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一步步攻陷對方心理(2 / 2)

坦誠。開誠布公、心胸坦蕩地與對方溝通,獲取信任。

忠誠。忠誠為信任之本,任何背叛都會讓對方將你打入另冊。

品質。你的好品質很容易使人感到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責任。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讓別人相信你。

誠心。誠心、誠意、誠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一句話,與他人交往要心誠,不可操之過急,一步一個腳印才能逐步實現與之以心相交的大目標。

增強對方的積極回報感

當雙方的情感狀態差不多的時候,我們需要通過施加影響力,增強對方的積極回報感,促成雙贏合作的機會。

●先提大要求再提小要求

舉個身邊的簡單例子。

比如,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明天應該到你輪休,而這個時候恰好有個同事跑過來找你,說因為某某原因希望你明天幫他代班。這讓你有些為難,正在你躊躇不定之際,這個同事表示隻要你今天正常下班之後多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幫他做個文件,就可以幫到他這個忙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好好想一想,你今天下班之後,多花半個小時加班的概率是不是非常高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可以好好地分析一番。在你的同事提出“幫加一天班”與“幫加半個小時班”之間,你作出了一個看似小小的“讓步”,而這說不定也正是你的同事所期望的。

這種做法可能有些詐,可人們的心理習慣如此。

●強化他人的違規行為

我們已經知道,人一旦感覺到內疚,就會以行動來減輕內疚感並努力維護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和自我形象。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提升他們對違規行為(說謊、損壞、欺騙等)的意識來增加他們的幫助意願。

有時候即使他們不是故意地傷害,也會感到內疚。比如說兩個夫妻離婚,他們會覺得傷害了父母,而想法設法去彌補。

他們會說,要是我更小心點就好了,要是我更注意點就好了。所以,你一旦告訴對方,他們這樣做會引起的後果和對你的傷害,一定能激起他們的幫助意識。

●強調問題的嚴重性

曉飛曾經負責過一項捐助的工作。他們的同事中很多人認為不應該讓人覺得內疚而將錢捐助給饑餓的兒童。所以他們就沒有刊登含有憂鬱眼神的兒童照片,可是效果並不好。

事實上,是索馬裏的饑餓兒童的生動照片喚起了全世界對那裏可怕情形的關注。電視的影響力在於能使他人的悲劇畫麵直接進入千家萬戶,沒有哪種理性的分析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當我們感動到同情他人時,我們也應該感動到要去做點什麼。

如果我們不做點什麼,那我們就感到內疚。我們就成了所看到的問題的製造者之一,而因為任憑人們遭遇不幸而感到內疚。我是個不錯的人,怎能讓這種情形繼續?這種良心上的受到譴責就會誘發幫助行為的發生。

●利用他人的好心情

一個熱戀中的女孩這樣說:

在辦公室裏,我幾乎忍不住想告訴任何一個人我現在多麼快樂。我覺得所有的工作都變得簡單,以前讓我煩惱的事情現在看來都沒什麼,都是那麼得容易解決。而且我有了強烈的衝動想要幫助別人,我想與他人分享我的愉快。當別人的打印機出了問題,當別人的東西掉在地上,我都要衝過去幫忙,哪怕是我昔日的“對頭”。

當一個心情好,他會用幫助行為來維持自己的好心情,哪怕一點的幫助,也會讓他感覺自己的心情更加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