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吹台結義(1 / 3)

(1)仙山尋師

話回再生主人翁,孟小姐,如今是天南地北自遨遊,冉冉風流書生客,凜凜壯誌遊俠郎。就猶如鳥出樊籠,就好比魚逃密網,就當似雁飛衝天,豪情萬丈。

於是麗君一步一躍,見水就觀,見山就遊,遇不懂便問人,逢不悟便尋思。可憐了小榮蘭,身背兩負,手提重物,跟在她後麵甚是疲累,這段日子下來,腳上起了好幾個水泡。不過榮蘭倒很爭氣,從不向麗君抱怨半句,麗君心在新鮮事上,也就無從察覺。直到有天,麗君腳上也走出了個泡,方才發現。

麗君甚是心疼榮蘭,便道:“我們在此鎮上休息一天再走,反正也不急趕路。聽聞前麵有座仙山,山上有位仙人,我倒想去拜訪拜訪!”

榮蘭聽了反作著急:“尋什麼仙人?小姐你別‘枝外生節’了!我又沒什麼事,咱們走吧!”

麗君璨然一笑,道:“還道你跟我出門幾天,事事成熟,有些長進呢,怎麼一下又原形畢露啦!是‘節外生枝’,你有聽說過樹枝生樹幹的嗎?還有啊,得叫我公子,下次再叫錯,就罰你……”

“罰什麼啊?”榮蘭瞪大了眼睛。

“罰你什麼也不許拿,全讓我背著!讓我叫你幾天公子,好給你長長記性。”

“小……公子你說真的假的?要真那樣,榮蘭可擔待不起的!”榮蘭暗喜。

麗君笑道:“‘擔待不起’怎麼還在笑呢?你倒想得美,我說說而已嘛。”

榮蘭呶呶嘴:“我就知道不是真的。”

翌日,麗君果真去了那座仙山,留了張字條,要榮蘭好好休息,看管行李。

卻說這仙山也不是易尋的,話說這鎮子南邊有條小河,沿河而上,三裏外便有座山。這山也不高,不過數十丈,也不出名,少有名人雅客來遊興賦詩,據說就算有人來,也是灰頭土臉地回去,隻因傳說山上住著個老道人,是閑雲野鶴,飄然獨居者,不喜世俗的人打擾,又說是個身懷絕技,仙風道骨之人,故總是嚇走了往來的人,就連那河的上遊也少有人去。正是這些傳說的奇幻色彩,麗君才更想去一看究竟。

這日清晨,秋露點點,涼風襲襲,麗君獨自順著那河摸上去。四野無人,隻有風吹樹影動;周遭靜寂,隻有踩在泥土上、落葉上的腳步聲。麗君慢慢地行,享受著這一刻的孤清之妙與探幽之趣。先是行過了一片綠林,再是幾壟花田,雖是秋天,卻依舊有望天樹,有雲南樟,有山茶花和薰衣草,密集而生,很是熱鬧。

約摸走了半個時辰,麗君發現越來越荒涼,便知快要到了,終於瞥見那座傳說中的仙山。遠而觀之,狀似遊龍,龍首朝西長吟,龍尾朝東深隱,綿延數裏,氣勢磅礴;立於山下,雲霧遮繞,難見峰高疊嶂,巍然山勢,故愧然興歎;於是偏走一隅,見近路之坡,柑橘成林,似有種者,乃興致勃發,喜而登之。

行至數十丈,忽聞泉聲出近旁,聆而覓之,會一斷崖,崖下有一井,井上有泉,泉井相激,飛珠濺玉,清脆悅耳。於是仰頭望天,則浮雲飄逸、蒼鷹急旋,覺已置身半山間。擇目遙處,見山形蜿蜒、鬥折蛇行,而滿眼蒼翠如染,故心下樂之,麗君喜而歌:逐雲意,乘風去;人世艱,苦修行;生未百,懷千憂;何苦來,笑歡欣。周圍亦有山鳥溪魚,呆呆停滯,壁回聲響,如鳴二聲,身在無人之境也。

又行十餘丈,至一兀峰,見東日高升,煙消雲開,望山下奇景,不觀山石嶙峋相抱,但見蒼鬆掛壁,寒菊夾叢,故懷落葉滿襟,惺惺相惜之感。

少時轉尋登頂之途,竟是無徑可援,似乎迷路,卻無回折之意。麗君便繞至峰後,卻見一屋舍,是草棚堆砌,進屋觀之,隻一帷一席,一桌一椅而已。桌上有些書案卷宗,麗君悚然,不便翻看。卻聽這時,門外有人哼聲,麗君著實一驚,趕緊出屋,隻覺馮虛羽化,飄然禦風,一老者立於屋前。那老者道人打扮,神清骨重,麵如冠玉,白須墜胸,臨風而展。

麗君不知如何致歉,欲答唐突,卻聽老道言:“小子喜樂,歌吟何句?”

麗君突兀,便將方才歌中自唱的一十二字講與老道聽,老道點頭不語。

麗君曰:“真人便是這山中仙嗎?”老道笑曰:“非也,非也,吾乃隱者,真武道人是也。”

麗君欣喜,道:“今日有幸逢真人,實乃機緣,還望真人指點一二,小生雖不能悟為人之道,習武之法,亦可有所領受,益助平生。”

老道笑而止之,曰:“你非追名逐利之人,既有慧根,我本該教你,然人生多變,焉知你今後不會執著恩仇,深陷苦海?……若要解脫,隻得心靜。”

老道欲言又止,麗君卻似有所頓悟,麗君道:“小生明白了,今日受益匪淺。隻望真人最後一事,帶我上此山頂一觀。”

老道恬然一笑,接著攫住麗君一臂,便扭轉而躍起,麗君但聞耳邊風聲,已不知是行還是飛,眨眼間,已立於紅雲之上,站在了淩絕最高峰。麗君一刻間乃無皮形,隻消神在,但覺滿目蕭然,唯浩氣充虛,沛於周體,遺世而登仙矣……

且按下那頭縹緲神機不去談,暫回轉實在人間話榮蘭。卻說已是晌午時分,榮蘭見小姐遲遲不回,越發地擔心,急得就想背了包袱出去找,這時隻見麗君從門外回來,無損無傷,精神爽朗。

榮蘭忙問道:“小姐一早出門,怎麼這會子才回來呢?平日陪老爺上山采藥,也不見得這麼晚啊!”

麗君緩緩笑道:“隻因我成了回仙人,便不急著回來做凡夫俗子了。你知道嗎,真人說收我當個徒弟,還是關門弟子呢。”

“小姐你中邪說胡話呢?”榮蘭茫然道。

麗君乃回轉心思,又恢複了平時講話的語氣,道:“你才說胡話!你的腳可好了,東西打點行了嗎?”

榮蘭合手拜天,道:“本來好了,差點又讓你嚇出病來!謝天謝地,你沒中邪。在這偏山小鎮的,你要瘋了,我可怎麼辦呢?”

麗君這下可真是回返人間了,無奈笑了笑。

(2)巾幗雙英

卻說人間福無雙,誰知巾幗有二人。

這日裏,麗君和榮蘭趕了遠路,要到一個村子裏歇腳,卻見村中人人形色慌忙,行路匆匆,見了麗君她們兩個外人,更是目露怯光,越然惶恐。

麗君不解,投住客棧,便問小二是何事。小二道:“近日鄰村都不太平,常有土匪強盜出沒,行路尚有危險,山前更是走不得,還有什麼‘應拜我’大盜,總之是亂成一團了!”榮蘭聽了甚是害怕。麗君又見外麵眾人行乞,很是奇怪,又問小二,小二答:“那是因為饑荒,已經幾個月了!”“官府衙門都不管嗎?朝庭有沒有撥款鎮災呢?”“官老爺能管這事?那就不是官了。朝庭有那些蒙古人在,哼,也別指望了。至於米,都在糧行裏睡著,等著它錢兄弟呢!”

麗君被震得啞口無言,沒想到如今世道竟變成這樣。元朝天下,漢人連生存下去都困難,何談什麼效忠呢!

於是麗君決定做件事,便是拿出自己的一百兩銀子,為災民賣些米,略盡些綿力。然並不取出那張一百兩銀票,而是湊了自己和榮蘭包袱裏的碎銀子,翌日就去前村買米。

榮蘭覺得不妥,勸麗君道:“小姐,咱們正在趕路,就別管那麼多了。到處都有饑荒,要管也管不完哪!就這點銀子,不夠這麼折騰的。”

麗君正色駁道:“眼見了這裏的災民,難道就視若無睹嗎?你忘了我這次欲尋官途,當官就是要為百姓做事啊。銀子可以再掙,愛民之心卻不可以失,你聽我便是。”

榮蘭拗不過麗君,隻得和她一起去買米,於是趕了個大早,兩人背上所有行李,去到前村買了三百斤大米,又買了輛板車,麗君和榮蘭一人推車一側,便這樣上路了。

山路崎嶇,麗君二人又推不慣車,總是跌跌撞撞地,好不容易行到了麒麟山附近,卻聽背後有人大呼:“站住!那兩個推車的,嘿,給我停下!”接著周圍四麵八方都鑽出人來,一擁而上,人人武裝,一下圍住了麗君她們。“啊,救命!”榮蘭嚇得鬆了手,隻聽‘嘭’一聲,推車倒翻在地,一袋米便破了個口子,全撒了出來。

麗君見他們粗衣布衫,有人敞著個懷,有人紮著條頭巾,領頭的手握一柄長刀,惡目橫光,此時右腿敲在推車上,腰間一頂,長刀便於空中翻了個個兒,又回到左手,模樣甚是怕人。一時間,麗君也有些慌亂,且正了正心神,想起英雄傳記裏的技倆,抱拳欲呼,卻聽此時山上又有一眾人馬衝喊下來,其中一人道:“盧老大,你好啊,說好了麒麟山方圓十裏是我們寨的,你怎麼越界越到我家門口了!”麗君見那說話之人竟是個秀氣的年青人,發上幹練一束,腰間寶劍一把,行若遊龍,揮劍如風,雙目似電,威嚴炯炯。可任他如何的粗豪爽利,卻難掩天生的俊眼秀眉,絕塵氣質。

又聽那邊盧老大不幹了,譏笑道:“說過又怎麼樣?那是我一時失手,栽了,你小子運氣好罷了。怎麼?憑你這小娃娃,也想跟你老子爭!哈……”那邊一眾便放聲大笑起來。

這邊有人不服,道:“盧老大!你敢笑我們韋寨主,我看你不要活了!”說著便欲衝上前,那韋寨主卻一攔,待盧老大笑夠了,正氣凜然道:“盜亦有道!盧老大你平日肆意妄為我不管,到了我麒麟山腳下,就得按我的規矩!”

隻見那邊笑得更為張狂,盧老大突然把刀一插,抬腿就上前,刀便立在那袋破了的米上,戳出個更大的窟窿。榮蘭此時嚇傻了眼,繞過推車,急鑽到麗君懷裏,險要哭出來。麗君也嚇得不輕,抱著榮蘭的小腦袋,卻是靜觀其變。

“那試試!”隻見盧老大右手握拳,左手開掌,說著便向那韋寨主麵上襲去,韋寨主見盧老大上來挑釁,也不示弱,左退躲過那一掌,便向盧老大下盤攻一個連環腿,盧老大翻身一躍,重回到推車旁邊,抽出刀來就要再戰,一個刀鋒劈來,韋寨主假作踉蹌,繞過盧老大背後,左手一掌,右手順勢將他的長刀奪下,盧老大先失重力,再受逼拿,已不存先機,隻得倒退兩步,站穩馬步再說。

“小子,你!”

“好功夫啊!”

兩邊喝聲不一,麗君卻瞧得起了勁,安慰榮蘭道:“別怕!你瞧,不是挺有意思嗎?”“啊?公子你,又瘋了……”

那韋寨主勝而不驕,恭手先將刀還去,再道:“多謝盧老大你手下留情。盧老大你是占山多年,小弟我也是為王數日了。哎,我們都是靠打劫為生的,算來也是綠林兄弟,何必自相殘殺呢!我看這樣好了,今日這車米糧,盧老大你也是遇上了,所謂見者有份嘛。我看,糧袋總共有六個,方才盧老大有心讓小弟,那袋開了口的小弟就領受了。還有五袋,我們兩方就各出五個人,誰勝誰就拿走!這也是按綠林的規矩,盧老大你看怎麼樣?”

盧老大本來被掃了大王威風,惡氣上頭,卻見韋寨主降了下來,既有利可圖,又不會在手下麵前丟臉,何樂不為?於是道:“兄弟你說得好!我盧老大今天交你這個朋友,就比武分糧!”

“他們!公子,哪有妖怪要吃唐僧肉,還輪流刷油鍋的道理?太過分了,當我們不存在啊!”榮蘭此時壓低了嗓門,氣憤道。

麗君卻是歡喜,興奮道:“這下有好戲看了!”

且看,盧老大這邊是豪傑輩出,韋寨主那邊更是精英彙聚,刀功便有劍氣化,拳勢自有腿法解,可謂奇巧對高妙,神力戰硬功,直看得兩邦人叫好連連,麗君也迷陷其中,拍手稱讚。結果是不分上下,和氣收場,盧老大客套一禮,他的一夥兒人便扛著戰利品,打道回寨了。

麗君看得尚不過癮,還在一邊回味,榮蘭拽醒麗君,兩人便商量著回前村再買些米。這時候,韋寨主一眾卻圍了上來,寨主道:“二位別急著走啊,方才看得也很開心,在下等獻醜了!不過,看人身手是要捧場的,怎麼好白看呢?”寨主一揮手,眾強盜便要用強。

這下,麗君知道逃脫虎穴,又入了狼窩,靈機一動,立馬拉了榮蘭跪下,連參帶拜,可憐兮兮道:“各位大王,各位英雄啊,求求你們放過小的主仆二人吧!錢都給你們,千萬別傷害我們。”說著再站起來,將包袱打開,又將自己和榮蘭身上翻了個遍,卸下腰帶,以示無可掩藏,將所有可見的銀子都交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