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談判是口才策略的最好體現(3 / 3)

在這場阻力重重的談判中,艾柯卡將兩種方案的利弊詳細地分析出來,讓對方選擇有利的方式。而這種方式,恰好也是艾柯卡談判的目的。艾柯卡靈活地運用了談判的技巧,爭取到了4100萬美元的保證貸款,救活了克萊斯勒。

4.先說“硬話”,後說“軟話”談判的過程中,可以先來個下馬威,虛張聲勢:“如果不接受這些條件,一切免談。”然後以“退出談判”為要挾,在談判進入局之際,再適時做出“讓步”,以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顧客在與一些小攤販的談判中,會把價格壓到自己願意出的底價。一條開價150元的裙子,顧客可能還價還到30元。商家不願意賣時,她們就裝出要走的樣子。

商家眼看談判要“黃”了,便會自動把價格降下來。顧客然後再與商家一個勁地“磨”價格,最後以約40元左右的價格成交。

在說“硬話”與“軟話”之間,一定要機動靈活,發起強攻的時間不宜過長,說“硬話”也要給自己留有餘地,不要堵塞了自己的退路。如果“硬話”說得太硬,可能直接導致談判破裂,那麼你也就無利可圖了。

5.以靜製動,運用拖延的戰術當對方有明顯的期待或者急切地想使談判成功時,你可以以靜製動,運用拖延的戰術。這是一招以逸待勞的談判技巧,關鍵是要看準對方的急迫感,把握拖延的火候。

澳大利亞盛產鐵和煤,日本商人非常需要從那裏進口鐵和煤。按理說,澳大利亞可以隨意挑選買主,有更大的主動權。但是,日本商人在談判中,也有自己的一招。他們總是想方設法把澳大利亞的談判代表邀請到日本來談生意。澳大利亞談判代表到了日本後,表現得謹慎,講究禮儀。日本商人並不急著與澳大利亞方談及正題,他們運用拖延的戰術。

澳大利亞談判代表過慣了富裕的悠閑生活,習慣有別墅、遊泳池、高爾夫球場,稍待久一點就急著回去,在談判桌上常常表現急躁。而作為東道主的日本談判代表則可以不慌不忙地討價還價,掌握了談判桌上的主動權。

拖延的戰術一定要把握好火候,既要表達出對談判的熱情和誠意,又要對一些利益攸關的問題反複琢磨和磋商,直到磨得對方沒有耐心為止。在這期間,要防止其他競爭對手的介入,以免因小失大。

談判是說話的較量。既然是較量,就要比試高低。

作為談判的一方,不僅要懂得心理戰術,攻擊對方的心理弱勢,保持自己的平和心態;還要懂得語言戰術,運用得體的禮貌語言,傳遞給對方完整的信息,同時找到對方語言中的漏洞,靈活出擊。巧妙地運用談判的技巧,靈活地運用談判的語言,你就能為自己或公司爭取到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