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利用空間狀態掌控人際關係(1 / 2)

在前麵的內容,我們已經闡述過不同距離在人際交往中的含義。為了更深層次地解讀時空狀態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下麵我們將著重講述怎樣利用空間搶占主動權,主導人際交往這方麵的內容。

【心理學知識】心理學中的坐向效應

在社交場合中,難道連坐向這樣“無聊”的細節都有可能破壞交際進程?你不必懷疑,許多心理學家都指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座位的朝向不同能引起就坐者內心感受的起伏變化,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坐向效應。在人際交往中,“默默無聞”的“坐向效應”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它巨大的影響力。

在一次大型聚會中,一位評論型電視節目的製作人與一位心理學家開始交談。心理學家了解到,這個電視節目中找來的評論者,都是一時之選。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節目總是缺乏論辯高潮,每次都草草收場。這位製作人很希望節目能夠辦得更出色一點。心理學家於是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建議:“改變座位的配置方式”。也就是說改變一下每個論辯者的坐向,由以往的橫排而坐,改成兩人相對而坐。

節目製作人抱著試試的態度把座位做了調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後,每期節目都能掀起熱烈的辯論高潮。沒多久,這檔節目的收視率大幅上升。

心理學家的結論是:相對而坐,會產生一種自然的壓迫感,不自由感。這是由正麵直視的視覺“感受”而造成的。即使不是有意凝視對方,由於彼此正麵相對,視線強烈,就會一種直刺對方心理的攻擊性。

這樣看來,麵對麵的坐向,容易造成緊張、對立的關係。橫向或斜線而坐,讓彼此的視線斜向交錯,則能減弱視線的對立性,從而避免尖銳的對立狀態。

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當我們在與人交往時,盡量不要選擇麵對麵的座談方式。因為這種方式不但容易引起交談雙方的敵對意識,也容易使雙方產生距離感。除此之外,坐向上的一些技巧就必不可少。

有禮有節坐對位置

中國古代的坐向規矩很明確,天子南麵而坐,以地位高低的方式來劃分臣子的坐向。就是在正式的酒席中,也有上座的講究。除了中國,國際禮儀對坐向也有很嚴格的要求。如果你不懂得這些禮儀,一旦選錯了坐向,很容易招來反感。下麵,我們分場合介紹一下最基本的坐向禮儀。

●就餐座向禮儀

按現代禮儀規定,就餐的座次是麵朝大門為尊,以在主人身邊的右側為尊,並以靠近主人遠近來決定尊卑。如果把數字從小到大定義為尊卑的話,那就是,坐在正對大門的為主人,右手邊依次為1,3,5,7……左手邊依次為2,4,6……直至會合。倘若是家宴,坐在首席的肯定是輩分最高的長者,坐在末席的是輩分最低的晚輩。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麵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

●汽車座向禮儀

有專職駕駛員時,以後排右車窗位為首位,左車窗位為次之,中間位再次之,前排右側位為最末。倘若是主人親自駕車,那麼,前排右側為首位,後排右車窗位為次之,後排左側位為再次之,中間位為最末。如果車上有女性或年長者,無論其地位尊卑,均應安排在副駕駛座後麵座位;女性乘客,除非她自願外,一般不宜安排在前排位就座,也不應安排後排中間位就座,以示尊重。

●會議坐向禮儀

領導麵向會場時,左為上,右為下。當領導人數為奇數時,大領導居中,二領導排在大領導左邊,三領導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當領導人數為偶數時,大領導、二領導同時居中,大領導排在居中座位的左邊,二領導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

在細節決定成敗的社交場合中,些微失誤便會讓你和對方失之交臂,掌握坐向的禮儀和技巧,你將會享受到坐向效應帶給你的巨大回報。

用坐向拉近彼此距離

那麼如何才能用改變坐向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離呢?

●正常溝通,側身而坐或者取直角位置

當我們與他人正常溝通時,要避免與對方相對而坐,應當側身或取直角的位置入座,不要讓對方感覺到這是壓迫式的訓話,要讓他們感受到這是友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