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男,56歲。因右甲狀腺腺瘤在針麻下!有狀腺次全切除水求程順利術後3小時感頸部壓迫感,時吸困難,口唇和指端輕度紫紺,敷料濕透即床邊拆除傷口縫線見鮮血湧出混存血塊經解除壓迫後病人呼吸好轉即送手術室進一步止血處理術後恢複順利。
例3:女,51歲。以“雙側甲狀腺腺瘤”為診斷,在頸叢十針麻下行狀腺次全切除術,順利完成右葉切除在處理左葉時出現聲嘶,隨之鬆開縫線,並行喉返神經端端吻合2針妥善止血,術畢返病房。術後仍存在聲嘶及吸氣性困難,術後第4天出現陣發性抽搐,呼吸哮喘音,唇紫,喉鏡檢查雙側聲帶麻痹,考慮為雙側喉返神經損傷,行氣管切開術,後呼吸平穩,7天後經堵管試驗,未見氣促加劇後拔管,拔管後6天再次出現呼吸困難,聲門閉鎖,呼吸驟然停止,立即給予人工呼吸,再次行氣管切開術,術後2個月患者帶氣管套出院。
例4:女,35歲。因患甲狀腺功能亢進在頸叢麻醉下行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當完成左葉切除後,處理右葉側麵時為壓迫止血將被膜縫於氣管壁上,患者即出現躁動、憋氣、而色發紫,見氣管緊縮如鉛筆杆粗細,急速拆除縫線,行口單加壓給氧後病情好轉,完成手術,術後恢複良好。
例5:女,48歲。因患甲狀腺腺瘤在頸叢麻醉下行右甲狀瘤切除術,術後半小時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紫紺,雙側醃孔散大,敷料流血,即拆除縫線排出積血,紫紺有所緩解,在準備行氣管插管過程中,呼吸先後停止2次最後在插管下,靜脈注射氯胺酮100:8,支氣管痙攣解除,7小時後神誌清醒拔除氣管導管,術後10天康複出院。
討論
1.發生原因急性窒息可發生於甲狀腺手術過程和術後,曾指出,太靠近氣管表麵的任何刺激,可以刺激氣管和知覺纖維,刺激氣管產生各種並發症。另外,手術時間過長,麻醉鎮癰不全,以及近年來推薦使用心得安藥物作甲亢的術前準備亦是重要原因,從所周知,心得安是受體阻滯劑,在這基礎上更容易誘發氣管痙攣。氣管軟化、頸部血腫壓迫、雙側喉返神經損傷、喉頭水腫均可導致術後窒息,本組5例均因上述原因所致。
2.診斷要點本組急性窒息症狀開始時,出現頸部壓迫感、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等缺氧表現,伴有呼吸哮鳴音,最後呼吸道完全阻塞,呼吸驟然停止,僅的急性宰息可突然發生急性哼吸辺阻寒。
(1)管痙攣所致的窒息:多發生切除腺體時或已眾近氣符壁的操作步驟中以坆止血不妥造成血腫壓迫、刺激,管變細變硬,經治療處理在短期內即可恢複。從例2、例4、例5異來,可以認為氣管痙攣為功能性一時梗阻。
(2)喉迫神經損傷所致窣息:均伴燈聲嘶,因水中受挫、結紮或切斷,當即出現症狀為永久性損傷。因術中牽拉、擠壓血腫,壓迫或術後疤痕形成牽拉所致喉返神經麻痹為暫時性損傷,後者臨床症狀多在術後數口或-段時間內出現,3~6個月可能恢複。例3屬此情況。
(3)氣管軟化所致的窒,多見於術前即有使氣管受壓的巨大甲狀腺腫,以及腫物與氣管有粘連的甲狀腺切除後,因失去粘連支撐而發生,氣管兩壁緊貼似刀鞘狀或軟骨環受壓部位變細。或氣管壁呈局限性凹陷,當該段氣管被顯露時失去了甲狀腺腫的牽拉而可見軟化部隨呼吸抖動,氣鋅軟化的部位和範圍與甲狀腺壓迫的部位、範圍是一致的,可以是氣管的前壁、雙側壁或單側壁,也可以是高位或低位甚至可達胸骨後,例因未注意到飛管軟化的可能而采取相應措施,造成死亡。
預防及處理根據本症的發病原因,其預防在於對急性窒息發生原因有充分解,針對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一般是能夠防止的。在使用心得安作甲亢病人術前準備,要注意不可中純為了降低心率而盲目加大劑量,否則將導致支氣管痙攣,出現呼吸困難。對疑有氣管受壓移位的病人術前需作頸部X線攝片,以了解氣管受壓、移位情況:奮宵受壓者作米瓦試驗,判斷氣管有無軟化程度,便於術中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證手術安全和防止術後氣管塌陷窒息。伴有聲嘶可能為喉返神經受損,應做間接喉鏡檢查,了解有無麻痹及其程度。對伴有吞咽困難,需作食道吞鋇檢查,了解食道受壓的程度和移位情況。術時避免淺麻醉,鎮痛不全;手術操作輕柔,切勿強力牽拉,減少刺激氣管壁的各種操作,免致術後喉頭水腫及其周圍軟組織腫脹而影響呼吸。術中止血要徹底,確實可靠。對氣管軟化者應予術中采取懸吊處理。熟悉喉返神經的走行和位置,常規暴露喉返神經全行經而不予遊離,對有雙側喉返神經損傷導致阻塞性呼吸困難者,必要時考慮在術中行氣管切開。一旦出現呼吸困難應立即中止手術操作,尋找原因,予以解除。麻醉師要遵循“寧可施之過早,不可施之過遲”的原則急速行氣管插管,維持呼吸,然後視情施行氣管切開。環甲膜切開術在腺瘤尚未切除、
近10年來我院行肝外膽道手術42例,其中5例出現膽總管損傷,現將治療體會總結如下。
討論
膽總管損傷術處理原則
(1)首先用器械探查膽總管下段是否通暢,如果下段與乳頭孔通暢,則可盡量用端端吻合恢複膽道的通路。如果稍有狹窄,予以擴張即達到正常直徑者,也可行端端吻合。如果明顯狹窄且不能擴張者,則需考慮膽腸內引流。
(2)膽總管端端吻合要求:斷口整齊、組織循環良好、縫合粘膜對粘膜無張力、吻合口要夠大。為了能夠做到無張力的端端吻合,需將十二指腸與胰頭遊離出來剪開十二指腸第2段右側位漿膜與第3段下緣漿膜,即可將十二指腸與胰頭離後麵的可遊離層分離到脊柱的前麵,腸係膜上動靜脈的右緣,則膽總管下段即可上移約20有助於減少吻合的張力。
(3)肝下區必須放引流管以防滲漏或感染。
如果膽總管缺損一段,估計遊離十二指腸與胰頭仍不能達到無張力的端端吻合,則應考慮患者的條件。如果手術時間相當長,全身情況不良時,應盡快結束手術。①膽總管或肝總管肝端置普通導餌,以引流膽汁於腹外:下端也可放一導管支持等待再次手術;②如果局部條件允許行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患者經更生措施可以耐受此手術時,則行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以結束手術:③如果膽總管缺損較多患者情況尚可,則爭取行膽管空腸式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