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BNP臨床醫學部分(二)(1 / 3)

十二、適合大範圍的人群進行心衰篩查

用BNP作為工具進行左室收縮功能不全的人群進行普查與傳統的金標準(例如心超)進行比較是有益的。在一個涉及1653個心功能狀況未知的基礎人群的研究中,以BNP水平小於18pg/ml作為陰性預測值來判斷無症狀的左室收縮功能不全,其所達到的準確度為97%。在ICU,Dao和他的合作者發現BNP在預示左室代謝功能失調的病人時,靈敏度達到97%、特異性達到84%,並且70%以上的陽性患者可以被預測。BNP對於左室肥大的病人沒有太大價值,尤其是在一些低流量的人群當中。BNP的另外一個潛在的用途是用於反映青少年增生性心肌病變,目前在這個領域還需要進行相關的單盲實驗的研究。

許多文章、觀點都認為BNP檢測對於流行病學以及評估CHF嚴重程度的有重要意義。總的來說,當BNP檢測用於反映一些無症狀的人群時,許多較低的Cutoff值(近似於20pg/ml)用於對左室功能代謝失調病人的評估都被研究過。在急性呼吸困難的病人,因為BNP和NT-proBNP的分泌是左室壓力增高快速反應的結果,因而較高的Cutoff值能夠用於診斷急性CHF(BNP>100pg/ml)。

十三、目前關於BNP的一些最新的看法

BNP在排除心衰方麵是目前最有效的指標,即BNP在正常範圍內可排除心衰診斷。當患者好像具有心衰的典型特征如氣短、呼吸困難、水腫、第三心音等,而BNP水平正常,應考慮其他可能的疾病。

由於不隻是心衰可以引起BNP升高,臨床有可能存在一些其他問題,所以當BNP升高時,應綜合考慮患者臨床情況,如應進行常規檢查如心髒超聲、胸片、心電圖等進一步證實心衰診斷並確定心衰類型。

應用BNP監測心衰患者時,其水平高低能反映治療的有效性。BNP水平迅速下降說明治療有效,預後良好;而BNP不降反升提示預後不良,需要采取更積極的措施。

心梗後48小時內BNP升高提示有心衰的可能或是在未來1年內死亡風險較大,這一類患者需要密切監測。(劉梅顏胡大一)

第二節BNP在舒張性心功能不全中的應用

舒張性心功能不全是指患者有心衰的臨床症狀,但射血分數正常,心髒的室壁增厚,室壁運動順應性較差。目前對於舒張性心功能不全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臨床多依靠多普勒超聲測定與舒張功能相關的一些參數,由於設備和技術條件的限製,診斷治療較為困難,使得臨床更迫切的需要簡單易行的方法幫助診斷舒張性心功能不全。近年來,由於對BNP研究的深入,發現BNP在左室功能障礙時明顯升高,現認為血漿BNP水平可能也可以用於反映左室舒張功能障礙。

一、心髒舒張功能不全的流行病學特點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縮功能尚好,部分患者甚至左室射血分數(EF)正常,表現為舒張功能不全。舒張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學的特點表現為發生率變異較大,但平均能占到因心衰而住院的患者總人數的50%~55%。同EF值降低的心衰患者相比,其在臨床特征上有以下一些特點,如高齡,女性患者比例較大,既往多有高血壓病史,較少有心肌梗死病史等。在疾病的預後方麵,與收縮功能異常的心衰患者有相似的再次入院率,而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遠期死亡率略低。舒張性心衰在心衰患者中有很高的發生率,並引起顯著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其約占超過25%的心衰總成本,隨人口年齡增長,其流行會進一步增加。在社區老齡居住人口中DHF死亡率的影響大於EF減少的心衰(如收縮性心衰)。

二、心髒舒張功能不全的發生機製

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人群中占有相當比重,相對來說,高齡、女性患病者較多,多數有高血壓病史。其發生機製主要是由於後負荷增加導致主動脈及左室順應性降低所致。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綜合征表現超出很大範圍的潛在的左心收縮功能。心髒收縮功能正常或最低限度地減弱的心衰由舒張功能不全引起,稱為“舒張性心衰”(DHF)。高血壓心髒疾病是DHF的主要潛在心血管疾病之一,左室肥厚似乎與DHF有關聯。然而,一個基於人口種群調查證實

BNP是由心室分泌的心髒神經激素,血BNP水平的升高反映了心室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先前的體外研究顯示了在BNP產生和肌細胞肥厚之間的密切關係。有趣的是,在Dalh鹽敏感鼠心髒代償性肥厚不會促進心室BNP產生,僅在失代償性左室肥厚合並纖維化時,並出現明顯DHF症狀時才會引起BNP增加。

三、臨床診斷缺乏直接簡單的檢查手段

心衰患者當中,大約20%~50%的患者心超檢查心髒收縮功能正常但舒張功能出現障礙,很可能出現舒張功能的心髒改變。隨著年齡的改變,心衰患者的BNP值會隨著心髒舒張功能的改變而成比例變化。在大部分的案例中,舒張功能不全性心衰和收縮功能不全性心衰很難根據基本的病史檢查、物理檢查、X線胸片和ECG(心電圖)檢查就能夠區分開來。臨床診斷舒張功能不全的心衰大多采用常規檢查排除收縮功能不全來判斷,缺乏直接手段進行診斷。

四、判斷舒張功能的常用檢查

心髒超聲在臨床較多用於判斷心髒舒張功能,但臨床明確診斷舒張性心力衰竭病人有一定的難度。首先通過肉眼判斷EF值有較大的局限性,特別是當EF值處於40%~50%的臨界狀態時,因此應用二維超聲測量相對更準確。舒張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單一的EF值並不能全麵反映左室功能,通常還應包含左室容積及收縮末左室容積等指標。心功能正常而舒張功能降低患者的左室功能受損還表現在左室長軸縮短受損上。

定量組織速度成像(QTVI)是準確評價左室舒張功能的較好方法,實現了超聲實時獲取心肌各節段運動的全部信息。左心室舒張期充盈障礙包括心肌弛張功能障礙和左心室順應性下降兩部分。二尖瓣口舒張早期流速峰值(E)下降,心房收縮期流速峰值(A)升高,使E/A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