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腔黏膜斑紋類疾病
1.口腔白斑
是指僅僅發生在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變的斑塊狀損害。在組織病理上的變化,應該符合癌前損害的特征上皮異常增生,而不是單張的上皮增生。
(1)病因
局部刺激因素在白斑的發病中具有很主要的作用,吸煙是常見原因。其他如咀嚼檳榔、酒、醋、辣、燙,不良修複體、殘冠、殘根等刺激也能引起白斑。
(2)臨床表現
①斑塊狀: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質型較硬的斑塊,質地緊密,損害形態與麵積不等,輕度隆起或高低不平。②顆粒狀:亦稱顆粒一結節狀白斑,口角區黏膜多見。損害常如三角形,底邊位於口角;損害的色澤為紅白間雜,紅色區域為萎縮的赤斑;赤斑表麵“點綴”著結節樣或顆粒狀的白斑。③皺紋狀:多見於口底和舌腹,同義名有口底白斑、舌下角化病。損害麵積不等,甚至可累及舌側牙齦。表麵高低起伏狀如白色皺紙,基底柔軟,除粗糙感外,初起無自覺症狀。④疣狀:損害隆起,表麵高低不平,伴有乳頭狀或毛刺狀突起,觸診微硬。以上各型在發生潰瘍時可冠以“潰瘍型”。潰瘍實質上是癌前損害已有了進一步發展的標誌。白斑是癌前損害,在鏡下顯示典型的上皮異常增生,核深染,有絲分裂增加,極性消失,核漿比改變,異角化等。
(3)鑒別診斷
白色水腫,中年以上男性較女性多見,麵頰部豐滿者發生的可能性更多。雙側頰黏膜呈.透明蒼白色,狀似手指在水中浸泡過度的皮膚。病理檢查無上皮異常增生。
(4)診斷
臨床表現、發病部位及病理學檢查。
(5)治療
首先是除去局部刺激,口服維生素人或維甲酸。可長期使用魚肝油塗擦白斑。經久不愈,治療後不消退者或白斑區發現皸裂:潰瘍或基底變硬,應及早予以手術切除。
2.口腔扁平苔蘚
(1)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與神經精神障礙、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有關。
(2)臨床表現
①皮膚損害。損害特點為扁平麵有光澤的淺紫紅色多角形丘疹,如綠豆大小,邊緣境界清楚,質地堅硬幹燥,融合後狀如苔蘚。②指甲與(或)趾甲損害。甲體變薄而無光澤,按壓時有凹陷,有時在甲體顯示紅色針尖樣小點,壓診疼痛。甲體表麵可以表現為細鱗縱溝、尖隙、切削麵。③口腔黏膜損害。主要特征為珠光白色條紋。白紋可以向各個方麵延伸,整個線條不被紅紋“切割”,凡白紋稠密時可交織成網狀,稀少時可呈樹枝狀,也可為單線條或繞成環形。損害往往有明顯的左右對稱性,黏膜柔軟,彈性正常,但有粗糙感,輕度刺激痛。
④生殖器黏膜損害。常呈紅色的圓或橢圓形斑塊,表麵可見白色網狀損害,容易發生糜爛。
(3)鑒別診斷
①口腔赤斑病,赤斑是一種紅色口腔黏膜癌前損害。好發於“危險區域”:舌腹(緣)一口底、口角區頰黏膜與軟齶複合體;中年女性多於男性。臨床上的突出表現為血紅色的光亮似“無皮狀”的圓或橢圓形斑塊,界線非常清楚,觸診非常柔軟,類似“天鵝絨”,損害微凹或平狀,無明顯疼痛或不適;損害如綠豆大小,逐漸向四周擴大。這種表麵鮮紅光亮而無白色成分的類型稱為均質型赤斑。反之,若赤斑中有白色顆粒,則稱顆粒狀赤斑。②盤狀紅斑狼瘡:女性多見,損害常發生在唇部、頰黏膜、舌背、口底舌腹等部位,皮膚損害多見於頭麵部。
(4)診斷
根據本病的慢性病程、損害特征和病理組織檢查進行診斷。
(5)治療
尚無滿意療法:①去除機械性剌激因子;②發生局部糜爛時可撒敷複方類固醇粉。用漱口水含漱。症狀明顯時可局部注射確炎舒鬆,每周2次,與(或)加用抗生素;③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全身應用應當慎重;④局部可用抗黴菌治療;⑤口服維生素八或維生素4酸。
3.盤狀紅斑狼瘡
(1)病因
現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病。發病可能與遺傳因素與病毒有關。
(2)臨床表現
麵部皮膚為DLE的好發部位,顴部對稱性損害常越過鼻梁而互相連接呈“蝶形”,頭皮、耳廓等處也可發生。病損內是丘疹與紅斑構成,從而融合成盤狀,表現為中央萎縮微凹,角化的邊緣微隆,損害麵積大小不等,呈棕黃、桃紅色,萎縮明顯時呈紅色。表麵粗糙,上覆粘著性的具有角質栓的鱗屑,角質栓深人到擴張的皮脂腺導管中,故揭下的鱗屑底麵狀似“圖釘”,角化不明顯時,表麵光滑而無鱗屑。陳舊性損害表現為蒼白色的瘢痕組織,微凹或平伏,鱗屑與角質栓消失,邊緣區域微紅或有色素沉著。
②下唇唇紅部是口腔黏膜中最多發生DLE的部位,而且惡變率較高。損害主要表現為中央萎縮色紅而微凹,邊緣隆起呈暗紅色,上覆細小磷屑,周圍黏膜呈不同程度的充血。在糜爛發生前和愈合初期,經常出現有診斷價值的三種現象:在損害的黏膜側出現白色弧形圍線,這種圍線是由一排細白紋所組成,每條細白紋長短不等約為1~2mm,呈放射狀或平行排列,稱放射狀細紋;在損害的皮膚則為黑色孤形圍線,有時在損害範圍內出現散布的針尖狀白色小點;黏膜一皮膚界線模糊。唇紅糜爛是DLE的常見特征,但無特異性。
③口腔內側黏膜的損害好發於頰黏膜、舌背、舌腹(緣),上齶少見。損害的形態改變為圓或橢圓形、半圓形、帶條形、“花朵形”。不論何種形態都具有DLE的特征,但桃紅色、色素沉宥或脫失均較唇紅少見。
(3)診斷
唇紅為本病的好發部位,表現為中央萎縮、色紅、邊緣暗紅微隆,周圍充血,容易發生糜爛。黏膜側出現白色放射狀紋,皮膚側黑色圍線,陳舊性損害常呈桃紅色,黏膜一皮膚界線模糊。口腔黏膜損害形態多變,但基本上仍與唇部損害相同。
(4)鑒別診斷治療
①盡量避免和減少日照及其他光輻射,避免寒冷刺激。外出時塗抹50%奎寧霜或二氧化鈦霜等避光劑。②去除病灶感染與可疑藥物或食物。③磷酸氯化喹啉:0.25g等,每日1片,分2次口服。定期檢查眼底、聽力、全血與肝腎功能。④氨苯碸:每日25mg,然後逐漸增加每日100mg,2次分服。定期進行肝腎功能、全血檢查。⑤皮質類固醇:可分別用強的鬆,每口5mg,每次半片與氯喹或氨苯碸同時口服。⑥去長鬆:每周2次在損害下浸潤注射。⑦濕敷:適用於唇紅糜爛,應連續濕敷直至痂皮脫落。
六、唇、舌疾病
1.慢性唇炎
(1)濕疹糜爛型唇炎
大多數病因不明,臨床表現以唇紅部糜爛為主要特征。有淺黃色滲出液,唇部輕度腫脹。若糜爛累及深層或繼發感染,則不但腫脹明顯,且有出血,形成潰瘍,結痂。患者感局部疼痛、灼熱、幹燥、有癢感。治療以濕敷為主,必要時可短期口服皮質激素。
(2)幹燥脫屑型唇炎
原因不明,臨床表現以唇紅部幹燥、脫屑為主,並可出現縱裂溝。淺的如裂紋狀,深的則有出血、結痂,此縱溝裂可經久不愈。可有灰白色的鱗屑覆蓋。患者局部幹燥、疼痛。治療主要是藥物離子導入及皮質激素軟膏塗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