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應當從這個相對簡單容易的事情中,找到最佳的工作方法,達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從而把簡單的事做好、把容易的事做好,並且能堅持下來,這才是我們需要的結果。
二、做好簡單的事就是做好每一個細節
簡單的事,就是我們身邊所發生的小事,是工作中不被人關注的角落,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作細節。我們都知道,細節決定成敗,因為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
但要想把細節做好,可並不容易,不是憑空喊就能做到的。細節就是一種積累的經驗和習慣,關係著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麵麵。
古語有雲: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細節,從小事做起。
海爾集團辦公大樓的每一塊玻璃都明亮清晰,是因為員工每天都將玻璃一塊一塊擦拭。如果沒有樂於做“擦玻璃”這樣的小事的人,就不會有“每一塊玻璃都明亮清晰”的結果。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分解成為無數個細節,將無數個細節嚴格執行,就會變成一種習慣,而習慣會產生一種潛意識。
試想一下,如果公司指派你的去送貨,你考慮過送貨的細節嗎?你會打電話給客戶去核實一下嗎?再比如,你去訪問經銷商,未開口說話之前,你了解訪問的每一個細節嗎?你知道經銷商的喜好和為人嗎?
有句話說得好:“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這充分說明了當人做一件事情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後,就會變成一種潛意識,變成一種習慣。
從辯證的關係看,大事是由若幹小事構成,小事決定了大事,如果不關心每一件小事,不做好每一件小事,也就做不好大事。
那些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隻是敷衍了事。這種人隻是把工作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也就隻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
而那些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 你真的了解銷售的每個細節嗎?
交換是人類特有的活動,交換雙方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
銷售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一個傳遞價值且幫助他人的事業。她促成了交換的進行,實現了價值的傳遞。銷售是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因為銷售的產品特性優點能給客戶帶來的利益。
但不可否認,除產品外,銷售員在拜訪客戶中的一些細節處理,對銷售的成功率也有重要的影響。銷售細節往往能提高銷售成功率。
一家吸塵器公司要求上門推銷人員在推銷前先討一杯水喝,結果這個小小要求提高了成交比例。
有一個市場經理聽到這個故事後,就如法炮製,讓他的銷售人員中的30個在推銷前先討一杯水喝。
幾周後,他發現,這個實驗組的銷售業績提高了3%,接下來,他又讓另外30個銷售員在推銷前先討一杯軟飲料喝,結果這個請求對提升銷售業績毫無幫助。
看過這個故事,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銷售員在討要一杯水後更容易完成交易?原來,得了小小恩惠,更容易得大恩惠,得寸後更容易進尺。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種解釋是,客戶幫了我們一個小忙,好比他在與我們的人情關係上作了一筆投資。因為人人都討厭失去,故他也害怕失去這份投資,於是他就追加了一筆更大的投資來保住前一筆小投資。
而另一種解釋是,客戶幫了我們一個小忙後,他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他自己必是喜歡我們才幫了我們忙的,為了保持前後一致,他必須繼續喜歡我們,故他隻好接著又幫我們一個大忙。
無論你傾向於那種解釋,都必須承認細節對於銷售成交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那麼,銷售員在銷售中還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我們要如何發現這些細節呢?
一、銷售員應該知道的六大銷售細節
銷售是不是隻要努力就能成功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銷售並不是靠蠻幹,如果你總是事倍功半,就需要找找原因,看看周圍的人怎麼做,多多學習。否則,長期下去,將會對你的信心造成嚴重的打擊,使你喪失銷售的激情。
看看下麵幾個銷售中的細節,雖然並不全麵,但缺失不能忽視的,你有做好嗎?
1.銷售員的著裝
銷售員在著裝上應該隻比客戶好一點點,不可反差太大。
通常,銷售員西裝革履公文包,能體現公司形象,但有時候還是要看被拜訪的對象,雙方著裝反差太大反而會使對方不自在,無形中拉開了雙方的距離。
就好比說,建材銷售員經常要拜訪設計師和總包施工管理人員,要知道,後者因為施工工地環境所限,工作人員不可能講究著裝,如果你以襯衫領帶的表現出現在工地,不要說與客戶交談可能連辦公室坐的地方都難找。
所以說,最好的著裝方案是隻比客戶穿得好“一點”,這既能體現對客戶的尊重,又不會拉開雙方的距離。
2.永遠比客戶遲放下電話
很多銷售員沒等對方掛電話,就“啪”的一聲先掛上了,尤其在與較熟客戶電話交談時。
記住,就算你和客戶再熟,如果你比客戶先掛電話,也會造成客戶心中的不愉快。所以,永遠比客戶晚放下電話,這體現了你對客戶的尊重。
3.與客戶交談中不接電話
在與客戶交談中接電話,盡管事前得到了客戶的允許,但客戶在心底裏泛起:“好像電話裏的人比我更重要,為什麼他會講那麼久?”
所以銷售員在初次拜訪或重要的拜訪時,決不接電話,最妥當的方式是等會談結束後再打過去。
4.多說“我們”少說“我”
銷售員如果在和客戶的談話時經常用“我們”,而不是“我”,這會給對方一種心理暗示:銷售員和客戶是站在一起的,是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問題,雖然“我們”隻比“我”多了一個字,但卻多了幾分親近。
5.及時記下客戶的要求
隨身攜帶記事本,拜訪中隨手記下時間地點和客戶姓名頭銜。同時也要記下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比如:客戶需求;答應客戶要辦的事情;下次拜訪的時間。
試想一下,當銷售員虔誠地一邊做筆記一邊聽客戶說話時,一種受到尊重的感覺也在客戶心中油然而生,接下來的銷售工作就可能會順利一些。
6.注意談話風格
從長期來看,能說會道的銷售員反而很難保持優秀的業績。原因很簡單,雖然你思路敏捷口若懸河,但如果說話是不分對象,像開機關槍般快節奏,容易引起客戶反感。
而那些善問會聽的銷售員,並隨著客戶的不同,調整自己說話的速度與風格的銷售員會成為卓越的銷售員。
二、把握細節的五大要素
細節體現藝術與科學,而銷售是藝術和科學的融合體,銷售員需要增加顧客心理學與數學分析等科學知識,需要接受銷售行為學的教育,這就是科學。
同時,銷售人員要根據當時情境調整銷售方法,注意細節關注顧客。因此,銷售員需要把握銷售細節的五個要素,不斷鍛煉自己的毅力與風格,打開成功的銷售之路。
1.客戶的定位
由於銷售的產品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對不同的產品要確定其基本的客戶群體類型,然後做銷售的定位。
比如,你的客戶是一些小企業,他們對企業產品的需求十分小,而且也難以提升忠誠。那麼銷售技巧可以很靈活,盡量達成交易就行。對於這樣的公司,一般也就是一次性生意,做一筆算一筆,最主要的是拿下老總,其他人可以不用管。因為如果在小客戶上花太多工夫反而會耽誤你去結識更多的客戶。
但是如果你的客戶群體是比較大的公司,或者公司雖小但還算正規的話,那就必須按照正規的途徑去做了。
對待這樣的公司,通常該見的人必須見到,該交的資料必須要交,一定要把每個環節都要做到,也許這樣的客戶可以幫你介紹很多潛在客戶。
2.準確的銷售數據庫
有了目標客戶,你還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客戶數據庫。如果每天從數據庫中去調出自己的客戶資源,然後去打回電話、跟進等,這樣銷售的效率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3.技術銷售兩不誤
作為一個銷售人員,基本的技術素養是很必要的。
在和客戶談話的過程中體現出自己的技術能力,不但可以提升本公司的形象還能使客戶更好的接受你。
當然,如果你還能解決客戶的實際困難那是最好的了。比如說當客戶在使用你們的設備或軟件的時候,在實際運用中遇到了問題,你可以當場幫客戶解決,客戶對你的信任程度會大大加深。
所以,銷售人員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該了解本公司產品在實際中的常用配置或使用方法。
4.用感情來溝通而不是用金錢
在銷售過程中花錢是必須的,可是不能把友誼完全建立在金錢上。金錢隻是讓你在沒有任何關係的情況下,去接近客戶,而讓客戶完全信任你是需要感情的培養和思想的交流的。
如果一味的用金錢去堆積,則會讓客戶產生不好的習慣,一來他們的胃口會越來越大,二來他們對你將會不信任,認為你的產品在某個環節有問題。
5.不要忽視競爭對手
當你在向客戶推薦一係列的產品的時候,你肯定會碰到很多競爭對手,你應該主動和他們打交道,盡可能多的了解他們的產品和交際網,這個時候客戶的招標會就顯得由為重要了。
在招標會上廠商雲集,給了我們很多了解對手的機會,另外招標會後一般都會有一次廠商和客戶在一起的會餐,這個機會可是不可多得的,你可以在吃飯的過程中了解到對手廠商的領導的為人處世是否合理,和客戶領導裏的哪些人的關係要好。
總之,如果你仔細去觀察,你就可以發現很多有用的東西。
* 拒絕浮躁,銷售就是把簡單的事情反複做
做銷售的,總會這有這樣的感受:在談過一筆生意後,變得特別的不舒服,特別的難過,總想吼一聲,不明白怎麼了。
當你經曆這樣的事時,是否靜下心來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太急於求成,總想把生意定下來,很快的定下來。其實,這種態度如果繼續下去,隻會是急功近利,到最後什麼也談不成。
一、浮躁,銷售員大忌
要想成功,就需要專注。這個道理誰都懂,但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呢?放眼看看如今的市場,炒股、炒房、炒鋪,似乎所有的東西都能和“炒”這個詞語聯係起來。
在這種浮躁的環境下,怪不得銷售員也跟著浮躁起來。一旦銷售員進入到這個行業和環境之中,往往是當局者迷了。
市場如此,銷售人員的職業生涯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在一個公司一直做下去可以積累公司文化、流程、人脈等方麵的資源,但如果頻繁的變換公司就會得不償失了。再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幹好一個事情,就得100%投入,不輕易改變初衷。
我認識一位銷售員,此人頭腦靈活,非常聰明,但在他做銷售的5年中換了足有20家企業,每家企業最長不到1年,最短的隻有1天。比如說,看到奶製品火爆了,他就趕緊去做這個;回頭又看到保健品來錢快,又跑去做保健品。如此頻繁的變換行業,他最後在銷售中毫無積累,原地踏步,甚至更差,至今也沒有什麼作為。
從銷售生涯的角度來談耐心,基本上有這樣的一條規律:一般在一個私營企業的基層職位同一崗位做了3年沒有任何的起色或得到提拔,那就可以考慮換崗位或工作了。但現在能堅持3年的人特別是銷售人員,太少了。
我們聽到的話是:沒勁,沒意思,不想做事,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煩死了。而幾年之後,有耐心的,不斷在努力的同事,當然,現在已經是他們過去的同事了——發展的穩穩當當,一步一個腳印;而頻繁抱怨、跳來跳去的那些,還是在苦苦掙紮著,大多是這樣的景象。
其實,對個人而言,“浮躁”是一種情緒,一種並不可取的生活態度;對大環境而言,“浮躁”是一種社會長期性價值觀的缺失。
人浮躁了,會終日處在又忙又煩的應急狀態中,脾氣會暴躁,神經會緊繃,長久下來,會被生活的急流所挾裹。企業浮躁了,領導的戰略判斷力會缺失,員工的目標執行力會打折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會惡化,會被殘酷的市場所拋棄。
凡成事者,要心存高遠,更要腳踏實地,其實,這個道理並不難懂,但當自己深陷其中,能不能做得到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二、銷售的過程就是重複的過程
亞裏士多德說:“我們重複做什麼,我們就變成了什麼。”這句話對於銷售也同樣適用。
很多銷售員都犯了一個錯誤,他以為商品好就不需要宣傳,實際上最好的品牌需要最大的宣傳,就比如明星要開演唱會,那麼難道他們不需要登廣告嗎?假如成龍出了一部新電影他難道不用宣傳嗎?麥當勞也要登廣告,可口可樂也要登廣告,賓利汽車也要登廣告,所有的產品都需要宣傳,顧客不會主動去買產品的。
世界上的顧客都不會去買好的商品,也不會去買貴的商品,隻會買他們知道的商品。
持久的宣傳告比創新更重要,簡單重複的廣告往往是最有效果的。看看這些廣告詞,像“中國平安,平安中國”;“just do it ”;“送禮就送腦白金”;“買好鈣,巨能鈣”。是否已經深深地刻在你的腦海?
中國有四個重複性很強的廣告,老百姓都覺得很煩: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保護嗓子請選用金嗓子喉寶;補鈣請選用新鈣中鈣高鈣片,一片頂過去五片,價格不貴還市惠;補鋅請選用葡萄糖酸鋅,藍瓶的,好喝的。
但是這四個廣告都是我們國內同類產品中賣得最好的東西。如果連小孩子都能主動記住你,那你就成功了。這就是重複宣傳的威力。
對於銷售員來說,維係客戶關係的訣竅就是經常的溝通,你不溝通,就會被客戶遺忘。航天員專用產品多達6個,人們為什麼隻記住了蒙牛,因為蒙牛天天都在講。
所以說,要想做好銷售,首先要清楚,銷售靠的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要想做到成功,就要把簡單的事情重複的做,簡單的話重複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