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員注定是孤獨的,他們每天來來去去都是單獨行動,也許上級會有這樣那樣的要求,但結果怎麼幹還是要看自己。所以,一名銷售員總是要與自己做鬥爭。
喬·吉拉德曾經說:“我的定額完成法的基本原則在於:要在比別人提前一半的時間內,完成超過平常人一倍的工作定額。也就是說,別人在三個月內完成1000萬元的話,我就要一個半月完成1000萬元,以此為目標開展銷售。”
可見,若要取得銷售的成功,製定一個使自己不能偷懶、退卻、辯解的計劃,然後用鐵的意誌來堅決實施。這對於銷售員戰勝自我尤其重要。
連續16年一直榮獲日本汽車銷售冠軍的奧城良治,在他的筆記本上端都事先畫好20個方格,每上門銷售5戶在格內填入一個“正”字,隻有20個格都填滿,才算完成一日的銷售計劃。
據說,奧城良治規定自己每一天銷售少於100 次就不回家,有時,到了晚上,還未完成計劃,他就堅持著向行人進行銷售,有一次,直到深夜一個行人也沒有的時候,他隻進行了95次銷售,為了完成計劃,他竟然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到警察局,向值夜班的警察銷售起來。
銷售員就需要這種鐵的意誌,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信念,才有機會走向成功。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是什麼造就了一名卓越的銷售人員。
一.不斷進取的心
大多數銷售人員在業績不理想的時期,總會把原因歸結到諸如客戶過於挑剔、產品不好賣等方麵,不斷為自己尋找理由,而不是尋找如何成功。
而那些優秀的銷售人員,他們十分清楚,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產品,隻有銷售不出產品的銷售員。所以,他們有強烈的進取意識,喜歡認真的學習和努力的工作,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說服客戶。
二.不放鬆的工作態度
想想看,當你得到屬於自己的悠閑時光,你是否會躲在家裏看上一天的肥皂劇,或是滿心歡喜地外出遊玩、購物。
而一名卓越的銷售精英,他是不會放棄任何時間,在一點一滴內完成銷售。在他們眼中,即使坐在公共汽車或者地鐵上,即使在電影院和咖啡亭享受時光,也不會放棄自己身邊的目標,努力的去和他們套近乎,索取他們的資料明信片或者給目標介紹自己的產品。
三.善於交流、學習
有些銷售員,性格比較孤僻,不喜歡和大家交流。在銷售中也隻是照本宣科,不喜歡學習或者不懂得如何學習。也有一些銷售員,雖然抱有一腔熱情,但由於缺乏學習的精神,對銷售技巧和產品方麵的隻是十分缺乏,久而久之,消磨了雄心壯誌,成為空想主義者。
其實,要想成為卓越的銷售員,交流和學習是兩個不可或缺的能力。在交流中,不但可以學習新的知識和技巧,還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加以改進。而一名懂得學習的銷售員,會利用一些時間來擴充自己的知識麵,追求更完美的銷售。
四.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幾乎每一個銷售人員看起來都狠忙碌,但問他們在忙什麼,大概很少有人能夠說得清楚。那些整天搞的自己很忙,沒有頭緒,總是有做不玩的事情,甚至連吃飯時間都顧不上的銷售員,真的能做好麼?
顯然,大部分銷售人員的忙碌是不出業績的,是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簡單說,這就是混日子,想想看,如果你可以因為買菜時多花了幾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造成銷售人員空忙、瞎忙的主要原因。
但對於優秀的銷售人員來說,無論他在做什麼,都是在圍繞著銷售工作。哪怕他在休息、娛樂,也是一種對工作的放鬆方式,是有目的的。銷售精英的閑,閑在身體,是為了修身養性,以利在戰,但腦袋一刻也沒有閑著。而那些平庸銷售員的閑,閑在思想,他手腳都在忙。但是缺少計劃和管理自己的時間。
五.對銷售充滿激情
一個沒有激情的銷售員,他的生活和工作總是按部就班,最然很難出大錯,但也絕對不會做到最好。無法興奮,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沒有激情,也就沒有業績,銷售就是這樣一份工作。
很多人不是沒有激情,但他們的激情總是消耗在別的事情上:上司表揚、商店打折、感人的泡末劇。但就是沒有對銷售工作的激情。
對銷售人員來說,最基本的素質是激情。但激情不是與生俱來的,它不僅僅是一種外在表現,一旦你獲得了激情,它就會占據你的內心。
看看那些對銷售充滿激情的精英們,他們對待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不斷用激情打動身邊的客戶,隻有你自己充滿了激情,你的談話對象才會容易變得充滿激情,激情是一種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靈感的火花,才有了鮮明的個性,才有了人際關係中的強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決問題的魄力和方法。
六.自信陪伴左右
如果沒有自信陪伴,哪怕你天天把自信掛在嘴邊,全身穿著著高級名牌,還是不能給你的業績帶來改變。那些平庸的銷售人員,他們的自信往往不是發自內心和自然天成的。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銷售高手,其關鍵就在於自信。自信心是卓越者與平庸者的分水嶺,因為缺乏自信,經常否定自己,不能深入挖掘自身的潛力,諸如我的口才不行,我的腦子笨等缺乏自信的表現,導致在客戶麵前麵紅耳赤,卑躬屈膝,吞吞吐吐,不能正麵與客戶交流,這直接導致銷售業績停滯不前。
而在分水嶺的另一邊,看看那些銷售精英們,他們自信滿滿,把每次與客戶交談當作一次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和過程。通常,他們的自信會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些又往往決定了客戶對公司產品的信心,也是最終決定客戶是否合作的關鍵因素。如果我們具有了自信心,就是為自己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簡單的事情,往往決定銷售的成敗
做銷售的人都有一種野心,想要搞定大客戶,拿大單子,做出大業績。這種想法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抱有這種想法人,隻看到大的目標而忽略了身邊的小事物,從而離目標越來越遠。
其實,簡單的事往往能夠決定成敗,讓我們看看下麵這個小故事:
有一座寺廟,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胖一瘦兩個小和尚。老和尚每天都要叫兩個小和尚到附近的鎮上化緣。
從寺廟到鎮上有兩條路,一條是近路,但要經過一條小河和一座獨木橋;而另一條則是遠路,不用跨過溪水,但要繞過一座山。
胖和尚每次都走近路,總是穩重地走過獨木橋,來到鎮上化緣。他化了緣,也不逗留,便又沿著原路早早地回到廟裏。而瘦和尚每天都走遠路,總是一路上遊山玩水,采花弄石。化緣的時候,也是這裏瞧瞧,那裏看看,回到寺廟的時候,太陽都快要落山了。
老和尚漸漸老了,他決定在兩個小和尚之間選出一個人來主持寺廟。
在他看來,胖和尚很老實,做事總是循規蹈矩,穩妥可靠;而瘦和尚雖然貪玩好動,但是很聰明,有時能獨辟蹊徑,事半功倍。老和尚反複思量,就是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該選擇誰。
有一天,老和尚讓兩個小和尚化了緣後各買一袋大米回來。胖和尚去鎮上買了一袋大米就往回趕,但他並沒有像平常那樣走近路,而是選擇了走遠路,因為背著一袋米,身體移動受限,他怕過橋的時候,腳下不穩,不如走遠路踏實。
而瘦和尚背著一袋米卻選擇了走近路,因為他覺得負擔在身,走遠路將會更苦更累,不如走近路,雖然有凶險,但是可以節省許多體力。
結果,胖和尚雖然顯得很累,但卻穩穩當當地回到寺廟;而瘦和尚卻在過橋的時候,一不小心,身體失去平衡,掉進了水裏,人雖然遊上了岸,但米卻被流水衝走了。
老和尚把這些都看在眼裏,最後選擇了胖和尚接管寺廟。
據說,後來發生了一次大幹旱,許多地方都出現了饑荒。由於沒有人進香,很多寺廟都沒能維持下去,而胖和尚管理的寺廟卻度過了難關。
為什麼老和尚要選擇胖和尚來主持寺廟呢?通常,人在麵對一些小事物時,往往有兩種表現:有的人選擇腳踏實地,不慌不忙,一步一個腳印;有的人卻挖空心思,去尋找所謂的捷徑,甚至鋌而走險,最後往往逃不脫失敗的結局。”
一、失敗往往在細節
古人曾經說過:“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簡單事情往往能夠決定成敗。
同樣的,這句話放在銷售中也同樣適用。
某乳品企業在某城市開展一項推廣活動,這家企業為在市內工作的100名銷售人員沒人配備了一輛嶄新的送奶車。醒目的品牌標誌,統一的車型顏色,本身就是流動的廣告,在這家企業的老板看來,這樣好的宣傳方式,別的廠家根本沒有想到。那麼自己一定能夠占領當地的奶市場。
沒錯,想想看,這些流動的廣告每天在城市中與消費者頻頻接觸,它們將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力。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正是因為一件簡單的事情沒有做好,導致整個推廣計劃的失敗。
原來,在計劃剛一開始,確實很多家庭看到這些送奶車,都選擇這個牌子的奶來喝。然而沒過多久,由於銷售員的疏忽,忽略了對送奶車的清洗,使得這些送奶車車身沾滿了汙泥,甚至有些車廂已經明顯破損,但照樣每天在大街上招搖。
本來好的宣傳計劃由於銷售員的疏忽大意,最後變成視覺汙染。這個城市的市民每天都受這樣的刺激,他們還能喝這種奶嗎?
相信就連創意這種推廣方式的廠家沒想到:“成也送奶車,敗也送奶車。”就是這樣一小問題,導致整個推廣的失敗,還為企業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做好簡單的事要用心
在很多時候,銷售的關鍵往往是那些很微小、很簡單的事情。這正如伏爾泰所說:“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裏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很有必要學會隨時倒出鞋子裏的那粒沙子。”
讓我們看看世界上最優秀的銷售人員是怎樣對待簡單的事情的:
美國推銷大王喬.吉拉德就是非常注重做好簡單事情的人,有一天,一位中午婦女從對麵的福特汽車銷售商行,走進了吉拉德的汽車展銷室。她說自己很想買一輛白色的福特車,就像她表姐開的那輛,但是福特車行的經銷商讓她過一個小時之後再去,所以先過這兒來瞧一瞧。
“夫人,歡迎您來看我的車。”吉拉德微笑著說。婦女興奮地告訴他:“今天是我55歲的生日,想買一輛白色的福特車送給自己作為生日的禮物。”“夫人,祝您生日快樂!”吉拉德熱情地祝賀道。隨後,他輕聲地向身邊的助手交待了幾句。
吉拉德領著夫人從一輛輛新車麵前慢慢走過,邊看邊介紹。在來到一輛雪佛萊車前時,他說:“夫人,您對白色情有獨鍾,瞧這輛雙門式轎車,也是白色的。”
就在這時,助手走了進來,把一束玫瑰花交給了吉拉德。他把這束漂亮的花送給夫人,再次對她的生日表示祝賀。
那位夫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非常激動地說:“先生,太感謝您了,已經很久沒有人給我送過禮物。剛才那位福特車的推銷商看到我開著一輛舊車,一定以為我買不起新車,所以在我提出要看一看車時,他就推辭說需要出去收一筆錢,我隻好上您這兒來等他。現在想一想,也不一定非要買福特車不可。”
可見,做銷售其實就是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因此銷售員要做個有心人。
要知道,生活中無處不充滿機遇,假如能夠把握好,那麼就自然不愁沒有業績了。同為銷售人的我們,要學的還有很多,不僅是專業方麵的,更多的是去多關注小的細節,因為這些往往會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
做好每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是每一名銷售人員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也最能看出銷售員的品質。往往很多時候,這些簡單的事情就是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失敗的最關鍵因素,所以,我們要注意細節,關注每一件簡單的事情。隻有很好地處理這些問題,才能幫助我們跨越成功。
*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並不容易
銷售員的工作大多是簡單的事情。跑跑市場,拜訪一下客戶,看起來大多是簡單的重複勞動,有的甚至不需要有新意,隻要求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規程去操作就可以了。
雖然大多數銷售員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大多是簡單的事情,但卻不一定都能做好。想想看,你對市場已經了如指掌了嗎?你已經了解到客戶的所有需求了嗎?
海爾總裁張瑞敏曾說過:把簡單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簡單,把容易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容易。這話說的很有道理。能夠做好簡單事情其實並不容易。
一、不輕視每一個工作
在銷售工作中,一方麵,需要銷售員有強烈的責任心,能夠把公司下達的任務認真地去做,還要嚴格按要求做好;另一方麵,需要銷售員有足夠的耐性,能夠把該做的事情堅持著做完、做好。比如定期的客戶拜訪,市場巡查等等。
然而,在日常的銷售工作中,很多銷售員對於這種簡單的事情往往不夠重視,有的是因為感覺太簡單、太容易,而不屑一顧用心去做,也有的是眼高手低,看似簡單容易的事情也做不好。
特別是一些高學曆的人,剛參加工作時往往感覺自己天生就不是做一些基礎工作的料,對於普通的日常工作不想做,當然就不可能做好,久而久之,成了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的人,光陰飛逝,到頭來隻能毀了自己的前程。
小李在一家企業做銷售工作,由於第一次從事與銷售相關的工作,公司派小李每天到市場進行調查,從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諸如:“跑市場累死了,我簡直太討厭這份工作了!”、“沒有一個人願意配合的,這簡直不是人幹的!”、“憑我的本事,說不定早就拉到大客戶了……”
小李每天都在抱怨和不滿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象奴隸一樣出苦力。因此,他開始在工作中偷懶,市場上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不到半年時間,當與小李一同進公司的三個同事憑借著自己對市場的觀察和了解,開始對公司尋找客戶時,小李依然對市場沒有任何概念,不久便被公司辭退了。
顯然,當人們在工作中,當沒有創新時,就會失去對工作的興趣,感覺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甚至感覺隻因為生存需要不得已而為之。正因為如此,才有著想小李這樣的銷售員,因為把事情看的太簡單了,從而不用心去完成,其結果是連簡單的事情也做不好。
任何工作都是由簡單的事物組成的,就連那些從事不斷創新的技術和產品生產的工作也是如此,對於熟悉了所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們來說,大多感覺新意不多。
其實,如果你足夠細心,你就會發現,你每天的工作並不隻是簡單的重複。就拿銷售員來說,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服務對象的變化,工作要求也會變,而銷售員自身的工作狀態和技能等也在變,一些看似簡單容易的事情,每天也並不是簡單的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