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困難停步不前的時候,在受到不公平待遇難以施展抱負的時候,人們往往掉進怨天尤人的陷阱,抱怨上天不公平,為自己的不聿四處喊冤叫屈,可就是忘了審視一下自己,看這一切的造成究竟源自何處。也許稍微做一下客觀冷靜的分析,就會發現,其實自己本身才是一切的根源。
是什麼改變了你的處境
傑克在國際貿易公司上班,他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憤憤地對朋友說:“我的老板一點也不把我放在眼裏,改天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
“你對於公司業務完全弄清楚了嗎?對於他們做國際貿易的竅門都搞通了嗎?”他的朋友反問。
“沒有!”
“我建議你好好地把公司的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運營完全搞通,甚至如何修理複印機的小故障都學會,然後再辭職不幹。”朋友說,“你把他們公司當作免費學習的地方,什麼東西都學會之後,再一走了之,不是既有收獲又出了氣嗎?”
傑克聽從了朋友的建議,從此便對工作兢兢業業,默記偷學,有時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商業文書。
一年後,那個朋友問他:“你現在學會了許多東西,可以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
傑克卻回答說:“可是現在我不想走了,因為我發現近半年老板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不斷委我以重任,又升職,又加薪,我現在是公司的虹人了!”
“這是我早料到的!”他的朋友笑著說,“當初老板不重視你,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卻又不努力學習;而後你痛下苦功,能力不斷提高,老板當然會對你刮目相看。”
很明顯,傑克曾經受到的所謂不公平待遇其實就是由他自身造成的,本身沒能力又不努力,怎麼可能得到老板的賞識呢?假如他沒有得到朋友的指點,一味埋怨別人的話,即使從這家公司辭職換到另外一家,他所遭遇的肯定還是同樣的不被重視。然後再埋怨,再辭職,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傑克的“不公平”處境將一直得不到改善。可想而知,他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一塌糊塗。可就在轉念之間,他改變了自己,一切也就隨之改變了。所以,要想改變自己的處境,隻能靠自己。
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上小學的時候數學成績非常差,老師、同學和他的父母都認為他不能學好數學,認為他在學習數學方麵有著很大的缺陷,甚至連他自己也一直這麼認為,覺得自己沒有數學頭腦、缺乏數學邏輯思維,根本就學不好數學。這樣的觀念在他的腦海裏一直持續了很久,也使得他的數學成績越來越糟。
然而,有一天,一件意外的事情卻改變了他。那天,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道難題後,就開始一邊講解一邊演算給同學們看。可是,講到中途,老師卻卡殼了,一時間怎麼也想不出下一步該怎麼解了。下麵的同學都暗暗地為老師捏了一把汗,但是誰都沒能想出答案來。而這時,阿德勒卻想出了解題辦法和答案。
於是,他鼓足勇氣站起來,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老師和同學們聽他講完後,都覺得他說得非常有條理,那的確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他們都為他能想出這樣的解法而感到驚詫不已。
就是從那天以後,阿德勒不再認為自己不能學好數學了,再也不覺得自己沒有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了。隨著他對自己認識的改變,慢慢地,他發現數學不再像他以前所想的那樣難,不再像以往那麼可怕了。而且他還有些喜歡學習數學了。最後,期末結束,他的數學考試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
人們常常無意識地認定自己怎樣,然而自己對自己的認知往往最能限製一個人的發展,使自己陷入某種困境。換言之,這種認知就是無形中自己給自己下的一個套,掙來掙去,其實捆住自己的繩索就在自己手裏。
自身的熱忱勝過任何外在優勢
麵對同樣一件艱難的事情,一個充滿熱忱的人往往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哪怕他的同伴占有再多的客觀優勢,最終都不會是他的對手。原因就在於,外在優勢也許會改變,也許會消減,而自身的熱忱卻能使人保持清醒,使全身所有的神經都處於興奮狀態去進行內心所渴望的事情,它不會容忍任何有礙於實現既定目標的幹擾。因此說,自己就是做事情時最大的力量來源。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著名音樂家亨德爾年幼時,家人不準他去碰樂器,不讓他去上學,哪怕是學習一個音符。但這一切都沒有用,因為出於對音樂的熱愛,他會在半夜裏悄悄地跑到秘密的閣樓裏去彈鋼琴。莫紮特孩提時,每天都要做大量的苦工,但是到了晚上他就偷偷地去教堂聆聽風琴演奏,將他的全部身心都融化在音樂之中。巴赫年幼時,連點一枝蠟燭的權利都沒有,隻能在月光底下抄寫學習的東西,可是那些手抄的資料都會被沒收,即使這樣,他依然沒有灰心喪氣。同樣的,皮鞭和責罵反而使兒童時代充滿熱忱的奧利·布爾更專注地投入到他的小提琴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