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二期核電站是我國自主建設商用核電站的一個重大跨越,是我國自主建設核電站的裏程碑。在這樣的企業裏,能將禮儀以公司規範的形式予以製度化,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核電秦山聯營公司精神文明規範》部分中餐禮儀摘錄如下:
不宜吃得響聲大作,“電閃雷鳴”。不宜亂吐廢物,唾液飛濺。不宜張口剔牙,捅來捅去。不宜寬衣解帶,脫鞋脫襪。不宜挑三揀四,挑肥揀瘦。不宜替人布菜,熱情過頭。不宜以酒灌人,出人洋相……
通過這些內容,反映了“內強個人素質,外塑企業形象”的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生動展示出現代企業和現代員工的風采。
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無非是兩方麵的禮儀,一是來自自身的禮儀規範,比如說餐飲適量、舉止文雅;另一個是就餐時自身之外的禮儀規範,比如說菜單、音樂、環境等。
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在社交中餐飲文化和餐飲禮儀顯得越來越重要,它不僅是社交中用於交流溝通的一種方式,更是顯示一個人良好的修養和品質的一個主要方麵,因此,了解有關餐飲中關於宴會上的禮儀細節,對於我們在社交活動中取得成功大有幫助。
1.中餐禮儀
中餐,是中式餐飲的簡稱。它所指的是一切具有中國特色的、依照傳統方法製作的、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之中所享用的餐食和飲品。其中,最主要的,則是具有中國傳統風味和特色的飯菜。
中餐在國際社會中一直享有很大的名聲,不論是在國內、國外,到處都可以遇到許許多多的中餐愛好者。以中餐為主體的中華飲食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中餐禮儀,實際上就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所指的,主要是以中餐待客,或者是品嚐中餐時,應當自覺遵守的習慣做法和傳統習俗。
在用餐時,每一位用餐者均應使自己的臨場表現合乎禮儀。細而言之,享用中餐時的用餐表現又可分為餐前表現與餐時表現兩個部分。
(1)餐前表現
餐前表現,指的是準備用餐、等候用餐時的所作所為。無疑,它是用餐表現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要使餐前表現符合禮儀規範,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問題。
(1)適度修飾。外出用餐,尤其是外出赴宴或聚餐時,應適度地進行個人修飾。總的要求是:整潔、優雅、個性化。一般而言,男士可穿套裝,並剃須。女士則應穿時裝或旗袍,並化淡妝。倘若不加任何修飾,甚至儀容不潔、著裝不雅,則會被視為不尊重主人,不重視此次聚餐或宴請。
(2)準點到場。應邀赴宴,或參加聚餐時,一定要準點抵達現場。嚴格地講,抵達過早或過晚,均為失禮。早到的話,主人往往還未作好準備,因而措手不及。晚到的話,則會令他人望眼欲穿,甚至打亂整個原定的計劃。無特殊原因,切勿早退。
(3)各就各位。在正式一些的用餐活動中,一定要按照指定的桌次、位次就座。倘無明確排定,也應遵從主人安排,或與其他人彼此謙讓。切勿爭先恐後,不守座次。一般而言,在入座時,應於主人、主賓之後就座,或與大家一道就座。搶在他人之前就座,顯然是不合適的。
(4)認真交際。大凡宴請或聚餐,其主要目的是在交際,而不僅僅是為了大快朵頤。所以在用餐前後,尤其是用餐前稍事等候時,不要忘記盡可能地進行適當的交際活動。要問候一下主人,聯絡一下老朋友,並爭取認識幾位新朋友。假若一言不發,顯得與其他人完全格格不入,則難免會給人以“專為吃喝而來”的印象。
(5)傾聽致詞。在正式宴會開始前,主人與主賓大都要先後進行專門的致詞。當賓主進行致詞時,務必要洗耳恭聽,專心致誌。此刻開吃、閉目養神、與人交談,或是打打鬧鬧,都是不對的。若此刻暫時離去,則更會令人生疑。
(2)餐時表現
任何國家的餐飲,都有自己的傳統習慣和寓意,中餐也不例外。比方說,過年少不了魚,表示“年年有餘”;和漁家、海員吃魚的時候,忌諱把魚翻身,因為那有“翻船”的意思。
用餐的時候,不要吃得搖頭晃腦,寬衣解帶,滿臉油汗,汁湯橫流,響聲大作。不但失態欠雅,而且還會破壞別人的食欲。可以勸別人多用一些,或是品嚐某道菜肴,但不要不由分說,擅自作主,主動為別人夾菜、添飯。不說這樣做是不是衛生,而且還會讓人勉為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