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你的目標
高效能人士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他們在做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
—職場·記
目標是動力,目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人的潛能。軍隊作戰之前,都有一個戰爭動員的過程,講清為什麼要打這一仗,準備怎麼打,敵人的特點是什麼等。毛澤東曾經認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他曾經仔細分析了當時中國社會各個階級的狀況,使廣大革命者從紛亂複雜的社會人群中,明白了誰是敵人、誰是朋友、誰是革命的擁護者、誰是革命的反對者、誰是革命的妥協者、誰是革命的對象。這樣部隊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知道了作戰的目的,知道為何而戰,才能無所畏懼,堅定不移地去執行命令,最後取得戰爭的勝利。
在工作中,一個沒有目標的人當然隻會挑輕鬆的任務,他們不可能主動去挑戰困難。然而對一個企業和團隊來說,所有成員首先要明確幾個問題:我們是誰?我們能幹什麼?誰是我們的客戶?誰是我們的競爭對手?這樣才能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後取得成功。
如果沒有目標,就不知道任務的價值和意義,就不可能想辦法去克服種種潛藏的問題;有效的執行無從談起,更不可能獲得最終的結果。
而所有優秀員工都有一個突出的個性:做事都有明確的目標。目標是對於所期望的成就的真正決心。太多的員工無法達成他們的理想,原因就是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定下工作的目標。
沒有目標,什麼事都不可能發生,你也不可能采取任何行動。員工在遇到棘手的任務時,就會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怎麼會去挑戰困難的工作?
要到達目的地,先得知道自己將往何處去。但是無數抑鬱不樂的員工,隻想過一天算一天,他們不斷抱怨自己的環境,就像是一塊浮木,在人生的海洋上隨波逐流。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便擔任什麼樣的職務,而且做事情能省力就省力。似乎工作的目標就是混日子。
事實上,每一個優秀的員工,都在自己的成功道路上,不斷樹立更高的目標,不斷地向下一個高地發起挑戰,改變自己的環境,決不讓環境成為自己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決不會在環境中為自己找借口。真正的人生應該是不斷去攀登更高的山,挑戰自己,才能得到更大的成功和價值,“無限風光在險峰”,最美妙的風光在最險處,最大的成就在最複雜的工作中。不敢向高山挑戰的人,永遠也感受不到那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成就感;不敢向困難下戰書的員工,永遠也體味不到戰勝它之後的那種卓越感。
明確的奮鬥目標,才能讓人產生前進的動力。目標不僅是奮鬥的方向,更是一種對自己的鞭策。目標明確了,就有了熱情、有了積極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擁有明確目標的員工,會感到心裏踏實,注意力也會神奇地集中起來,不再被那些繁雜的事所幹擾。相反,那些沒有明確目標的員工,總是感到內心空虛、思維混亂,分不清主次輕重,遇事猶豫不決。邁克·戴爾就是在偉大目標的激勵下取得成功的例子。
在戴爾19歲時,戴爾就從得克薩斯大學退學,創建自己的計算機公司。他退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與IBM競爭”,這是他偉大的目標。就是在這個偉大目標的激勵下,戴爾對工作過程遇到的麻煩,毫不畏懼,而是想盡辦法來解決,逐漸壯大了公司,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世界電腦行業的領軍者之一。
而有的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做事情都是隨大流,沒有自己的發展方向,當然就缺乏動力,最怕碰到棘手的任務。在公司中缺乏目標的員工的表現,就是為了薪水而工作。
員工若隻是為薪水而工作,把工作當做解決麵包問題的一種手段,是缺乏遠見的短視行為,最終受騙的可能就是自己。在斤斤計較薪水的同時,失去了寶貴的經驗、難得的訓練和能力的提高。這一切是比金錢更有價值的東西。
設定目標還必須具有長遠性,一個確定的長遠目標絕對不會浪費你的精力。最後你必須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當你確定下來後就不要輕易改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如果你三天兩頭地更換目標,最終就會像那隻掰玉米的猴子一樣,一無所獲。如果你的目標很多,指引你前進的力量將被分割開來,每個目標都隻能獲得這種力量的一小部分,從而使效力變得微弱,或根本就沒有效果。長遠的目標會督促你努力朝一個固定的方向前進,而不會隨便被其他事情分散精力。
完成這個長遠目標的時候,你最好將它分解成若幹個小目標,這樣你會發現,其實你的長遠目標並沒有預期的那麼難。
日本著名的馬拉鬆運動員山田本一,曾在1984年和1987年獲得國際馬拉鬆比賽的世界冠軍。當他被問及憑借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山田本一總是回答:“憑智慧戰勝對手!”
總所周知,馬拉鬆比賽主要依靠運動員的體力和耐力,爆發力、速度和技巧都要給耐力讓位,更不用說什麼智慧。若幹年後,山田本一在自傳中揭開了這個謎底。
“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標誌是銀行;第二標誌是一棵古怪的大樹;第三標誌是一座高樓……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結束。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四十多公裏的賽程,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跑起來就輕鬆多了。開始我把我的目標定在終點線的旗幟上,結果當我跑到十幾公裏的時候就疲憊不堪了,因為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嚇倒了。”
設定一個可行的目標是你成功的前提。所謂可行,就是這個目標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達成的,因此製訂具體目標前必須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標設定不可過高或不切實際,但目標也不能定得太低,沒有挑戰性就沒有動力。對目標還要適時作調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達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調低。達成了一個目標後,再製訂更有挑戰性的目標;失敗時要坦然,認真總結教訓,繼續朝你的目標邁進。
做最重要的事
工作中有件明智事,就是精神集中;有一件壞事,就是精力渙散。
—職場·記
拿破侖說,他用兵的訣竅就在於“在某一點上集中最大優勢兵力”。
中國曆史上有很多集中兵力、以少勝多的軍事案例。薩爾滸戰役就是在明清之際的一次著名戰役,這場戰役直接扭轉了明朝與後金的軍事地位。
1618年,由於預感到邊境的威脅,明朝政府任命兵部左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進軍赫圖阿拉,消滅努爾哈赤的勢力。明朝計劃率領數十萬大軍兵分四路圍剿後金,會師赫圖阿拉。
麵對明軍四路圍攻,努爾哈赤采取了李永芳的“憑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作戰方針,集中八旗兵力,打殲滅戰。
首先,努爾哈赤趁明軍漏洞,集中兵力猛攻薩爾滸明軍主力,明兵潰敗,首將戰死。接著,努爾哈赤向北進軍,擊潰這一路的明軍和其盟軍。之後,努爾哈赤回師南下,誘敵深入,圍殲東路軍,主將陣亡,大軍渙散。麵對三路大軍的慘敗,明朝急令撤軍。後金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努爾哈赤僅用了5天時間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此役是關係到後金與明興亡的關鍵一仗。當年六七月間,後金開始向中原地區發起進攻。從此,努爾哈赤由防禦轉入進攻,最終後金問鼎中原建立大清王朝。
曆史進入近代,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戰鬥中,我們的人民軍隊在戰鬥中屢屢運用此作戰藝術打敗狡猾的敵人,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就是巧妙運用這個法則的鮮活例子。
在解放戰爭期間,劉鄧大軍一舉突破天險,使魯西南地區之敵,直接暴露在我軍強大的攻勢之下。蔣介石為了堵住黃河防線的缺口,就抽調4個整編師圍截我軍。麵對敵人的圍堵,劉鄧大軍迅速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許多重要陣地,接著劉鄧大軍擴大戰果,特別是在1947年7月27日,我軍集中兵力對羊山之敵發起總攻。經過一晝夜激戰,全殲敵第66師。
毛澤東對長期的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規律進行高度概括,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它對作戰方針、殲擊目標、作戰形式、作戰方法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其精神實質就是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殲滅戰。這個軍事原則的提出,生動地體現了毛澤東軍事辯證法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我軍指揮藝術的集中體現。這不僅對解放軍戰略進攻的發展,而且對奪取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某一個點上集中最大優勢力量,不僅僅是戰爭勝利的秘訣,同樣也是員工在工作中達到成功彼岸的法寶。一個人不管能力大小,隻要他能將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一個地方,他就能有所作為;但是即使最強大的人,若將自己的力量分散到許多地方,也許最終什麼也做不成。
在工作中更是如此。當麵對困難任務時,我們隻有最大程度集中我們的力量,全力以赴,調動一切所能利用的資源和智慧,才能保證執行的高力度和高效率,才有可能勝利攻堅。
美國CNN的創始人特德·特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20世紀80年代,在當時的美國,美國廣播公司(ABC)、全國廣播公司(NBC)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已獨霸美國幾十年,特納想用自己的“超級電視台”與三大電視網巨頭一決雌雄,那是多麼大的挑戰,好比是虎口拔牙決不為過!外麵的嘲笑和不理解此起彼伏,但特納不為所動,像一個剛強的鬥牛士帶著決不回頭的豪情邁入了這個高手林立競技場。困難接踵而來,先是美國廣播公司拒絕出售給特納可以轉播CNN節目的衛星轉發器。特納就決定通過法律手段上訴ABC公司。但一個是聞名於世的大公司,一個是默默無聞的沒有開播的小小電視台,無疑是以卵擊石。但特納毫不畏懼,集中所有的力量,去碰這塊硬石頭,最終CNN如期獲得轉發權,開拓了公司劃時代的發展。後來CNN公司想進入“白宮記者團”,這次不但遭遇三大巨頭的阻撓,而且白宮也拒絕接納CNN公司。沒有勇氣,沒有挑戰,沒有冒險,沒有全力以赴,就不會有公司的生存。特納堅決起訴白宮違反了《公平貿易法》,甚至還起訴了當時的總統裏根和國務卿黑格。8個月後,法律給予了他再次前進的可能,集中力量和勇氣,全力以赴的精神促使CNN不斷克服發展道路上的重重阻力,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特納帶領CNN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必須集中力量,全力以赴,不怕失敗,敢於冒險,才能取得成功。在工作中遇到困難,集中力量主要是集中我們的精力,集中精神去做事。
在工作中我們會發現許多人工作很忙碌,從來也沒見到閑下來過,但是工作效率卻很差,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弱。原因就是他們犯了“貪多嚼不爛”的毛病和人性的劣根。他們太想有更高的效率,因此想同時做更多的事情,結果是欲速則不達,事倍而功半。如果你告訴他們一次隻做一件事,他們會說:“這些事都很重要。”然後依然多方出擊,卻一個也沒有擊破。“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的方法才是他們應該學習的做事法則和克敵製勝的準則。
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案例:
因迫切希望提高效率,伯利恒鋼鐵公司的總裁查理斯·舒瓦普向效率專家艾維·利請教方法。
會麵後,艾維·利說:“先生,你的問題10分鍾便可以解決。”查理斯·舒瓦普將信將疑。接著艾維·利給舒瓦普一張空白的紙,說:“請在這張紙上寫下你明天要做的幾件重要事。”舒瓦普用了5分鍾寫完。艾維·利繼續說:“現在用數字標明每件事情對於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的次序。”舒瓦普又花了5分鍾完成標注。
最後,艾維·利說:“好了,請把這張紙放進您的口袋,明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紙條拿出來,做第一項重要的事情。著手辦第一件事情,直至完成為止。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對待第二項、第三項……到你做完為止。如果隻做完第二件事情,那不要緊,你總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每一天都要這樣做……您剛才看見了,隻用10分鍾時間,如果你相信這種方法有價值的話,讓你公司的員工也這樣做。”
一個月後艾維·利收到了舒瓦普寄來的支票和一封信。信上說:那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一課。幾年之後,伯利恒鋼鐵公司這個當年不為人知的小工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
所以,做一件事情,用多少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連貫而沒有間斷”和集中力量去做。再困難的事,隻要你集中力量、瞄準焦點、全力以赴地去做,就一定能夠成功。這是優秀的軍事指揮家所遵循的原則,也是公司卓越員工所必須堅持的做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