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尊重對方,就是尊重自己(2 / 3)

“從我們雜貨店門前走過去,有一個上坡路段,走過上坡路,左邊那一家洗衣店就是了。”對方禮貌地回答道。

“謝謝你,另外,你知道洗衣店幾天會來收一次衣服嗎?”原一平打破沙鍋問到底。

“這個我不太清楚,大概三四天吧。”

聽完這番話,原一平謝過小夥計,直奔那個洗衣店。當他順利從洗衣店店主口中得到老板西裝的布料、顏色、式樣等資料時,又馬上趕到西裝店去定做了一套西裝。

西裝店的店主問過原一平的定做要求,驚歎道:“先生,你實在太有眼光了,你知道企業名人某某老板嗎?他是我們的老主顧,你所造的西裝,花色與式樣,與他的一模一樣。”原一平假裝很驚訝順水推舟地從西裝店店主的口中得知了那個老板穿著的西裝、領帶、皮鞋,甚至是他的談吐與喜好。

當原一平穿上那套從服裝店特意定做的西裝,從容地站在那個老板的麵前時,就如原一平所料,那個老板先是一臉驚訝,緊接著哈哈大笑起來。恍然大悟後的他被原一平的這種誠意和心思深深感動,自然而然他也就成了原一平的客戶。

相比於原一平對客戶的用心,很多人在和別人的交往中缺乏真誠,把友情當兒戲,抱著遊戲人生的態度,喜歡做表麵文章。當別人需要幫助時,往往聞風而逃,這樣的人無法結交到真正的朋友。

社會心理學家經過跟蹤調查發現,在人際關係交往中,自私、冷漠、唯利是圖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讓一個人擁有和諧友好和可信賴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建立在雙方真誠交流的情感基礎上。

原一平“像愛自己那樣愛別人”的人際理念和行動成果,是一條值得我們借鑒的交友聖經。

●時時關心對方

在工作中,主動為對方排憂解難,給予必要的幫助。以德報怨。比如你是對的,還做出了這樣的讓步,就會讓對方有一些內疚,從而會努力迎合你,讚同你。如果你當初是錯的,這樣的做法也會讓對方原諒你。

●不和對方斤斤計較,

不要直接說對方錯了,也不要刺激他,盡快同意反對你的那個人,不和他鬥氣。因為不論你用什麼方式反擊,都會打擊對方的智慧、判斷力、榮耀和自尊心。那樣隻會使得他反擊。

但是你以謙遜的態度表達自己的意見就不一樣了,不但容易被接受,更會減少一些衝突。這樣,你解決起問題來會比想象中容易得多,你的朋友也會遍布天下。

●裝作不知道

如果你和對方的關係非常要好,而他又因為一些事跟你有了嫌隙。有時候不用說話,隻需要原諒他,裝作不知道。

楚莊王夜宴,酒席上有人趁燈滅之機,抓住楚莊王許妃的手,許妃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纓帶,悄悄告訴了莊王。誰知莊王突然下令:今夜狂歡,一家一律解下纓帶,開懷暢飲。莊王若無其事地直到宴席結束。

後來,纓帶的主人唐狡為莊王拚命征戰。楚莊王的胸懷避免了一場君臣之間的衝突,機智地緩解了矛盾,贏得了部下的信任。可見,你的寬大的胸懷會換來別人的尊重和更好的回報。

有一種愛叫放下

由於人性的諸多弱點,我們未必能夠做到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想要擺脫“海格力斯效應”,我們就要讓怨恨轉個彎。或者說,當怨恨來臨時,運用一些心理技巧使它改變方向,不被擊中。

●遇到生氣的事情,要學會放下

先把你怨恨別人的原因放到一邊,這是為了讓你保持心平氣和。然後,你開始想想能讓自己高興的事情,比如想起海的空闊、草原的遼闊、朋友的友好微笑等,讓忿怒的心理慢慢趨於平靜。當然,讓你一時間不去怨恨他很難做到,但沒關係,請你慢慢地想想他以往對你好的一些大情小事,這至少可以暫時緩解你心中對他的不滿與忿恨。

●靜心想一想,誰能保證自己永遠不出錯

人無完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如果我們不能十分有把握自己永不會出錯,那麼,為什麼就不能也對他人持一份寬容與友善呢?如果我們有了這種大家風度,還有什麼值得你發火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