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不難診斷,需與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病早期、急性闌尾炎等相鑒別。
5.治療
由病毒引起者可用抗病毒藥物,如潘生丁、病毒唑等,如由細菌引起者則選用有效抗生素,若證實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者,則青黴素的療程為10。l4天,以防以後發生急性腎炎及風濕熱。
6.高熱驚厥特點及處理
(1)高熱驚厥特點
年齡多在6個月至5歲之間,小於3個月或大於6歲者少見。驚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熱時發生,呈全身性,次數少,時間短,神誌恢複快,神經係統檢查陰性,預後良好。熱退後一周腦電圖檢查正常。部分病兒有既往發作史。
(2,高熱驚厥的處理
①一般治療:保持安靜及呼吸道暢通。嚴重者給氧,以減少缺氧性腦損傷。
②製止驚厥:地西泮(安定)每次0.1。0.3m9/k9,靜脈注射。氯羥安定的效果也較好,可按0.05—0.1m9/kg(最大劑量4mg)緩慢靜注,也可肛門灌腸0.5ms,'k9,為驚厥持續狀態首選藥。新生兒驚厥首選苯巴比妥:開始劑量為lOm9/k9靜注,無效時可再用lOm9/k9,驚厥持續狀態時可用l5—30ms/ks,效果滿意,但每El維持量為5mg,'ks,新生兒破傷風仍應首選安定。其他年齡組小兒可用苯巴比妥。
③對症治療:高熱者宜物理降溫(25%一50%酒精擦浴;冷鹽水灌腸;頸旁、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置冰敷),也可用安乃近每次5。lOm9/k9肌注,或滴鼻2—5滴/次。昏迷患兒常有腦水腫,可靜注甘露醇及速尿。
三、小兒支氣管肺炎
1.病因
支氣管肺炎為最常見的肺炎,病原在發達國家主要是病毒,在發展中國家則以細菌為主。病原體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數經血行人肺。
2.臨床表現(輕、重症及幾種不同類型肺炎)
(1)支氣管肺炎
主要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其臨床表現可輕可重。
①輕症:輕者主要累及呼吸係統,主要症狀為發熱、咳嗽、氣促。
②重症:呼吸係統症狀加重,高熱持續不退,有明顯中毒及缺氧症狀。其他係統亦常受累。
a.呼吸係統症狀:呼吸淺表、急促,有明顯的鼻翼扇動及三凹征,出現點頭樣呼吸,呼氣時呻吟。口唇發紺,麵色青灰。病情惡化,可導致呼吸衰竭,表現為呼吸節律不規則,出現雙吸氣或抽泣樣呼吸。
b.循環係統:常見為心肌炎及心力衰竭。前者表現麵色蒼白、心動過速、心音低鈍、心律不齊、心電圖示趼段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肺炎合並心力衰竭臨床診斷指征為:
1.突然煩躁不安,麵色蒼白或發灰,心率明顯增快,安靜時嬰兒每分鍾l60次以上,幼兒每分鍾140次以上,不能用體溫增高或呼吸困難來解釋。有時出現心音低鈍,奔馬律,頸靜脈怒張或心髒擴大等。
Ⅱ.呼吸困難,發紺加重,安靜時呼吸頻率:嬰兒每分鍾達60次以上,幼兒每分鍾達40次以上。
Ⅲ.肝髒在短期內增大l.5era以上,或在肋下3cm以上,伴有顏麵、肢體浮腫,尿量減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