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牙齦炎

(1)食物嵌塞

食物嵌塞,滯留和嵌塞的食物發酵可引起齦炎,產生疼痛,甚至引起繼發齲及牙周炎,多半是由修複體與鄰牙無接觸或接觸不良,或牙冠外形和外展隙形狀恢複不當,牙齒有銳利的牙尖或懸突等造成,可根據具體情況,或用修複體修複正常的鄰接關係,或重新製作修複體,或作聯冠使患牙與鄰牙固定在一起,解決食物嵌塞。

(2)修複體邊緣不正確

修複體齦緣過長,可傷及齦溝組織;過短,食物滯留修複體齦緣與齦組織之間,刺激牙齦;或修複體的齦緣與牙體不貼合或磨光不夠,粗糙,刺激齦組織,都可造成齦炎。因此,過長的修複體要磨改合適,過短的要重新製作,總之,對症處理。

(3)修複體外形不正確

未能恢複修複體軸麵的生理寬度,咀嚼後的食物順修複體軸麵向齦組織滑動,可造成齦組織創傷,反之,如修複體寬度的恢複超過生理性寬度,食物順修複體軸麵向齦方滑動,不與齦組織接觸,又會使齦組織失去生理性按摩作用,都可造成局部齦炎。因此,修複體的外形,一定要恢複正確。

3.修複體鬆動、脫落、穿孔或破裂

穿孔、破裂、脫落、修複體不密合、牙合力過大或調牙合太多,都可造成修複體鬆動;而冠太薄、或調牙合太多可造成修複體穿孔、破裂或脫落,如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牙齒脫鈣、繼發齲,甚至發展成為牙髓炎,因此,要分析原因,對症處理,如因粘固劑溶解而鬆動,沒有傷害牙體健康者,可重新粘固。由創傷牙合引起的鬆動,則應調牙合後再粘固。如牙合力過大,材料不堅固或修複體不密合,都應重新設計,再製備牙體,重新製作修複體。如有繼發齲和牙髓炎者,應進行牙體和牙髓治療。然後再進行修複。

樁冠鬆動多為早接觸、深覆牙合重度,或冠樁與根管不密合,或冠樁過短過細所造成。根據實際情況,對症處理。

金屬冠破裂多發生焊接冠,因焊接不良所致,可取下重新焊接或改為無縫冠或鑄造冠。

4.塑料冠的變色或磨損

樁冠塑料牙麵或塑料全冠,因塑料硬度不夠,質量較差或塑料老化,使用一段時間後,顏色變暗,都應重新製作,否則影響美觀。

塑料牙冠磨損,唇麵出現橫溝,多因使用硬質牙刷所致,應重做牙麵或冠,並教患者選用較軟的牙刷,改用正確的刷牙方法。

塑料牙冠破裂引起著色,牙麵的脫落常出現於Ⅲ深複牙合,牙合力過大或牙冠太薄的患者,根據情況可重新製作,磨除破裂的牙冠,重新製作,或增加塑料厚度,或加強冠樁的固位裝置,或改作金屬背等。

第三單元牙列缺損修複

考試要點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理。

一、概述

①牙列缺損的定義;

②牙列缺損的病因;

③牙列缺損的影響。

二、固定義齒

①牙列缺損修複前的檢查和處理;

②固定義齒的定義和特點;

③固定義齒的組成分類;

④修複原則和方法;

⑤固定義齒的適應證;

⑥固定義齒的固位;

⑦固定義齒的設計;

⑧固定義齒的製作;

⑨固定義齒修複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處

三、可摘局部義齒

①可摘局部義齒的組成和分類;

②牙列缺損的分類;

③可摘局部義齒的設計;

④可摘局部義齒的製作;

⑤可摘局部義齒的試戴;

⑥義齒戴用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處理;

⑦可摘局部義齒的修複。

一、概述

1.牙列缺損的定義

牙列缺損是指牙列中數量不等的部分牙齒的缺失。

2.牙列缺損的病因

是由齲病、牙周病、外傷、炎症、腫瘤或發育障礙所造成。

3.牙列缺損的影響

牙列缺損將影響咀嚼功能,造成牙周組織和咬牙合關係的改變,單側缺牙形成偏側咀嚼,導致顳下頜關係紊亂。前牙缺失對切割食物及發音麵容均有影響。

二、固定義齒

1.牙列缺損修複前的檢查和處理

(1)詢問病史

可了解病人的主觀要求,缺牙原因和時間,過去修複的曆史和效果,了解全身有無疾病。心髒病、高血壓、精神病病人情緒緊張;長期患慢性病者身體衰弱,應根據具體情況,酌情確定修複設計。

(2)口腔檢查和處理

檢查缺牙的數目和部位,缺牙的時間和最後拔牙的時間。缺牙區有無病變,缺牙間隙的檢查,拔牙愈合情況,缺牙間隙的殆齦距離的高低,缺牙區與對頜的咬合情況。

缺牙區有病變的殘根、痿管、殘餘感染應予以及時處理。對附著過高的係帶影響義齒固位者,做手術矯正。對咬合關係異常者應進行調改。對餘留牙包括基牙的健康要檢查和處理。

(3)麵部檢查

檢查麵部軟硬組織的健康,看麵部上下各部分之間關係是否協調;麵部左右是否對稱;麵形側麵輪廓屬於哪種;唇部外形屬哪種;顳下頒關節和下頜運動有無異常。

2.固定義齒的定義和特點

(1)定義

固定義齒又稱固定橋,是利用自然牙作為基礎,通過固位體將義齒粘固在自然牙上,患者不能自行取戴。

(2)修複特點

它是藉固位體和粘固體的作用,持久地固定在自然牙的牙冠或牙根上。

它所承受的牙合力完全通過基牙傳導至牙周支持組織。

它的體積小,接近於缺牙原來的大小,沒有造成異物感的附加物,比較舒適。

固定橋對基牙的支持能力和固位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一般情況隻用來修複無顯著軟組織缺損的少數非遊離端缺牙。但隨著修複材料和修複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固定橋的適應證將會越來越大。

3.固定義齒的組成分類

(1)組成

固定義齒是由基牙、固位體、橋體和連接體所組成。

基牙:用以製作固位體以連接並支持人造牙的牙齒稱為基牙。基牙必須能夠額外承擔固定橋所需的牙合力。

固位體:一側連接橋體,另一側固定於基牙上的部件稱固位體。

橋體:即人浩牙,是患者要求修複的部分。

連接體:橋體與固位體連接的部分,稱為連接體。

(2)分類

瞄床上根據不同的固位方式,把固定橋分為兩端固定橋、單端固定橋、半固定橋和複合固定橋(另外還有特殊結構的固定橋)。

兩端固定橋又稱為完全固定橋,其橋體與固位體之間為不動連接,固位體又完全固定在兩端基牙上。單端固定橋僅橋體的一端有固位體,又稱單端遊離式固定橋。半固定橋又稱為“應力中斷”橋,其橋體的一端與固位體為不動連接,他端與固位體則為可動連接,或稱活動關節。複合固定橋一般包括四個以上的牙單位,常有中間基牙,包括前、後牙,形成不同程度的弧形,或單端與雙端相結合的固定橋。

4.修複原則和方法

(1)修複的生理基礎

牙合力是肌肉組織在咀嚼i吞咽和語言時產生的力量,經過牙齒傳導到牙周組織上,這些力量在行使功能時,保持生理平衡的狀態,由於這種牙合力的平衡,才能保持牙的位置和牙弓的形態。牙列缺損後,這部分的生理平衡被破壞,所以缺牙要及時修複。

(2)修複的原則、方法

固定義齒的修複要根據患者缺牙的數目。固定橋最適合修複一個或兩個缺失牙,缺牙的部位,基牙要選擇冠高度適宜,形態正常,牙體組織健康,根大,牙髓、牙周組織健康的基牙。固定橋修複的適宜年齡為20—60歲,全身及口腔情況良好者宜作固定義齒。缺牙區牙槽脊吸收穩定。

固定義齒修複的方法首先要做好固定義齒的設計,修複設計要符合生物學原則,合理運用機械學原理。做好基牙預備、取模、固位體製作試冠、橋體製備、口內試合。固定橋就位高度磨光。將固定橋和基牙消毒,吹幹後,即可進行粘固。粘固時務必使固定橋就位。最後去除多餘的粘固料。

5.固定義齒的適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