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概述
①定義及分類;
②目的及優缺點。
二、設計
①暴露人群的選擇;
②對照人群的選擇;
③因素和結局變量的確定;
④資料的收集一一追蹤或隨訪。
三、資料分析
①率的計算;
②人時的計算;
③標化死亡比,及標化比例死亡比
④危險度分析。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概述
1.定義及分類
隊列研究屬於分析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它通過測量並比較一組或多組研究隊列的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確定暴露因素與疾病的關聯,從而達到檢驗病因假設的目的。隊列研究觀察人群自然暴露於可疑病因因素後機體或疾病變化的規律,其本質是觀察性研究。隊列研究的觀察對象必須是未患某研究結局疾病的人群。
隊列研究的特點:①從因到果;②暴露隊列和參照隊列的確定是非人為的,暴露是一種自然狀態;③設立對照;④能判斷暴露與疾病的時間先後,直接獲得發生率。
2.目的及優缺點
(1)目的
①檢查病因假設。②評價自發的預防效果。③描述疾病的自然史。隊列研究除檢驗某病因之外,還可以同時觀察暴露於某病因和未暴露於某病因的某病人群疾病的自然史。
(2)優缺點
與病例對照研究相比,隊列研究可直接獲得各種率,計算相對危險度;直接觀察從暴露到疾病發生的全過程,可同時收獲一種暴露與多種疾病結局的資料;暴露資料收集完整,不存在回憶偏倚。但是隊列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不適合於發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費時、費力、花費大,組織實施困難;失訪難以避免,因此選擇隊列研究方法應慎重。
二、設計
1.暴露人群的選擇
暴露人群指研究對象已處於某種暴露因素中或已有某種特殊暴露經曆,可提供可靠的暴露史資料,便於追蹤與觀察。常見來源有特殊暴露人群,即職業暴露或某種原因暴露於危險因素較嚴重的人群;一般人群(一個地區的全部人口);有組織的團體。
2.對照人群的選擇
對照人群除未暴露於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特征應盡可能與暴露人群相似。常見對照人群的種類:內對照、外對照及一般人群對照。
3.因素和結局變量的確定
隊列研究中研究因素的概念和確定研究因素的思路與病例對照研究中基本一致。兩者不同在於隊列研究中的研究因素較單一,不似病例對照中較眾多。研究因素在隊列研究中常稱暴露因子,或暴露變量,在研究中要慎重選定、規定、以及如何測量等。
結局變量指觀察中出現了預期結果的事件。結局變量也叫結果變量,簡稱為結局。結局是隊列研究的終點,它與觀察期的終止不是一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