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領導意圖,是指領導在布置工作、下達任務、發出指令時的本意或精神實質,希望達到的成果或標準。下屬作為領導的“智囊”和“外腦”,無論是領導決策之前當參謀、提建議,還是決策之後傳達實施、抓好落實,都必須首先理解好領導的意圖。上司的意圖有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需要下屬仔細揣摩去做。原因是多方麵的,有一種情況是,上司礙於自己的地位,不便隨便表態,但傾向性意見已不難忖度,這時你應該比較乖巧,不能強迫上司明確表態;另一種情況是,上司需要助手幫腔,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台戲才能演好,這時你就不能附和上司一個調子;還有一種情況是,上司還沒有拿定主意,但迫於形勢隻好模棱兩可地敷衍幾句,這時你就得穩重,私下找上司商量,不要貿然行事。總之,你在平時就得深入觀察,仔細揣摩,熟諳上司的習性,這樣才能正確地理解上司的意圖,否則你具體執行過程中,就會發生很大偏差,甚至南轅北轍。與上司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這樣你就惹下麻煩了。要準確領會好領導意圖,注意一定的方法、講究必要的技巧很重要。這類途徑和辦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從主動詢問中獲得。主動詢問,是了解領導意圖最直接的辦法。在季節變換、任務轉換、重大政策出台、重大任務來臨、重點工作轉移等時機,都要主動地請示、詢問領導,看一看領導有一些什麼考慮和打算,早著手、早介入、早知情,為領會好領導意圖贏得主動權。
(2)從領導批示中領會。領導閱讀文件、報刊和材料後的批注,蘊藏著領導許多有感而發的新思想,體現了領導對某一問題、某項工作、某個事物的看法,悉心研究領導批注中的思想觀點,就能從中把握領導對一些問題的基本看法。有些下屬對這一點認識不到,對領導作的一些指示、意見,不細心領會。這正是有的下屬整天在領導身邊轉,卻摸不清領導意圖的重要原因。所以,下屬對領導在呈批件上簽署的意見、在材料上修改的內容,以及對一些具體問題作的指示,都要認真學習、反複研究。
(3)從平時言談中捕捉。領導的設想、主張,有的是通過文字形式表達出來的,有的則是通過言談闡述出來的。作為下屬,無論是與領導一起檢查工作、參加會議,還是和領導一塊就餐、散步、閑聊,對領導的言談都要用心記住,即使是平時的一些零碎的看法、意見,也要“善聞其言”,注意收集,為準確理解領導意圖奠定基礎。
(4)從講話材料中把握。領導在一個時期的決心意圖,大都體現在一些重要講話材料之中。這也給下屬領會領導意圖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下屬一定要注意學習領導的講話材料和研究文章,在學習過程中,領會和把握領導的思想。
(5)從積零為整中綜合。領導者定下的任何決心和意圖不是一下子“定型”的,都要經曆一個從萌發、完善到成熟的過程。這期間,領導的思想會在多種場合、各種時機通過言行流露出來。部屬一定要做有心人、細心人,留心觀察領導者的言行,注意收集領導平時一些零碎的思想和隨口冒出的“火花”。長期堅持,積少成多,積零為整,聯係起來分析,連貫起來思考,準確把握領導意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要準確地領會領導意圖,除了必須掌握領會領導意圖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外,還應當注意以下四點:①要心領神會,切忌不懂裝懂。②要深刻領會,切忌淺嚐輒止。③要全麵把握,切忌斷章取義。④要敢於創造,切忌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