
茶有紅茶、綠茶、花茶之分。綠茶消熱解暑,適宜夏季飲用;紅茶清香濃鬱,養氣清肺,適宜冬季飲用;花茶爽心,適宜於春秋飲用。此外,中國名茶如雲,知名的有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碧羅春等。
巴利說:“人生像一杯茶,若一飲而盡,會提早見到杯底。”所以喝茶重在品,如能品出茶的種類便高出一般,如能品出茶的出處更是不凡,最是不凡者能從茶的輕淡厚重中品出茶出自何人之手,是年輕的小姑娘,還是年過半百的長者。飲茶重在那份情趣。泡一壺淡茶,靜坐看山,或獨步尋芳,慢慢揭開悠長的寂靜。喝著茶,對著山,對著樹,對著霧,春去也,秋去也,冬去也,連太陽的血色也褪盡了,品著苦澀後的香醇,驀然抬頭,似乎從中體味出了人生的真正內涵。
喝茶又不能太過於講究。日本人喝茶講究茶道,據說完整的茶道會有三段十八步,什麼“沐淋甌杯”,什麼“茶海慈航”,什麼“杯裏觀色”等等,不一而足。中國人喝茶不太講究,紫砂壺也可,瓷壺也行,玻璃杯可以,大粗碗照樣,中國才是真正懂得茶的國家。喝茶不能為茶所困,太過講究,反而被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