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說話的挑戰(5)(1 / 3)

在華府,我班上有一名學生,便使用了這種引發好奇的方法。她的芳名叫美格·希爾。以下就是她的開場白:“有整整10年的時間我曾經是一名囚犯。不是在尋常的監獄裏,而是在憂慮自己是低劣的獄牆和懼怕批評是其獄籬的監獄中。”

你難道不想知道一些這件真人實事嗎?

驚人的開頭有一個危險應該避開,那就是過分地戲劇化、過分地在耍噱頭。我還記得有個家夥以對著空中射擊一槍來展開講演。他原本想以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可結果卻把聽眾的耳膜震破了。

開場白應該平易近人,就像與人促膝而談一樣。有個方法很有效,通過它可以知道你的開場白是不是真的像平日談話一般,那就是在餐桌上試講。如果你開講的方式不夠平易近人、上不了餐桌,那麼,恐怕對聽眾就不夠親切。

但是,常見的是,應該獲取聽眾興趣的開頭卻常常是講演中最枯燥的部分。譬如說,我最近聽到一個講演人這樣開始:“要依賴上帝,並且相信你自己的能力……”這樣的開頭說教的意味太重,多像是白水煮的白萊呀!可是再聽聽他的第二句話,它就漸漸變得有意思了,其中有股讓心髒悸動的力量。“1918年我母親新寡,有3個孩子要教育,卻又身無分文……”為什麼那個講演人不第一句話就講說寡母領著三個嗷嗷待哺的幼兒奮鬥求生的事情?在演講中,你若想引起聽眾的興趣,千萬不要以格言開始,而是一開始便躍入故事的核心。

《我如何在銷售行業中奮起成功》一書的作者,弗蘭克·畢傑就是這樣做的。他是一名懸疑大師,他能夠在第一句話裏便製造懸念。我之所以知道他,是因為在美國工商會的讚助下,他與我曾在全美各地做巡回講演,講說有關銷售的訣竅。他講演得十分“熱心”,開頭的方式更是高妙無比,總讓我由衷地讚佩。

他的演講一不講道,二不訓話,三不說教,四無概括的言論,他一開口即躍入題目的核心。請聽聽他在談“熱心”時,是如何開始的:

“在我開始成為職業棒球選手後不久,我遭遇到了一生中最叫我震驚的一件事情。”

你知道這樣的開始對聽眾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嗎?我在現場親眼見到了他們的反應——他立刻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人人都急著想知道,他為何會震驚,以及他後來會怎麼辦。

聽眾在聽演講中,最喜歡聽的就是演說者敘述自己生活經驗中的故事。羅素·康威爾發表他那篇著名的演講《如何尋找機會》多達6000多次,收入數百萬美元之多。你知道他那篇最著名的演說是如何開頭的嗎?請看:

“1870年,我們前往底格裏斯河遊曆。我們在巴格達雇用了一名向導,請他帶領我們參觀波斯波裏斯、尼尼維及巴比倫等古跡。”

這就是他的開場白——一段故事。這種方式立即就能吸引觀眾的眼球。這樣的開場白幾乎萬無一失,很少失敗。它促使你同他一起向前邁進,我們作為聽眾則緊隨其後,想要知道即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在《星期六晚郵》中,有兩篇作品是以故事作為開頭,茲摘錄如下:

“一把左輪手槍發出的尖銳槍聲,劃破了死寂。”

“在七月的第一個星期,凡佛市的山景旅館發生了一件事。就這件事的本身來說,隻是小事一樁,但是從它可能造成的後果來看,事情就非同小可了。這件事引起旅館經理格貝爾的強烈好奇心,因此他把此事告訴了山景旅館的老板史蒂夫·法拉雷。幾天以後、法拉雷先生前往他屬下的幾家旅館進行視察時,又把這件事告訴另外六家旅館的人員。”

請注意,這兩段文字均有行動。它們一開始就產生了效果,引起了你的好奇心,你希望看下去;你想要知道更多的內容;你想要發掘出這兩篇作品究竟想要說些什麼。

隻要掌握了以這種說故事的技巧來引起聽眾的好奇心的方法,即使是缺乏經驗的生手,也能很成功地製造出一個很好的開場白的。

要求聽眾舉手作答

演講中請聽眾舉手回答問題,也是一個可以引起他們的興趣與注意的絕妙方法。舉例來說,在談“如何避免疲勞”時,我就曾經以這個問題來開頭:

“請大家舉一下手,各位當中有多少人,是在自己還不應該疲倦前就早早地疲倦了?”

應該牢記的是:在準備請聽眾舉手時,要先給大家一點警示,告訴他們你要這麼做。不要開口就說:“這裏有多少人相信所得稅應該降低的?讓我們舉起手瞧瞧。”應該這樣說:“我要請各位舉手回答一個對各位而言十分重要的問題。問題是這樣的:‘各位有多少人相信貨品贈券對消費者有好處?’”這樣,聽眾在作答時會因有準備而踴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