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下級服從上級的領導,不對上級采取抗拒、排斥態度。是起碼的組織原則。不要總是用你的眼光去看上司的決策,一般情況下,上級的決策、計劃不可能全是錯誤的,就算是上級的工作有失誤,作為一個合格的下級也應該抓住不放,以敢吃鹹魚,就不怕渴的無畏精神抗拒和排斥上司。
這些都不是一個下屬保持上下級擁有一個良好工作關係的作法,非常容易跟上司發生衝突鬧矛盾。就算是你不小心跟上司產生了矛盾,你最好能主動找上級進行溝通,及時地進行心理溝通,會增加心理相容,采取諒解、支持和友誼的態度。
在職場中,上司最討厭的就是不服從自己命令、喜歡不顧實情標新立異、跟自己頂牛的下屬,因為上司會認為這是對他權力的一種挑戰。
如果你讓上司產生了這種不好的想法,那麼你的好日子大概也快過到頭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服從理念的下屬不會有好的前途。
職場上有些人,很好地掌握了上司的性格和心理,在工作上特別是公眾場合,表現得唯上司的馬首是瞻,即使一個項目的主要功勞是自己的,他們也會把成績讓在上司的賬上。他們會讓上司覺得,一切成績是屬於上司的,所以的工作之所以取得成績都是在上司的正確的領導下進行的。
有的人很看不起這種所謂“趨炎附勢”的“馬屁精”、“哈巴狗”,可是你看到沒有,往往是這種人在職場混得如魚得水,風生水起。
其實,這是一種工作方法,也是很巧妙的處事方法,從古至今的許多曆史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居功自大、不把老大放在眼裏,不聽老大指揮,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即使不考慮上司的感覺和立場,僅僅從你自己的角度考慮,作為一個部門的從屬性工作人員,你也需要在工作中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一些基礎性的工作,讓自己的工作能力慢慢地從量變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會引起質變的。
而這個過程一定不能撇開上司獨立進行,隻有你先讓上司覺得你是一個不會給他惹麻煩,不跟他唱反調,能幫他分憂解難的人才會給你一個可以施展才華的舞台。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就算你優秀至天下無敵、孤獨求敗的水準,也不會有什麼建功立業的機會,因為你沒有舞台。
有些下屬之所以覺得上司的工作方法和理念有問題,是因為他是以一個下屬的角度在考慮上司的問題,是眼光和視角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下屬隻能是站在山腳看山腰,而上司則大多是山腰看山頂,高度和視角不一樣,結論就會不一樣。比如,一個業務人員對於一個可以拿下的大單,不管這個單的利潤有多高,是否與其它的項目有衝突,會不會影響到其它方麵的工作一般是不會考慮的,而上司卻不會這樣考慮,他可能會考慮到生產計劃,生產成本,等一些全局方麵的問題。
在職場上樹敵是一個大忌,尤其是把你的上司當成一個敵人,或者被動地把自己成為上司的敵人都是不應該而且很可怕的事。如果你非要得罪人,也得罪那些沒有什麼反撲能力的人,比如一些比你級別不斷要低的小員工、一些從事輔助工作的員工,而最不應該得罪的一種人就是上司。
無論你是因為上司的決策與你有根本性分歧,或者上司交辦給你的工作讓你無從入手或者執行行起來非常困難,或是因為上剛剛受到了上司不公平的對待和批評,你就產生抵觸心理,頂撞上司,拒絕執行上司的命令,把跟上司的關係搞得水火不融。這都不是一個合格而聰明的職場人應該有的行為。聰明的職場人遇到同類情況,大多能夠做到以寬闊的胸懷明智地服從上司哪怕執行起來非常困難的工作安排,理智地執行了上司的哪怕“二”到了極點的決定,樹立和維護上司的威信,讓他知道自己才是部門真正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