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概述

①定義;

②特點;

③用途;

④優缺點;

⑤分類。

二、設計

①明確目的;

②選擇適宜的對照形式;

③對象的選擇;

④樣本含量;

⑤研究因素的選擇;

⑥資料的收集。

三、資料分析

①資料的整理;

②資料的分析。

四、病例對照研究的偏倚及其控製

①常見的偏倚;

②偏倚的控製。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概述

1.定義

病例對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學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它通過比較患某病的人與未患該病的對照暴露於某可能危險因素的差異,從而確定因素與疾病間是否存在聯係及聯係的程度。

2.特點

病例對照研究主要用來探索或檢驗病因假說,具有由果索因(在時間上是回顧性的);設立對照,采用比較的方法對比兩組的暴露史來支持或否定病因假設的特征。

3.用途

①廣泛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險因素。②深入檢驗某個或某幾個病因假說。經過描述性研究或探索性的病例對照研究,初步形成了病因假說之後,可以利用設計周密的病例對照研究加以檢驗。③為進一步進行前瞻性研究提供明確的病因線索。利用病例對照研究所得到的明確線索,進一步進行分析流行病學的隊列研究,或實驗流行病學的現場實驗,以證實該假說。

4.優缺點

病例對照研究適用於罕見病及潛伏期長的疾病,尤其是發病率低人群暴露比例高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它具有省時、省力、省錢,易於實施等優點。但是病例對照研究靠回憶和曆史資料獲得暴露信息,回憶偏倚難避免;選擇研究對象時難以避免選擇偏倚;常難以判斷暴露與疾病的時間先後;不能直接計算各種疾病率等缺點。

5.分類

按病例與對照配比與否作如下分類:

①病例與對照不匹配(即隨機不匹配在設計所規定的病例和對照人群中,分別抽取一定量的對象,除對照數目應等於或多於病例人數外,沒有任何其他限製。這種不匹配適合於前述的探索性病例對照研究,容易實施,能獲得較多的信息。

②病例與對照匹配。匹配就是要求對照組在某些因素或特性上與病例組保持相似,目的是為了在兩組比較時排除匹配因素的幹擾,屬於一種限製性措施。用這種方式選擇研究對象較困難,資料分析較麻煩,並且可能損失一些有價值的匹配因素的信息,但其優點是能增加分析時的統計學檢驗能力。

二、設計

一項病例對照研究結論的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病例對照的選擇、暴露的判斷及混雜因素的識別與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