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患難相同,一見如故,暢談起來。二人商議要齊心合力,做些生意,以求翻身。但範幼銘覺得兩人身上隻有少量錢財,不知道該怎麼辦?何心安笑著對範說:“你好好睡覺吧,免得明天出門困倦。”
範答應了,隨即大大方方取出銀子交給何,自己睡覺去了。
範幼銘一覺醒來,睜眼一看,隻見桌子上擺著香噴噴的飯菜,案頭堆放著許多竹片、竹枝及五色小紙。何心安笑著對範說:“我們先吃點飯,等有了精神,再和和氣氣做生意吧!”
等到兩人吃飽以後,何心安以竹片、竹枝為骨架,外麵糊上五彩紙,做成雄雞的形狀,又用竹枝為小笳,綴在尾部,吹起來,就像雞鳴一樣悅耳動聽。範幼銘看得高興,照著樣子模仿,不一會便學會了。不到半日的工夫,兩人已經製作成竹紙彩雞300餘個,然後分別帶到集市出售。
當時的延平交通很不方便,外埠的奇貨終年難見。他們做的竹紙彩雞雖然算不上奇巧的東西,但也是很稀罕的小玩意,尤其對小孩有很大的吸引力。沒隔多久這些紙雞就被全部售完,回來一數錢,竟賣得7千餘錢。兩人高興得不得了,更加齊心合力,又趕製出幾百個,帶到沒有去過的地方去賣。幾天以後,何心安看到購買者越來越多,如果不變換花樣,人們便會對舊樣式生厭,使生意難以興旺下去。於是他到綢布店買回一批各種顏色的雜布,製成體態多姿的布人。形象生動可愛,價錢高出紙雞3倍有餘。一連賣了十餘日,賺得錢百餘千。到此時,兩人已經積累了一筆數目相當可觀的資金,一核計,決定到福州去做買賣。
兩人來到福州,在南台臨街地開了一個商店。福州不比小地方,競爭者眾多,但兩人一如既往和和氣氣,共同商量。經過兩年的苦心經營,獲利達千餘金之多。後來,他們的買賣還發展到海外,規模不斷擴大,資金不斷增長,唯一不變的是兩人的和氣。
何心安和範幼銘有太多的機會可以離心離德,但他們選擇了和和氣氣。當範幼銘把銀子交給何心安的時候,何心安可以一走了之,但何心安沒有;當何心安會紮彩雞的時候,範幼銘可以耍滑頭少紮一點,但範幼銘沒有;當他們生意做大資金雄厚的時候,可以分道揚鑣各自為利,但他們都沒有,而是始終和和氣氣團結一心。和氣可以將每個人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可以讓團隊成員之間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不但得到了精神享受,而且也意味著獲得很大的業績;在和氣麵前,很多困難都不是困難了,很多矛盾都不是矛盾了,大家可以為了和氣而和氣,甚至為了和氣而奉獻,當達到這一境界的時候,財富隻是副產品了,而財富也一定會到來。在和氣的籠罩下,大家把事情辦得很圓滿,財富自然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如果忤逆的話,就像一個方盒子在雪地上滾,不但滾不起來,即使勉強滾起來也沾不上多少雪,最終被風吹散。世界上優秀的團隊莫不如此,而最差的團隊也莫不如此。
“老人家”教導我們:
中國兵法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商場如戰場,經商創業也莫不如此,而在這三個要素中,又以“人和”為最要的因素。人心不齊,則萬事不利。我們常說“父子同心,其利斷金”、“姐妹同心,其利斷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等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何況沒血緣關係的一大幫人團結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