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圍城(2 / 2)

楚王見眾人不答,心下一蕩,身軀跟著抖了兩下,好在他早已料到,以至沒有跌倒。

“哎——”楚王一聲長歎。搖擺著晃下木階,眾人不知他是何心思,側立兩旁,垂首不語。

越過眾人,楚王徑自走出殿外,眾人隨即跟上。

金隆殿外,楚王付手而立。大理石鋪墊而成的雲階,大殿頂上鑲嵌的琉璃,在晨光的沐浴下,折射出暖人的光芒。

沉靜了片刻,楚王看著大殿的匾額,淡淡問道:“各位卿家,可知當年隻修此金隆殿,便費了多少時日?”

“這個……”各官員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據微臣所知,當年文帝修建金隆寶殿,挖地構架三年,搭頂砌牆三年,上瓦油漆三年,前後共用九年。”文少府聲音不大,周圍的人卻也聽的清楚。

“是呀。”楚王點點頭,喃喃道,“可惜這一切都要灰飛煙滅了。”

聽他如此一說,眾人都想,是否楚王決定要與城外大軍決一死戰。

正在此時,群臣中閃出一人,拱手道:“大王莫要絕望,說不定事情還有轉機。”

楚王心頭一震,仿佛在洶湧的波濤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眾人轉睛一看,說話的正是國師。他經此一夜,卻看不出疲憊,手握權仗,猩紅色的長袍在晨風中微微抖動。臉上依舊閃耀著平日裏的幾分傲氣,眯起的雙眼看不出是何表情。

“國師有何良策?”楚王原本絕望的臉上,一絲驚喜之色閃過。

國師也不遲疑,開門見山道:“霍廣所降,不過暢國,而暢國所圖,不過我大楚金銀白米之富裕。若王肯以太子為人質,允諾每年向暢國進貢珠寶良米,暢國定會收兵。”

“以太子為人質?那怎可以?”

“大王莫急,這也不過是緩兵之計。等大軍退去,我等從長計議,再救太子也不遲啊。”

“可那暢王會允嗎?”

“大王放心。微臣願做說客。”

國師靜靜的觀察著楚王的表情,而心底自己默默地算計著。

楚王舉棋不定,憂鬱道:“眾愛卿認為如何?”

朝野上下,大多都是國師一派,唯國師馬首是瞻。除國相等個別幾人不語外,其餘人都點頭稱是。畢竟腦袋僅有一個,性命隻此一條。

“那好吧。”楚王無奈的點了點頭,歎道,“此事便有勞國師了。”

……★★★★★★★……

依亭北門大開。

暢王姬鴻高坐戰馬,金冠鐵甲,披風在秋風的鼓動中獵獵作響。兩排儀仗分列大道左右,向城中蔓延開去,看不見盡頭。

大道正中,一人姍姍而來,走到馬下,伏首稱臣。

此人正是楚王鬥歐。他徒步牽著姬鴻的馬在城中遊了一圈,方才將其領入宮中。眾朝臣尾隨其後,無不以袖掩麵,羞愧難當。

次日清晨。南征大軍便啟程回萬安城。

望不及邊的蕩蕩軍隊中,有一輛車,正載著一個少年,顛簸著他遠離自己的故土。

隱隱的,在山間傳來低聲的吟唱:

雲廊橋前兮,淚滿江,此去萬安路兮,漫漫長。

幾時再聞亭中聲兮,定教暢地兮,楚甲響!

(下章預告:第一章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