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前方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蘑菇,灰色的,尖上帶著露水。晉石跑了過去,對著彩霞說:“別動,一噴派的人吃了他們采來的蘑菇沒有幾個有好結果,死的死,瘋的瘋,還有的始終找不到了。”
猜想著未來,雖然有很多人做了,可是還有很是誰都不能講清的啊!
人常覺得活得累,這是因他總想去“要”,要更高的物質享受。其實人滿足吃飽穿暖的最低物質需求,再高的物質享受就屬可有可無了。當然,隨著整個社會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你也不必排斥自己的生活水平的水漲船高。但這種與大眾水平等高來得自然,而不是拔尖,不會讓你去刻意去追要,所以也不會讓你受累。而你想要超過大眾普遍水平的物質享受就會感到累:一累身,你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精力才有高回報;二累心,有時出力還不行,還要算計,其中不免有為富不仁之舉,便心虛,便後怕。
為物欲而身心俱累得到的回報又會是什麼呢?或是很多的錢,當你用很多的錢買來了好吃好喝好穿好玩後,你會覺得這些不過如此,反又生出無聊,或你還又流連起過去清貧時的那份輕鬆了。富裕未必等同幸福,幸福是種精神和物質的平衡的感受,光有物質享受而沒有精神追求,決無幸福可言!請記住:任何超出基本需求的財富都可能成為你的精神負擔!
相反,如我們把生活需求降到“必需”的標準,如吃飽穿暖或等同大眾的生活水平,而把精力放在公共利益上,讓大家共富而導致全社會的安定,友愛,這才是幸福的所在。在這幸福的含義又是:隻有大家幸福才有個人幸福!
活得簡單就是把物欲降到基本需求,這樣既無“貪得無厭”之罪感,,也無貪而不得之心累,更無為貪奔波而導致的最後無聊。或你看到當今不少人都在為個人物質享受而忙忙碌碌,也有表麵的富裕,可他們累而不幸福哦。反觀一些“窮者”卻自由自在,他們不為物欲所束,知足常樂,其中更有為民謀福的聖賢,舍己為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人才活的有味,才活得幸福。
活的簡單不代表去偷懶,那些有力不出力而靠別人養活的人是可恥的。這些人即便活得再簡單也是社會的渣滓,因為他們的簡單是要來的,而不是掙來的。
同樣富裕也不是罪過,隻要你的富裕不是不義之財。你靠自身的努力闖造了財富,其中就有對社會的貢獻。如你還能將屬個人的財富回報社會,那你也同樣有快樂和幸福。換句話說生活簡單不是無為,而是不為個人為而為大家為。
社會的不安定不在社會財富的多寡,而在社會的分配不公,更在一些人的貪得無厭。如果大家都盡其所能為大家謀福,都有大家共富的理念,那麼這個世界會美好得多!
佛在世時,有一個外道持花供佛,拜畢,佛說:“把花放下。”外道將花放下。佛又說:“把手放下。”外道就把手放下。佛又說:“把身放下。”外道愕了半天,身怎麼放下呢?就問:世尊,身怎麼放下?”佛說:“放不下,挑起去!”外道就悟了。
從前有位羅狀元,當官十幾年,育有一子,他親自教導孩子,希望將來兒子同父般有成就。然而不管他如何努力,兒子仍然十分愚癡,羅狀元非常難過,“自己如此有成就,竟生了個愚癡兒子,人生所為何來?意義何在?”於是他出家修行,留予後世此偈:“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時了,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