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寫文章要看讀者,說話要看聽眾。(1 / 2)

說話要因人而異,看清對象,這是與人交往最基本的要求。不同的人喜歡聽不同的話,不同的對象對同一句話也會產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態度。說話人要看對象說話,才能達到說話的目的。

俗話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說話要看對象,是一個常識,也是一個原則。說話要根據對方的喜好和需要順勢而言,讓他聽了心情舒暢。

張亮是某機關處室裏出了名的“名嘴”,不但在業務上能言會道,在處裏的人際關係上也是左右逢源,被大家封為“接待”。每一次有什麼活動,張亮都被委派為調節氣氛的角色,他總是讓大家感覺到有“樂子”。

有一次,機關處室召開各基層幹部的聯誼大會,張亮也被分派來參加組織工作,他主要負責接待各位基層幹部。一大早,他就站在會場門口,等待著幹部的到來。

劉科長開著自己的座駕到了,張亮上前為他打開車門,稱讚道:“風光、風光,科長香車帥哥,氣派非凡呀!”劉科長滿意地帶著微笑入場了。

張科長坐著出租車到了,張亮上前為他打開車門,稱讚道:“瀟灑、瀟灑,出租車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一招手就來,輕鬆又方便。”張科長聽了,點點頭進入了會場。

宋科長比較年輕,騎著自行車就來了。他停好車,上完鎖,張亮便跑過來了迎接,稱讚道:“廉政、廉政,您真是一個清廉的好官。您這樣為民著想,老百姓真是有福呀!”宋科長聽了,心裏樂滋滋的。

孫科長住得離處裏不遠,所以是步行而來。

張亮客客氣氣地迎上去,稱讚道:“時尚、時尚,現在追求健康的人都選擇走路,好多富貴病都是因為缺少運動!”孫科長聽了,覺得自己很有麵子。

基層幹部陸續到達,一個個都被張亮哄得高高興興的。這時候,跟張亮一起負責接待的同事忍不住問:“如果哪個科長是爬著來的,你怎麼說接待的話?”張亮立刻豎起大拇指說:“哎呀!您真是……穩當、穩當!”說完之後,兩人大笑。

張亮不愧是處裏的名嘴,恭維話張口就來,而且說起來還一套一套的,讓人忍俊不禁。他說的話,妙就妙在隨著每個人用的交通工具不同,讚美詞也不同,這些詞又都充分地體現了每個人交通工具的特色。他的話說出來,讓每個人都感覺自己很有麵子。

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寫文章要看讀者,說話要看聽眾。為了順:利達到說話的目的和效果,話一定要因人而異,否則就有可能犯“對牛彈琴”的錯誤。

不同年齡的人喜歡聽不同特色的話語。老年人喜歡聽老實持重的,年輕人喜歡聽時尚的,小孩則喜歡聽“童言童語”。如果跟老年人說“酷斃了”,他不會懂。跟年輕人一說,他就會露出高興的表情。對年輕人,可以采用煽動性的語言,調動他們的激情;對中年人,應該講明利害得失,讓他們斟酌;對老年人,應該多用商量的語氣,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