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尊重對方,就是尊重自己(3 / 3)

●不要因為別人忘恩負義而不快樂,要認為這是一件自然的事

也許,別人對你的確是忘恩負義的,但是,這原本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你不能命令別人對你不忘恩負義。你可以想,你們曾經是朋友,想一些曾經發生過的小事,這些小事裏肯定有他幫助過你的影子。請一定要記住對自己說“感謝他,因為他的原因,我才有今天!”之類的話。這樣,慢慢地,用一點一點的感激之心,漸漸衝淡你心中的怨恨。

●施恩勿求回報,隻為施予的快樂而施予

許多時候,我們怨恨別人,是因為我們施予的,他們沒有還回來。所以,我們產生怨恨之心。而事實上,正確的心態應該是——我施舍給他的並沒有指望他給予回報。

●想想你的最佳狀態

怨恨往往與自己的負麵心態有關,例如,不自信、嫉妒、煩躁、憂慮等。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產生怨恨之心,此時你不妨想想自己最佳狀態的時候。那時,你是一成功者,你自信、沉靜、謙讓、從容。這種回想,可以緩解你的負麵情緒,改善負麵狀態。

●要正視怨恨的存在

許多人都把怨恨隱藏在心底,不願公開承認自己怨恨別人。但要知道,懷有怨恨情緒,受害者往往是怨恨者自己,而不是被怨恨的人。

當我們有怨恨心時,泄恨的方法很多,能夠讓怨恨轉個彎兒,無疑是消除怨恨的最佳途徑。人的精神一旦總在這麼個小圈子裏打轉而無法自拔,那麼他理智的大堤終究要崩潰。更為嚴重的是,他很可能失去一個本不應該失去的朋友。

我們自己有信心消除怨恨心,但當麵對別人怨恨我們的心時,我們又無法將這些心理技巧傳授給他,我們該怎樣做呢?

消除別人對你的怨恨

人際交往中,除了擺脫自己的負麵情緒,我們還需要消除別人對我們的各種負麵情緒,才能與對方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許多人在受到委屈後,都不願開口向對方作解釋,這是極為不正確的,因為它會阻礙彼此間的交流。正確的做法是:站在對方的立場,多替對方著想。無論他是氣量小、心胸狹窄還是不了解真相,不了解你的一番苦心,都不必去計較。隻要你真誠地向他表明心跡,人的心都不是石頭做的,誤會很可能會因為你的真誠而消失。

●查明原因

產生怨恨後,一方怒氣衝衝,充滿怨恨、敵視;一方滿腹狐疑,委屈壓抑,雙方隔閡越陷越深,而且一談即崩,大有新的誤會接踵而來之勢,此時,你什麼都不要做,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你要搞一番調查,最起碼你應該清楚對方的誤解源於何處,然後,再跟他解釋。

●短信傳情

有些當麵難以啟齒的話題可以用短信的方式坦然表達出來。短信效果有時比當麵交涉的效果更佳。但要注意,短信時措辭一定簡短、親切、明了,切勿羅嗦、令人生厭,語氣需要真摯、誠懇,充分表達自己願意消除誤會、重新和好的急切心情。

●行動證實

有的怨恨用語言不能解釋清楚,那麼就可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實,讓實踐來檢驗自己的真心與清白。

●選擇好時機

一定要考慮對方的心境、情緒等感情因素。可選擇對方心情愉快、神經放鬆時去表白心跡,消除誤會,這樣往往能得到對方的諒解,重歸於好。

●請你們的朋友幫忙。

當朋友對你有怨恨之心時,你可以請你們共同認識的朋友在中間周旋,這樣的朋友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

●重新聚會

如果可以請動他,你們完全可以在飯桌上解決問題,或者你可以主動邀請對方故地重遊,或聚會暢談。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彼此間心理上的距離便會縮短,以往的不快也會慢慢地消失。

“海格力斯效應”會嚴重阻礙我們贏得人心的初衷,要克服它,就要善待對方。如果它阻礙了你,你就要讓怨恨轉個彎;如果它阻礙了你的朋友,你可以使用一些心理技巧幫助他把怨恨踢開,保持你們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