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誰是一切的根源(2 / 2)

外在的苛刻條件可以輕易使一個平庸的人垂頭喪氣,卻絲毫不能夠消磨一個充滿熱忱的人前進的勇氣。一個充滿熱忱的人不但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一往無前地做成自己渴望的事情,他還可以感染更多的人,使周圍的人們都受到激勵。

曾經有一次,有三個人做了一個小遊戲:同時在紙片上把他們曾經見過性格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寫下來,還要解釋為什麼選這個人。

結果公布後,第一個人解釋了他為什麼會選擇他所寫下的那個人:每次他走進房間,給人的感覺都是容光煥發,好像生活馬上煥然一新:他熱情活潑,樂觀開朗,總是給人非常振奮的感覺。

第二個人也解釋了他的理由:他不管在什麼場合,做什麼事情,都是盡其所能,全力以赴。

第三個人說:他對一切事情都盡心盡力。

必須說明的是,做遊戲的這三個人是美國幾家大刊物的記者,他們見多識廣,幾乎踏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結交過各種各樣的朋友。可當他們互相看了對方紙片上的名字之後,竟然發現他們不約而同地寫上了澳大利亞墨爾本一位著名律師的名字,這正是由於這個律師擁有無與倫比的熱忱。

就是這麼簡單,這位律師以他的熱忱給別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外在的條件怎樣,一個對生活充滿熱忱的人總是能夠激勵自己、振奮他人的。不怨天怨地,熱忱就是自己最大的前進動力。

掃陽光不如將心門打開

有兩個四五歲的小男孩,由於臥室的窗戶整天都密閉著,他們總覺得屋內太暗,看著外麵燦爛的陽光,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麵的陽光掃一點進來。”於是,兄弟兩人拿著掃帚和畚箕,到陽台上去掃陽光。可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裏的時候,裏麵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裏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這時媽媽看見了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媽媽笑道:“隻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了,何必去掃呢?”

這個故事看上去似乎很幼稚好笑,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會犯類似的毛病。遇到什麼難解的問題,就到外麵去找原因,企圖通過改變外界來證明自己,其實根本的原因在自己身上,隻要打開心結,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隻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地讚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麵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誇讚她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她發現自己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估計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總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就會真的越來越後退,將自己封在了自設的圈套裏麵。與其強求別人的認可,不如跳出自閉的房間,將心門打開,自己首先相信自己可以。其實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一種能力,一種力量。自己信自己,也就是自己救了自己。

規避箴言:

你抱著下坡的想法爬山。便無從爬上山去。是下坡還是爬山,其實都是自己的主意。古語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才。”天時、地利都是外界條件,隻有人心最重要,也就是自身的想法最重要。遇到難題,先不要怨天怨地,而應審視你自己,也許你內心的想法就是一切的根源。改變自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