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緒論
考試要點
一、口腔預防醫學的基本概念
①口腔預防醫學的定義;
②口腔預防醫學的研究對象。
二、口腔預防醫學的發展前景
①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標;
②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促進措施。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口腔預防醫學的基本概念
1.口腔預防醫學的定義
口腔預防醫學是結合口腔醫學各分支學科中具體的預防問題,為了執行國家總體口腔預防衛生政策而在口腔公共衛生方麵的主要活動。
口腔預防醫學涉及到口腔醫學的各個方麵,通過預防或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達到促進良好的口腔健康與功能。因此,它很早就成為口腔醫學的一門分支學科,關係到保存健康牙列,維持口腔結構盡可能長期處於一種適當的健康狀態。它包括初級預防:如氟化物應用、飲食控製、封閉窩溝、保護牙髓;二級預防(幹預):牙體外科,牙周病學,正畸學及其他領域問題的早期診斷與適當治療;三級預防(修複):固定與活動修複學方麵的功能恢複與康複。
2.口腔預防醫學的研究對象
口腔預防醫學以研究群體預防措施為主要對象,以研究個人預防保健方法為基本要素,通過研究,發現並掌握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促進整個社會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除了口腔專業人員與衛生工作者之外,它要求政府的支持,社會的關注以及個人的積極參與,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一切有關口腔疾病預防策略的確定,措施方法的實施與推廣,都必須經過科學實踐的驗證。不僅要為口腔專業人員所認可,而且還要為社會和個人所能承擔和接受。
二、口腔預防醫學的發展前景
當我們邁進21世紀時,最終消除口腔常見疾病不僅合理,而且很有可能。因為沒有其他健康學科能像口腔預防醫學那樣,如此快地取得了巨大成果。現代的知識已經足以控製齲病和牙周病。因此,WH0早已在1994年就提出了2010年的全球口腔健康目標與促進措施:
1.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標5,6歲:90%無齲。12歲:齲均(DMFT)不超過l。
15歲:至少有5個牙周健康區段,其餘社區牙周指數(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CPI)記分為1或2。
18歲:無因齲病或牙周病而缺失之牙。
35—44歲:無牙頜不超過2%;90%至少保持20顆功能牙,CPl記分為4不超過o.1個區段。
65—74歲:無牙頜不超過5%;75%至少保持20顆功能牙,CPl記分為4不超過0.5個區段。
2.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促進措施
①所推薦的預防措施成本不超過社會福利,或失業補助,或最低工資的l/200。
②目的在於保持功能牙列的保健成本不超過社會福利,或失業補助,或最低工資的1/100。
③保持適合於良好口腔健康的飲食成本不會成問題。
④有害於口腔健康的吸煙和嚼煙習慣的人不超過l0%。
⑤所有的衛生服務機構都能提供適當質量的口腔衛生保健。
第二單元口腔流行病學
考試要點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口腔流行病學定義及其作用
①口腔流行病學定義;
②口腔流行病學的主要作用。
二、齲病流行病學
①齲病常用指數;
②流行特征及其有關因素。
三、牙周病流行情況
①牙周健康指數;
②流行特征及有關因素。
四、口腔健康狀況調查與評價
①調查目的;
②調查項目;
③指數與標準;
④調查方法;
⑤樣本含量;
⑥誤差及預防方法。
五、數據整理和統計指標
①數據整理方法;②統計指標。
一、口腔流行病學定義及其作用
1.口腔流行病學定義
口腔流行病學是流行病學的一個分支,是用流行病學原則、方法研究口腔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規律,以及影響分布的有關因素,從而為進一步研究病因、控製疾病的流行打下基礎,其資料還可作為製定預防對策的依據。口腔流行病學同時又是口腔預防醫學、社會牙醫學和口腔公共衛生學的基礎。
2.口腔流行病學的主要作用
①描述人群口腔健康與疾病狀態的分布規律;
②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響流行的因素;
③用於研究疾病預防措施並評價其效果;
④用於疾病監測;
⑤製定口腔衛生保健規劃並評價其進展。
二、齲病流行病學
1.齲病常用指數
齲病流行病學指恒牙齲數。恒牙齲指數用齲、失、補牙數或齲、失、補牙麵數表示。乳牙齲、乳牙齲指數為齲、失、補牙數(draft)或齲、失、補牙麵數(dmfs),齲補定義與恒牙齲相同,計算因齲喪失的牙數需與生理脫落的乳牙區分,不應以患兒或家長的回憶為依據。齲均、齲麵均。齲均是說明人群中每人平均患齲失補的牙數;齲麵均指人群中每人平均患齲失補牙麵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