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對下屬產生誤解是經常的,這既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上司處在領導者的崗位上,事務繁重,顧了西顧不了東,他可能通過種種渠道,如人事檔案、他人的彙報、平時的印象、特殊的考驗而對你有所了解,但一般而言,他不會主動去找自己的下屬進行溝通。這樣,他便對你缺乏全麵、直接和感性的認識,容易受他人意見的蒙蔽、本人直覺的左右和主觀判斷的影響,從而對你的言行產生一種誤解。下屬對待上司誤解最明智的態度就是及時、主動地去消除它,不讓它成為定形之見,不去消除回避和等待。小韓在五年前還是基層車間的一名普通員工,後來廠宣傳部一個姓方的部長見小韓文筆不錯,便頂著壓力將小韓調進了宣傳部當了宣傳幹事。從此,小韓對方部長的知遇之恩一直銘記在心。兩年後,小韓抽到廠辦當了秘書,成為廠辦王主任的部下,精明的小韓很快得到了王主任的喜歡。沒過多久,小韓忽然感到方部長與他漸漸疏遠了。一了解,才知現在的領導王主任和從前的領導方部長之間有私人恩怨,因而,方部長總是懷疑小韓倒向了王主任那邊。其實,引發方部長對小韓誤解的“導火線”很簡單,在一個雨天,小韓給王主任打傘。這還是很久以後方部長親口對小韓說的,而事實上小韓從後麵趕上給王主任打傘時,確實沒有看見方部長就在不遠處淋著雨,誤解就此產生了。方部長一氣之下,在許多場合都說自己看錯了人,說小韓是個忘恩負義的人,誰是他的上級,他就跟誰關係好。其實小韓根本不是這樣的人,他也渾然不知發生的一切。直到方部長在人前背後說的那些話傳到小韓耳朵裏,小韓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對此,小韓自有他的交涉手段。
(1)路遙知馬力
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方部長在氣頭上說自己是忘恩負義的人,一定是自己在某一方麵做得不好,現在向方部長解釋自己不是那樣的人,方部長肯定聽不進去,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還是讓事實來說話,讓時間來檢驗吧!
(2)“解鈴還須係鈴人”
方部長誤解了自己,還得自己向方部長解釋清楚,自己既是“係鈴人”也是“解鈴人”,要化幹戈為玉帛,還要靠自己用心努力去做才行。有了解決問題的原則,小韓采取了以下六個方法努力消除方部長對他的誤解:①極力掩蓋矛盾每當有人說起方部長和自己關係不好時,小韓總是極力否認根本沒有這回事,他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方部長和自己有矛盾。小韓此舉的目的是想製止事態的擴大,更利於緩和矛盾。②在公開場合尤其注意尊重領導方部長和小韓在工作中經常碰麵,每次小韓都是主動和方部長打招呼,不管方部長理還是不理,小韓總是麵帶微笑。有時因工作需要和方部長同一桌招待客人,小韓除了主動向方部長敬酒,還公開說自己是方部長一手培養起來的,自己十分感激方部長。小韓此舉的目的是表白自己時刻沒有忘記方部長的恩情。③背地場合注重褒揚領導小韓深知當麵說別人好不如背地褒揚別人的效果好。於是,小韓經常在背地裏對別人說起方部長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自己又是如何如何感激方部長。當然,這些都是小韓的心裏話。如果有人背地裏說方部長的壞話,小韓知道後則盡力為方部長辯護。小韓此舉的目的是想通過別人的嘴替自己表白真心,假若方部長知道了小韓背地裏褒揚自己,肯定會高興的,這樣更利於誤解的消除。④緊急情況“救駕”在平時工作中,小韓若知方部長遇到緊急情況,總是挺身而出及時前去“救駕”。如有一次節日貼標語,方部長一時找不著人,小韓知道後,主動承擔了貼標語的任務。類似事情,小韓一直是積極去做。小韓此舉的目的是想重新博得方部長的好感,讓方部長覺得小韓沒有忘記他,仍是他的部下,有利於方部長心理平衡,消除誤解。⑤找準機會解釋前嫌待方部長對自己慢慢有了好感以後,小韓利用同方部長一同出差去外地開會的機會,與方部長很好地進行了交流。方部長最終還是被小韓的誠心打動,說出了對小韓的看法以及誤解小韓的原因——“雨中打傘”的事。小韓聞聽,再三解釋當時自己真的沒有看見方部長,希望方部長不要責怪他。方部長也表示不計前嫌,要和小韓的關係和好如初。小韓此舉的目的是利用單獨相處機會弄清被誤解的原因,同時讓方部長在特定場合裏更樂意接受自己的解釋。⑥經常加強感情交流方部長對小韓的誤解煙消雲散之後,小韓再不敢掉以輕心,而是趁熱打鐵,經常找理由與方部長進行感情交流,或向方部長討教寫作經驗,或到方部長家和他下棋打牌。久而久之,方部長更加喜歡這個昔日部下了。小韓此舉的目的是,通過經常性的感情交流,增進與老領導之間的友誼。工夫不負有心人。在小韓的不懈努力下,方部長對小韓的誤解徹底沒有了,反倒覺得以前有些對不住小韓。從那以後,方部長逢人就誇小韓是好樣的,兩人的感情也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