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況調查樣本含量的估計常用以下公式:N=K×Q/P,N為受檢人數,P為預期陽性率Q=1一P,K值是根據研究項目的允許誤差大小而決定,當允許誤差為10%時,K=400,當允許誤差為15%時,K=178,允許誤差為20%時,K=100。
6.誤差及預防方法
現狀調查中易發現的誤差有兩種產種為隨機誤差,是由擄樣造戒的誤差;另一種為係統誤差或稱偏性。
(1)隨機誤差
在抽樣調查中,總是存在抽樣誤差,這是由於機遇造成的。通過抽樣技術(如分層抽樣可使層內變異減少了及適當由口大樣本含量,可以做到減少抽樣誤差。
(2)偏性
由於某些原因,造成檢查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符,導致錯誤的調查結果,這是應該設法避免的。常見的誤差有:無應答偏性,回憶偏性,信息偏性,選擇性偏性,檢查者偏性。
五、數據整理和統計指標
1.數據整理方法
在數據資料整理前,需先設計好分組,分組是否合理,對統計分析的正確性關係極大。合理分組就是在同質的原則下,用明確的指標將全部調查資料,按照設計好的整理表,進行歸納,就可獲得所需要的基本數據,供統計分析用。以齲病資料的整理為例,齲病資料的分組,常以年齡、性別、地區、城鄉、種族等不同而分組。對齲失補資料的整理也可根據不同牙位及患齲的不同程度而設計整理表。通過這樣的分組方法整理出的資料,將能反映出該地區人群齲病流行的特征。
2.統計指標
分析資料的目的是應用統計方法對所整理出的資料進行分析對比,闡明人群中的口腔健康狀況,辨別實驗組與對照組患病情況差異的原因,是否屬於抽樣誤差所致,從而掌握口腔疾病分布的規律,為開展人群口腔保健工作打下基礎。
(1)平均數
平均數是反映平均水平或集中趨勢的統計指標。公式X=竽,x代表平均數,x代表變量,f代表頻數,∑&代表各變量乘頻數後相加的總和,n代表受檢人數。
(2)標準差
標準差是用來說明一組觀察值的變異程度。標準差的計算方法可直接用計算器的統計計算功能,將齲病的頻數分布輸入,可立即得標準差;在不具備計算器的情況下,可用標準差加權計算法。
(3)率
率是用來說明某種現象發生的頻率。
(4)構成比
構成比是用來說明某事物內部各構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以齲齒為例,說明齲、失、補的牙數各占齲病總數的百分比即齲、失、補的構成比。
第三單元齲病的預防
考試要點
齲病的預防措施
①齲病的三級預防;
②齲病預防方法。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齲病的預防措施
1.齲病的三級預防
(1)一級預防
口腔健康教育,營養攝取計劃,定期口腔健康檢查。氟化物的使用,窩溝封閉以及初期齲的預防性充填。
(2)二級預防
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包括定期口腔檢查,使用X線片輔助診斷齲病以便早期充填。
(3)三級預防
①防止功能障礙。對由於齲病而引起的牙髓病、根尖周病的病牙進行牙髓和根管治療以保存牙齒,防止疾病向牙槽骨深部蔓延;對於牙冠或牙根嚴重破壞而成為殘根病牙,給予拔除,以防止牙槽膿腫和頜麵部感染。
②康複。修複牙組織的缺損和牙齒的缺失,以恢複牙頜係統的生理功能。
2.齲病預防方法
(1)牙菌斑的控製方法
詳見牙周病預防。
(2)含蔗糖食物的限製和糖代用品
①含蔗糖食物的限製。最重要的工作是對人們進行限製蔗糖攝人頻率的衛生知識教育,特別是對兒童和青少年進行“少吃零食、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的教育”。“。,
②糖代用品的開發。在開發蔗糖代用品方麵,木糖醇、甘露醇、甜菊糖等均是被學者們所肯定的甜味劑。木糖醇為5碳糖醇,與蔗糖甜度相似而不被菌斑中產酸菌利用。木糖醇和甘露醇使pH下降的幅度小而穩定;甜菊糖不利於變鏈菌的生長,不被酵解無致齲性,是一種頗有前途的蔗糖代用品。
(3)免疫防齲
在實驗動物體內注射變鏈菌疫苗後血清中有抗體產生這一情況已經明確,但血中抗體通過很細的根尖孔進入牙髓、牙本質到達釉質表麵以抑製變鏈菌的定居,在抗體的量上是不可能的,故變鏈菌的抗體需從牙冠外環境起作用。抗體從外環境至牙麵的途徑有二,即唾液分泌型IO(Slga)和血清與組織液中的玨;G從齦溝液擴散至牙頸和牙麵。所采用的抗原有全細胞、菌體成分、葡糖基轉移酶等,可單獨使用也可與佐劑聯合使用。接種的方法有口腔內局部注射、口腔外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或口服。困難在於齲病是個慢性病,在同一口腔內可有病灶存在、治療或靜止幾種狀態並存的複雜情況,除非得到高度精製的變鏈疫苗才可使人類齲病的免疫學得到有力的支持。變鏈疫苗應用的主要障礙為其菌體成分與人類和靈長類的心髒、骨等器官組織有交叉反應,全細胞抗原免疫兔後再注入人心肌原可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菌體疫苗有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