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愛一個人,要愛他的精神(2 / 2)

●尊重你的朋友

盡管人們都知道“公平”是維持友誼的重要因素,但人世間最難的事情是公正對待自己和他人。由於難以做到這一點,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了各種誤會、矛盾、問題、衝突和障礙等,這是友誼增進的主要障礙。每個人隻有像對待自己一樣地對待別人,才能理解別人、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和幫助別人,當出現了分歧、矛盾和衝突時,才會理智地去解決。

真心尊重你的朋友,才能激發他回報你的動力和努力。

●真實地展現自己

深厚的友誼是使人們能真實地展現自己,並且從中知道自己是被他人接受的,我們會從親密友誼中獲得這種美好體驗——信任取代了焦慮,更容易展現自己。這種特點被歸結為自我表露。研究顯示,自我表露會使別人更喜歡自己。人們之間存在表露互惠效應:一個人的自我表露會引發對方的自我表露,從而增進雙方的相互了解,增進友誼,其實質就是精神層麵的交流。

●培養共同的興趣和愛好

兩個人能否成為朋友?相似性是一個重要因素。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好朋友之間往往擁有相同的態度、信仰和價值觀。相似性越大,友誼越穩固。所以,要培養和朋友類似或者共同的興趣和愛好,更好地進行精神交流,增強雙方維護友誼的內部動機。

當然,我們與朋友在一起時,並不排斥物質交流,隻是要告訴自己,它並非是必須的。我們在“大吃大喝”後,一定要有精神上的交流。確切地說,要使物質交流為精神交流服務。

讓物質交流服務精神交流

物質交流要和精神交流並重,保持一致性。比如我們在一起吃飯喝酒,這不能隻是一種物質交流,我們還要有精神上的交流。簡單地說,吃飯喝酒不過是精神交流的一種手段。

●聚會要有目的性

不能盲目的聚會,在聚會上要有具體的精神層麵上的交流。

●要體現關懷

從心理上關懷別人遠比物質關懷要久遠的多,所以,適當地說上幾句溫暖的話,會讓朋友感覺到你是個體貼的人。

●適當的物質傳遞

雖然物質交流可以起到友誼潤滑劑的作用,但是物質交流不可過度,應與精神交流達到一致與平衡。真正的朋友隻有在精神上達到共融後,才能在物質上無所顧忌的交流。

“德西效應”往往會損害朋友之間的友誼。所以,請記住,純粹的物質交流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