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麵對每一次失敗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曾麵對失敗,而有些人最終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勇敢地把失敗踩在了腳下。所以,失敗是成功的基石,我們要用一顆積極樂觀的心麵對失敗,努力迎接風雨後的彩虹。
在本章的精彩故事和遊戲中,你將會學到在逆境中激勵自己的方法,培養一顆堅毅、勇敢的內心,迎接成功的曙光。
紅色玻璃球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幾乎沒有人能幸免於難,可並不富裕的米勒斯先生好像格外大方……
在愛達荷州東南部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米勒斯的小蔬菜商。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米勒斯先生總是在路邊擺一個小菜攤,鎮上的人下班回家時,就順便到這裏采購一些新鮮的蔬菜。當時,食品和錢都極度緊缺,物物交換的交易十分普遍。
鎮上有幾個窮人家的孩子,他們經常來光顧米勒斯先生的菜攤。不過,他們似乎並不想買蔬菜,隻是來欣賞那些在當時極為珍貴的物品。盡管如此,米勒斯先生總是熱情地接待他們,就像對待每一個來買菜的大人一樣。
“你好,巴裏!今天還好吧?”
“你好,米勒斯先生。我很好,謝謝。這些豌豆真新鮮。 ”
“可不是嘛。巴裏,你媽媽身體怎麼樣?”
“還好。一直在好轉。”
“那就好。你想要點什麼嗎?”
“不,先生。我隻是覺得你的那些豌豆真不錯!”
“你要帶點回家嗎?”
“不,先生。我沒錢買。”
“用東西交換也可以呀!你有什麼東西和我交換吧?”
“哦……我隻有幾顆贏來的玻璃球。”
“真的嗎?讓我看看。”
“給,你看。這是最漂亮的。”
“嗯,看得出來。隻不過這個是藍色的,我想要個紅色的。你家裏有紅色的嗎?”
“差不多有吧!”
“這樣,你先把這袋豌豆帶回去,下次再帶來那個紅色玻璃球。”
“一定。謝謝你,米勒斯先生。”
每次米勒斯先生和這些小顧客交談時,米勒斯太太都會默默地站在一旁,麵帶微笑地看著他們。她熟悉這種“交易”,也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鎮上還有兩個像巴裏一樣的小男孩,這三個孩子的家裏都很貧窮,他們沒有錢買菜,也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可以交換。為了幫助他們,又要顯得十分自然,米勒斯就這樣假裝著和他們為一個玻璃球談判。就像巴裏,這次他有一個藍色的玻璃球,可是米勒斯先生想要紅色的;下次他準會帶著紅色玻璃球來,到時候米勒斯又會讓他再換個綠色的或橘紅的來。當然,每次打發他回家的時候,一定會讓他捎上一袋新鮮的蔬菜。
許多年過去了,米勒斯先生因病過世,鎮上所有人都去向他的遺體告別,並向米勒斯太太表示慰問,包括當年那些年幼的孩子。在長長的告別隊伍前麵,有三個引人注目的小夥子,一位身著戎裝,另兩個頭戴禮帽,身著筆挺的黑西裝白襯衫,相當體麵莊重。
米勒斯太太站在丈夫的靈柩前。小夥子們逐一走上前去,擁抱她,親吻她的麵頰,和她低聲說幾句話。然後,她淚眼朦朧地目視他們在靈柩前停留,看著他們把自己溫暖的手放在米勒斯先生冰冷蒼白的手上。這三個小夥子就是當年經常用玻璃球之類的小玩意兒和米勒斯先生交換蔬菜的那幾個窮孩子。在慰問米勒斯太太的時候,他們告訴她,他們多麼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謝他當年“換給”他們的食物。
現在,米勒斯先生再也不會對玻璃球的顏色和大小改變主意了,這三個孩子也不再需要他接濟度日,但是,他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雖然米勒斯先生一生從沒發過什麼大財,可是此時此刻,他完全有理由認為,自己是愛達荷州最富有的人。在他已經失去生命的右手裏,正握著三顆閃閃發亮的紅色玻璃球。
撰文/威廉·貝內特
編譯/李珊珊
陽光人生/
Sunshine Life
這是一位善良而又十分可愛的人——米勒斯先生,他用自己最與眾不同的方式,默默地幫助那些可憐的孩子。盡管他的生活並不富裕,可他從來沒有怨言。當他以一種討價還價的口吻與那些孩子商量玻璃球的顏色時,我想,這樣溫暖人心而又時刻注意保護對方自尊心的做法,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培養策略/
Training Strategy
在生活中,許多事情是我們不能選擇的,比如,我們不能選擇父母,不能選擇家庭,不能選擇性別……可與此同時,我們也擁有許多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心態,可以選擇信念……其實生活很公平,它在限製你的同時,也給予了你無限的可能。認清這一點,培養積極麵對逆境的能力,你的內心就會強大起來。
數星星的小女孩
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得了一種怪病,每天天黑之後她就會全身疼痛。當時的醫術不發達,所以小女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救治。小女孩的媽媽為了安慰小女孩,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隻要把天上的星星數清楚,病就會好了。”於是小女孩每天晚上都會數星星,數星星的時候她心裏充滿希望,會暫時忘記疼痛。你對小女孩的媽媽的做法有何看法?
你的看法/
A.小女孩的媽媽不應該欺騙小女孩,因為撒謊是不對的。
B.小女孩的媽媽給了小女孩希望,她是偉大的。
點評/
選A的同學
雖然說謊是不對的,但有時候善意的謊言能讓人減少痛苦。
選B的同學
你已經認識到希望的力量,那就讓自己的內心永遠充滿希望吧。
所以B是最佳答案。
專家悄悄話/
不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堅信未來是美好的,並拿出勇氣與困難作鬥爭。隻要你的內心沒有被困難打敗,你就有可能重新站起來。
欄杆的高度
曾經擺在巴拉斯麵前的,是黑暗而卑賤的人生。在這樣的現實麵前,這個女孩還有未來嗎……
住,別跑!”
羅馬尼亞的小鎮上,一個十二歲的金發女孩在街道上狂奔,她雙腿纖長,飛快地跳躍過前麵的一切障礙。“唉,”後麵追趕的人喘著粗氣放棄了,“這個丫頭,跑得真快,我的麵包白白丟了。”
前麵奔跑的女孩名叫約蘭達·巴拉斯,她家境貧困,母親是個精神病患者,發作起來對小巴拉斯非打即罵;父親因小兒麻痹症瘸了一條腿,整日沉迷於酒精和賭博。父母自顧不暇,小巴拉斯像野草一樣自由瘋長,打架、偷竊,小小年紀便染上了一身壞毛病。
“你想學跳高嗎?”一天,巴拉斯的鄰居威爾遜發現了她纖長的雙腿和出眾的彈跳能力。
“哦。”巴拉斯知道威爾遜是跳高運動員,但她還不太明白跳高意味著什麼,迷迷糊糊地跟著威爾遜來到運動場上。望著遠處橫在支架上的欄杆,巴拉斯一動也不敢動,“我,我真的可以嗎?先生,我真的可以成為跳高運動員嗎?”巴拉斯怯生生地問道。
“難道有什麼不可以嗎?”
“您不知道嗎?我家的情況……我媽媽患有精神病,爸爸腿瘸了,我自己……”
“這些和跳高有關嗎?”
“是沒關係,可我是個壞孩子,你這樣優秀,我……”
“不要這樣想,”威爾遜打斷了巴拉斯的話,“孩子,你要記住,沒有人天生優秀。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人,糟糕的家境應該成為你的動力,而不是阻力。”
“你試試這個高度,跳一下!”威爾遜把欄杆調成了1米高,巴拉斯一下就跳了過去。
“你現在再試試!”威爾遜把欄杆取下,巴拉斯跳躍的高度變成了0.6米。
“現在我調到1.2米,這根欄杆就像你現在的困境,你的動力就是要跳過這個高度,試一下!”巴拉斯後喘了一口氣,退了幾步,快速奔跑著躍過了欄杆。
“是的,威爾遜說得對,欄杆有多高,我就能跳多高。”巴拉斯興奮地蹦跳著,決定靠努力改變現狀。後來,巴拉斯認識了羅馬尼亞全國男子跳高冠軍約·索特爾。在索特爾的指導下, 1956年,19歲的巴拉斯終於跳過1.75米,第一次打破了世界紀錄。此後她15次刷新世界紀錄,其中最高紀錄—1.91米保持了10年無人超越。
撰文/安迪
編譯/賈寶花
陽光人生/
Sunshine Life
曾經擺在巴拉斯麵前的,是黑暗而卑賤的人生,是墮落的現實。在這樣的現實麵前,人生似乎沒有未來。改變她的是那一根欄杆,欄杆的高度就是現實的高度,在躑躅彷徨過後,巴拉斯勇敢地跨越過去,迎接她的是新生和光明。她用行動改變了現實。現實可以改變,不要奢望助力,隻有你自己才能理清沉淪與希望的距離。給希望一個高度,跨越過去,人生便有大不同。記住,現實隻有你才能改變。
培養策略/
Training Strategy
正確對待逆境,逆境就會成為我們走向成功的轉折點。如果你在一場精心準備的比賽中一敗塗地,你會怎麼辦?在傷心之餘你有沒有想過,是不是你的學習方法不正確?調整情緒,直麵挫折,找出失敗的根本原因,你定會有所收獲。學會在逆境中成長,這是每個人在提高情商時都必須要麵對的問題。
不期而至的瓢潑大雨
樂樂計劃星期六去動物園看熊貓,他盼望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可讓樂樂沒有想到的是,星期六這天早上下起了瓢潑大雨,無法出門……如果你是樂樂,你會怎樣看待這件事?
你的看法/
A.我真是倒黴,好好的計劃就這麼泡湯了!
B.真是計劃沒有變化快。不過沒關係,雨總會停的,我可以換個時間再去動物園。
點評/
選A的同學
遇到一點小小的不如意就如此沮喪,耐挫折的能力需要提高喲!
選B的同學
遇事樂觀、豁達,這樣的人很容易快樂,也會帶給別人快樂。
所以B是最佳答案。
專家悄悄話/
凡事往好的方麵想,這樣你才能多些快樂,少些煩惱。
沒有頭發的日子
青春的代名詞是朝氣蓬勃,是樂觀向上,是鬥誌昂揚,是在人生的舞台上,盡情揮灑如火的歲月。
如果你正是一個十六歲的花季少年,當站在鏡子麵前仔細觀察自己時,你極有可能會因為自己又長了一些雀斑或是鼻子太大而心煩氣悶。不僅如此,你或許還會認為自己很愚笨,班上那個男孩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注意到你呢?
愛麗絲一直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兩年前,她是一個機靈、漂亮、很受歡迎的中學生。不僅如此,她還是校隊的曲棍球守門員以及海上救生員。高挑的身材,水汪汪的大眼睛,再加上一頭亮麗的秀發,所有這一切讓她看上去並不像一個中學生,而像一個漂亮的模特。可就在那年的夏天,這一切突然發生了改變。
一天,愛麗絲剛把一頭亮麗的秀發撥弄到眼前,“愛麗絲,”她的母親卻突然發出一聲驚叫:“親愛的,你什麼時候把頭發刮掉了?難道是誰趁你睡覺的時候,偷偷刮掉的?”原來,母親在女兒的頭皮上發現了一塊光亮的皮膚。可沒過一會兒,她們就認為是愛麗絲在紮頭發時,因為紮得太緊導致了頭發的脫落。
很快,這件事就被她們拋到了腦後。
可沒想到,過了三個月,愛麗絲的頭發又莫名其妙地禿了另外一塊,接著,又是第三塊、第四塊……沒過幾天,她那長滿秀發的頭皮上就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斑塊了。在那些斑塊上麵,早已沒有一根頭發。
剛開始,當她們去醫院檢查時,醫生診斷為“壓力過大”。後來,另外一位醫生又給她注射了一些藥水。在愛麗絲打過針後,確實是冒出了一兩根發根,可沒過兩個星期,那些稀少的發根又全都脫落了。
原來,愛麗絲患上了一種名叫“脫毛症”的疾病,直到目前為止,還無藥可醫。
盡管愛麗絲有著健康樂觀的心態,那些支持她的朋友也總是幫助她渡過難關,可很多時候,她還是會感到很失落。
一次,她的妹妹用毛巾裹著頭發來到她的房間梳頭,當妹妹鬆開毛巾時,一頭濃密鬆軟的發絲散落到肩頭。
愛麗絲用手指小心地撚起自己僅剩的那一小撮發絲,頓時淚如泉湧。那是噩夢發生以來,愛麗絲第一次放聲哭泣。
漸漸地,帽子早已遮擋不住愛麗絲光禿禿的腦袋,她必須佩戴假發了!不過,她並沒有打算隱瞞一切—找一頂和以前酷似的金色假發,而是挑選了一頭長及肩頭的褐色假發。當愛麗絲變換外表以後,她的信心不減反增。
可隨著夏天的腳步日益臨近,愛麗絲也有了新的煩心事。假如到水中不可以戴假發,那麼她是不是就不能擔任救生員了?
“為什麼不可以呢,難道你不知道怎麼遊泳了嗎?”父親說。
她點點頭,懂了。
緊巴巴的泳帽她隻戴了一天,終於,她鼓起勇氣,頂著一個光亮的大光頭去了海邊。雖然不時會遇到一些驚異的眼神,而有些人也會毫不客氣地嗬斥她:“真是個假小子,為什麼把頭發都剃光了?”—可是,她已經開始慢慢習慣自己的新外貌。
那一年的秋天,沒有頭發、沒有眉毛,甚至連睫毛都沒有了的愛麗絲來到了學校—她之前戴過的褐色假發,早就被她塞進了衣櫃的某個角落中。按照早就定好的計劃,她參加了學生會主席的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