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冷靜客觀地分析(3 / 3)

“水滴石穿”、“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先哲智語都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特別是遇到巨大阻礙時,一定要堅持到底,決不放棄。

作戰需要堅持,做艱巨的事情,也同樣需要堅持。在遭遇困難的工作時,精明能幹、能辦事情的人,總能清醒冷靜、堅定頑強地關注結局,他們工作時全力以赴,克服常人所不能克服的阻力,直至達到目的地。

職業生涯中,要成功需要具備兩個重要條件:堅決和忍耐。許多人失敗,都是因為他們沒有恒心和忍耐力,沒有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一個意誌堅決的員工有時也會碰到艱難困苦的工作,但他絕不會因之一蹶不振,而是盯住目標,勇往直前。隻要有堅強的意誌,一個庸俗平凡的員工也會有成功的一天;否則,即使是一個才識卓越的員工,也隻能遭到失敗的命運。

堅持,再堅持,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成功往往就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日本的名人市村清池在青年時代擔任富國人壽熊本公司的推銷員,每天到處奔波拜訪,可是連一張和約都沒有簽成。因為在當時保險還是很不受歡迎的行業。

在68天間,他一件契約也沒有簽成,保險業又沒有固定的薪水,最後他幾乎連生活費都沒有了。到了最後,他幾乎堅持不住了,但他必勝的信念讓他堅持了下去。第二天,他重新來到已經去過七八次的一個校長家裏拜訪,這次他終於成功了。在簽了這張之後,又接二連三有不少的契約接著而來,許多人的自願投保給他帶來無比的勇氣和精神,在一個月內他的業績就一躍成為佼佼者。

當一切都已遠離、一切宣告失敗時,忍耐力總可以堅守陣地,依靠忍耐力,許多困難,甚至許多原本已經失望的事情都可以起死回生。每個人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但挫折是可以克服的,問題是能夠解決的,最重要的是,挫折是走向成功的開始,許多人所以獲得最後的勝利,隻是受恩於他們的屢挫屢戰。一個沒有遇見過大挫折的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大勝利。事實上,隻有挫折才能給勇敢者以果斷和決心,隻有在逆境中能夠堅持到底的人才是最後的成功者。

查爾斯是休伊特·帕卡德公司的一名工程師。他獲得一枚獎章,表彰他具有“超越工程師常規的勇氣和膽略”,因為他沒有聽從公司創建人的指示停止開發一種高質量的視頻監視器。盡管受到老板的批評,查爾斯仍然堅持自己的努力,並最終成功開發出這種監視器。而這種儀器被廣泛用於心髒移植手術,並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登月行動中大顯身手。

一個人做事,總會遇到迷惑而不知該怎麼辦,因為人的智慧才能很有限。但在緊要關頭,往往會有一股堅毅不屈的精神,覺得事到如今不進則退,隻好向前衝刺。這樣才有希望成功。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始有終,以剛毅的精神推行既定計劃,不可輕言放棄。最終那曾被視為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會雨過天晴,順利解決,達成目的。

迎難而上時,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那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舉手投足就能夠攻克的。一個有事業心的人當麵對困難時,能夠橫下一條心,像愚公移山那樣,麵對大山毫不動搖,每天挖山不止。有些人在困難麵前,總想走捷徑、找竅門,想在很短的時間內一下子就把它解決。一旦抓了一陣子不見成效,就喪失信心,不再堅持下去了。許多事業功虧一簣就是這麼造成的。

成功屬於堅韌者。員工在工作中遇到問題,認準目標以後,一定要抓住不放,鍥而不舍,堅持到底。不管遇到什麼問題,決不能半途而廢。就像大釘子一樣,一錘子打下去,看來好像沒有什麼作用,但是認準一個目標一錘一錘地打下去,一定能打出一個深孔來。解決困難就要用這種堅持致勝的方法。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清代文學家蒲鬆齡自勉的一副對聯,卻也道出“成功出於堅韌”的道理。

春秋紛爭,各大強國為爭奪天下霸主的地位連年征戰。吳越之戰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成為吳國的俘虜。在吳國的時候,勾踐雖然住在潮濕的囚室,受盡屈辱,卻處處表現出對吳王的恭敬,為吳王駕車養馬、打掃宮室。經過越國君臣的謀劃,勾踐得以返回越國,決心報仇。他秘密帶領越國軍隊日夜操練,他“懸膽於戶”,出入都要品嚐其中的苦味,以激勵自己不忘恥辱。終於一起吞山河之勢滅掉吳國,成就一代霸主的地位。

做一個勇於克服困難和敢於挑戰的人,而不是一遇到挫折就退避三舍、溜之大吉。如果由於所需的成本而無法采取某項行動,那就另辟奚徑努力在零預算的情況下達成目標。但隻要你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你就一定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

時間之神的沙漏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職場·記

孫子道:“兵貴神速。”無論做什麼事情,速度問題不解決,是絕對不會成功的。尤其在戰爭中,形式的轉變往往在幾分鍾之內發生。速度是作戰的關鍵因素,也是作戰部隊各種戰略和戰術得以成功實現的根本保證。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夠在許多戰爭中獲勝,往往就是比敵人僅僅早達到目的地幾分鍾而已。但是這幾分鍾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

1935年的婁山關戰役,當時的工農紅軍就是因比敵人早到了五分鍾而取得了戰鬥的主動權,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1935年,紅三軍團長征來到婁山關。婁山關,雄關漫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蔣介石集中了幾個師的兵力,妄圖把紅色政權消滅在婁關山下。大部隊就要過來了,如果不拿下婁山關,我軍就有被圍殲的可能。

2月26日清晨,敵軍從遵義出發,試圖在紅軍達到婁山關之前將其截住。這時雙方距離婁山關還有45公裏的路程,彭德懷命令紅三軍團全速跑步前進。這是同敵人的賽跑,也是同時間的賽跑。誰先到誰掌握主動權。敵人沒有跑過人民戰士。紅軍比敵人早5分鍾占領了婁山主峰。隨後,我軍利用高度優勢,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山下的敵人發起攻擊,取得了婁山關戰役的重大勝利。

一位將領曾經說:“我們不需比敵人快很多,也許隻需一分鍾。但是,早一分鍾,我們就具有了優勢。”這就是戰爭的速度法則。速度法則不僅僅強調效率,更強調機遇。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是最寶貴的資源。抓住了機遇,就能取得勝利;錯過了機遇,失敗就在所難免。要抓住機遇,就要保證速度;機遇也是在速度中產生的。

紅軍在戰爭中遵循速度法則,因此打敗了敵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在競爭激烈的職場,要想立於不敗之地,成為最卓越的員工,更需要奉行“第一時間”法則和工作理念。如果你自作聰明,拖延工作,那麼你的下場就會像下麵那位部門主管一樣被動。

大華科技公司老板要赴海外公幹,且要在一個國際性的商務會議上發表演說。他身邊的幾名要員忙得頭暈眼花,準備會議資料。在該老板赴洋的時候,有人問其中一個部門主管張皓:“你負責的文件打好了沒有?”張皓答道:“我負責的文件是用英文撰寫的,老板看不懂英文,在飛機上不可能複讀一遍。待他上飛機後,我回公司把文件打好電傳就行了。”

誰知轉眼之間,老板到達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問張皓:“你負責準備的那份文件和數據呢?”張皓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聞言,臉色大變:“怎麼會這樣。我已計劃好利用飛機上的時間,與人一起好好研究一下報告,別白白浪費坐飛機的時間!”

任何時候都不要自作聰明,像這位主管那樣,否則你一定會倒黴!職場成功人士都會謹記工作期限,無論多麼艱巨的任務,他們都會想盡辦法,在第一時間,完成任務。因為他們知道在所有的老板心目中,最理想的完成日期是:昨天。一個具備“在‘昨天’完成工作”理念的員工,就不會怕任何困難,一定能保證在第一時間完成任務。他們能在職場征服所有的老板。

平心而論,沒有哪個老板不講效率能成為老板,也沒有哪個老板,能長期容忍辦事拖拉的員工。你要想成為卓越的職場人士,成為老板的紅人,那你就必須牢記“速度法則”,事情總是在第一時間做好,為老板擺平所有的難題。千萬不要愚蠢地把昨天就能完成的任務拖到明天。如果你等到老板說“你什麼時候做完那件事”時,才把成績單呈上,必然會在印象上大打折扣。

中國人民解放軍憑借速度法則,成為戰爭永遠的勝利者。如今的競爭是“快魚吃慢魚”,職場人士要想成功,關鍵在於做事和戰勝困境的效率。困難的工作是每個員工公平競爭、表現自我的最好參照物,大家機會是均等的,人人都可以提升。關鍵是看誰能創造業績,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克服困難,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而提高工作效率是高質量地完成本職工作的必要保證,以下幾點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徑。

把工作分類。有時候一個員工會有多項工作內容,臨時工作也有很多,日常工作比較繁雜。為了在緊張中做到有序,在複雜中做到不亂,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將工作按主要和次要分類,主項工作自然要排在本職工作的首位。但隻注重工作內容是片麵的,還要注意與輕重緩急相結合。

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約定的工作。有效地管理時間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隻有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績效。員工在接受工作任務的同時,都要被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時刻將時間與質量兩個要求貫穿在完成任務的過程當中,並盡可能提前。將任務完成的時間定在提交任務成果的最後一刻是很不明智的,因為事情並不總是一味地按個人主觀設定前進,特別是每個員工都有多項工作,當應當提交的任務與臨時的事項衝突時,就陷入了魚與熊掌的被動狀態,弄得自己手忙腳亂。因此,接到任務時,如果手頭沒有其他需要去做的事項,應該立即著手進行此項工作,盡量爭取在約定時間前完成,多給自己留一些彈性空間。在規定的時間裏完成相應的工作是將任務與時間相結合的最佳方式。

要力爭保持高漲的工作熱情投入工作。最佳的工作效率來自高漲的工作熱情。興致勃勃會讓人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短時間裏取得驚人的成績。每個人在生活與工作中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有不愉快、消沉的時候,有時繁雜的工作也會讓你心情不佳。即使這樣,工作也不會像你期望的那樣向後順延。為了保證工作的質量,在工作時必須排除不必要的幹擾,即使不能做到心情舒暢,也要做到心平氣和、集中精力,專心地工作。

盡可能地適應現代化辦公。員工要在日常工作中熟練掌握好先進辦公設備的操作,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了解這些先進的辦公設備的應用,才能提高自身的優勢,適應現代化辦公的需要。

各部門、各崗位要相互配合。有一些工作會涉及多個部門或崗位,單靠某一個崗位個人的努力難以完成任務,這就要求各部門人員打破科室界線,分工要明確,大家各負其責、各盡其能,在盡快做好自己應該做的那部分工作後,各部門、各崗位之間進行協調。這樣的工作要求大家具有很好的團隊精神,做到不等、不靠,堅決杜絕互相推諉。

誠然,薪酬、工作內容、晉升機會及工作環境的好壞會影響每個員工的工作熱情、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但是,無論工作內容、薪金待遇是否稱心如意,哪怕是不得已而為之,隻要自己做了,就要力爭做得最好,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生命很短,可要做的事情卻很多,所以我們要追求速度,用盡量少的時間做盡量多的事情。特別是競爭白熱化的今天,你隻有比別人做得更快、更好,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有所發展。

無論在過去戰場,還是在當今職場,隻有前進、再前進,隻有迅速、再迅速,把所有困難都解決在“昨天”,你才能獲得永遠勝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