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善用人際交往中的後花園(2 / 2)

雖然這是一個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未知世界,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這個區中總有一些信息會為我們的溝通提供有力支持。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封閉區和開放區、隱藏區、盲區是有著一定聯係的,對於其他三個區的開發和利用,一定會促使封閉區中的某些信息轉化為隱蔽區或是盲區的信息,甚至通過我們的努力,可能變為公開區的信息。

當我們運用這個模型體認對方的心理狀態,並且通過采取相應的溝通策略,一定會全麵改善我們的人際交往水平。

自我信息的傳遞技巧

通過“喬哈裏窗”我們了解了人際交流中的信息類別。那麼,我們該如何把自己內層的信息恰如其分地傳遞給別人呢?

在傳遞自我內層信息過程中,有一些心理技巧是必須要掌握的。

●集中精神捕捉感覺

在自我暴露時,一定要集中精神捕捉一種感覺,那就是,隨心而出的感覺。隻有有了這種感覺,你才能把暴露的內容大概化,才能掌握好自我暴露的分寸。

●分析你的感覺

在你暴露自己之前,應該仔細分辨和判斷這時的感情是暫時的、隨機的、還是紮根於心中曆時很久的。

●保證內容的真實性

一旦打算向對方傳達你的真實感情,那麼請把自己個人的感情如實地告訴對方,不要有所隱瞞。否則容易引起對方的否定,也不能成功傳遞自己的感覺。

●掌握“相互性原則”

一定要知道“自我暴露”中的“相互性原則”。就是說,你最喜歡那些和你“自我暴露”程度水平相同的人。當一個人的自我暴露與對方相當時,才能讓對方產生好感。比對方暴露得過多,則給對方以很大的威脅和壓力,對方會采取避而遠之的防衛態度。比對方暴露得過少,又顯得缺乏交流的誠意,交不到知心朋友。

●循序漸進地暴露

自我暴露不能太過突兀,必須用溫和的方式循序漸進,免得引起對方的驚訝。如果過早地涉及到太多的個人親密關係,反而會引起憂慮和不信任感,對方會認為你不穩重、不敢托付,從而拉大了雙方的心理距離。

●尊重他人,不強求

無論關係多麼親密,對方都有不願意暴露的領域。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因為關係親密或者是情侶、夫妻、親子關係而要求對方完全敞開心扉,更不能任意侵犯對方所不願意暴露的領域。否則,對方會產生強烈的排斥情緒,從而導致對你的接納程度大大降低。

●應分清場合、對象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提倡“自我暴露”,但這並不是讓你去不看對象,不分場合,不問情由地“胡暴亂露”一通。在某種情況下,人們由於出自禮貌,或出於對他人的關心,所表現出的自我克製態度以掩蓋自我意識的真實性,是生活的需要,與虛偽並不是一回事。例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別人重重地踩了你一下,當對方對你表示歉意時,你肯定會說“沒關係”。

●注意性別差異

一般而言,女性喜歡做更多的自我暴露,而男性相互之間的暴露則相對較少。

請記住,真正的親密關係是發展的很慢的,它的建立要靠信任和與別人相處的不斷體驗。因而,你的“自我暴露”必須以逐步深入為基本原則。這樣,你才能交到真正知心的朋友,贏得他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