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都強調發揮員工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這種管理方法雖然是好的,但是,也不能違背原則。從根本上說,老板就是老板,員工就是員工,每個人都要有意識地服從老板,服從上司。如果一個企業裏,每個員工都不按照老板的“命令”行事,各做各的,那整個企業就成了一盤散沙。所以,即使員工有什麼不同意見,可以在老板沒有做決定前,給出提議。一旦老板決定了,任何員工都要服從決定。大到一個國家、軍隊,小到一個企業、部門,其成敗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是否完美地貫徹了服從的理念。服從的理念在企業界同樣重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要保持戰鬥力,必須有很強的貫徹執行能力。公司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服從公司整體利益,在這個大局協調下服從上級的具體工作安排,如同每一個軍人都必須服從上司的指揮一樣。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作為企業的一分子,你是企業內部經濟運行環節的一個重要部位,指令如同血流,你必須遵照指示做事以確保企業流程正常循環運轉。服從意味著你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異議,約束自己去適應所屬機構的價值觀念。在學習服從的過程中,你就更深地融入了企業這個大家庭中,對企業的戰略方針、價值觀念、運作方式有了更透徹的理解。盡管並不是所有上司發出的指令都正確,但是,一個高效的企業必須建立在良好的服從機製上,一個優秀的員工也必須有極強的服從意識。企業是一個高度分工的組織,上司所處的地位、責任決定了他有權發號施令,上司需要依靠權威來保障大家為整體利益服務。一個團隊,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麼在達成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則能發揮出超強的執行能力,使團隊勝人一籌。曾有一位著名的田徑教練,每當見到運動員,便苦口婆心地勸他們把頭發剪短。據說,他的理由是:問題並不在於頭發的長短,而是在於他們是否服從教練。可見,縱然不懂教練的意圖,但不找借口地服從,這才是教練所期望的好選手。同樣,不找借口地服從並執行,這才是企業所期望的好員工。“恭敬不如從命”是對服從的最好注解。如果我們在服從之外還有許多理由,那麼,既然連“恭敬”都不如“從命”(服從)了,那還有什麼理由可以比服從來得更令人滿意的呢?企業的組織原則同樣應該是:“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先服從,有意見和不同看法可以先保留”。如果員工總以為自己是企業的主人,隨時要糾正老板的“錯誤決定”,要發揮主人翁責任感,這樣一來就會自以為是,迷失自己,認識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誰,從而使得企業的執行力度降低,最終受害的是整個企業。企業裏麵如果思想不統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就像由很多馬拉的馬車,沒有統一的指揮,每匹馬都有自己的方向,車就會原地不動,或者在倒退。還是要由趕車的人,統一群馬的方向,群馬也要服從指揮,馬車才能前進。
正文 第41章 有一種自律叫服從(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