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人生的幸福在於證明自己的能力,並用這種能力為自己、為他人帶來快樂,擁有財富正是這種能力的標誌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要把財富變為一種切實的享受,一種讓自己和他人快樂的工具,就算不能當一個兼濟天下的聖人,至少也要做一個慷慨大度的仁者,而不能在證明自己的能力後,成為一個對自己苛刻、對他人吝嗇的“守財奴”。
貪多嚼不爛,擁有有時不是一種享受
一個小女孩總嫌自己的零花錢少,看到鄰居家的小孩穿新衣服就嚷嚷著要買更好的。她的爸爸媽媽雖然很富有,但他們重視孩子的教育,爸爸對孩子說:“你已經有了這麼多新衣服,穿都穿不過來,還要新的?”小孩哭鬧著不肯罷休,父母決定給她一個教訓。
第二天早晨,媽媽對小女孩說:“現在我給你兩個硬幣,如果你能雙手一整天不放開它們,你就可以買很多件你喜歡的新衣服。”小女孩開心地答應了。
這天剛好是星期天,媽媽烤了蛋糕請朋友來家裏玩,又做了很多美味的菜。朋友帶來了最新的玩具,小女孩為了那件新衣服,隻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喝玩樂,她不敢放下手裏的硬幣,一旦放下,她就不能買新衣服了。下午,父母又帶著她去遊樂園,看到小朋友們玩得那麼開心,小女孩隻能站在那裏握著硬幣。
艱難的一天過去了,小女孩得到了她的新衣服,但她一點也不開心。她有點後悔因為幾件衣服,失去了一個愉快的星期天。
貪婪有時像中毒,貪婪的人一直相信自己得到了很多東西,一旦有天清醒,就發現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貪婪帶給人的滿足永遠是虛幻的,就像糖果是甜美的,一旦吃得太多就會膩,就會生蟲牙,但有些人還是想多要一點糖果,哪怕隻是聞聞香氣、看看漂亮的糖衣,等到有一天連聞到糖果的香氣都想吐,糖果就再也不能給人帶來歡樂。是貪婪讓滿足變質,讓快樂貶值,原本的幸福變成了痛苦的回憶。
人們常常誤會“擁有”這個詞的含義。擁有和占有不同,兩個人同樣擁有一座美麗的花園,花園裏開滿馨香的花朵,一個將花園用漂亮的白色柵欄圍住,坐在草坪上悠閑地讀書,來來往往的人都能看著這美麗的景致,附近的孩子有時也會摘走幾朵花;另一個把花園四周圍了高高的牆壁,誰也不知道牆壁裏有什麼,而這個人不能和任何人分享美景,沒過幾天他也懶得再看這些花——前者是擁有,後者是占有。後者看似得到的比前者多,實際上他什麼都沒有,白白浪費了滿園春色。
有一個叫李漢的果農,一直以種植果樹為生。李漢是個勤快人,不論是播種、施肥還是平時照料可以說都是盡心盡力。可不知為什麼,他家的果樹總是沒有鄰村張為家的果樹收成好。為此,他決定到張為那裏去取經。這張為是個善良的莊稼漢,每次都熱情招待。
幾次考察下來,李漢終於找到了張為近年來大豐收的原因。因為鄰村的東邊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而張為的果園緊靠著這片林子。不知從何時起,林子裏經常飛來一些黃色的不知叫什麼的鳥雀。這鳥雀經常停靠在張為的果樹上,以果樹上的蟲子為食,大大減少了果樹枝葉和幼果被蟲害的現象。不僅如此,這鳥雀的糞便掉落在果園中,無意間竟成了天然的肥料,效果比普通買來的肥料好得多。
知道果樹增產的妙方,李漢欣喜若狂,他想:“要是多抓點鳥兒回去,我的果園不就比張為的果園收成好?”他帶了幾個幫手,到鄰村森林中抓了一大批鳥雀放養在果園中。抓了一次,他覺得不夠,又抓了第二次、第三次……
果園裏的鳥兒越來越多,過多的鳥兒不但吃掉了所有的蟲子,而且在蟲子吃光之後竟開始吃起了果樹的葉子。而過多的鳥糞不但沒有起到養肥的作用,反而使果樹日漸枯黃。李漢大吃一驚,趕忙找人來抓走鳥雀,可為時已晚。
張為好心告訴李漢果樹增產的秘方,李漢知道原來果樹長得好,要靠多一些鳥雀補充果園的“天然肥料”,一次又一次地抓鳥放進自己的果園。沒想到,太多的鳥兒。造成這樣的結果,是該怪李漢沒頭腦,還是怪李漢太貪心?
一個村莊麵臨幹旱,村民們去廟裏拜龍王,希望龍王降大雨拯救村民。善良的龍王立刻施法降下大雨,村民們感激涕零。龍王在他們的讚美中加大施法的力氣,結果大雨變為暴雨,整個村子成了一片汪洋。即使是出於善念,給予太多也會造成惡果。就像父母溺愛孩子,希望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愛,什麼都幫孩子做,什麼挫折都不忍孩子去經曆,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軟弱無能,隻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經不起一點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