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辛頓逸事(1 / 3)

克裏辛頓逸事

前言

20世紀80年代中期,陳健生從中國碩士畢業來美攻讀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由於改革開放不久,中國大陸的留學生走向世界的還不多,美國校長在新生入學典禮上,特意向大家介紹,本年度有兩位來自中國的獲全額獎學金的優秀學生陳健生、王立美。他們兩位都起立致意,引起20多位新同學都對著他們微笑,他們倆也彼此留下印象。在攻讀學位的過程中,雖然他們不在同一位導師的指導下,但卻屬同一個係,常有交往。兩人都是從中國的知識分子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說的想的都很類似,姻緣就這樣注定了。健生的父母是新中國培養的專業人才,父親教大學,母親教中學。其父喜歡鑽研,與石油部門合作研究的項目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但他長期為心血管疾病所累,在健生讀大三時就辭世了。

特級教師的母親鑒於先生多病,自幼對獨子的身體健康特別重視,專請教體育的同事,張老師指導其鍛煉身體。

因此,健生從中學到博士一路走來可謂德智體全麵發展。

立美的家庭也是一個和諧進取的典範,其父為國內某電子研究所所長,其母為兒科醫生,王家兩姐妹有父親的執著和母親的樂觀豁達精神,先後赴美攻讀學位,奮鬥成功。

在慶賀健生、立美兩人獲得博士學位暨他們的婚禮上,健生的導師艾登教授(Dr.Eden))贈送給他們一個底座結實、橫斷麵為長方形,瓶口收縮為圓形的瓷質花瓶。該瓶的獨特之處為,在瓶身前後兩麵各繪有圖案完全相同的一束彩色絢麗的鮮花。艾登教授在致詞時說:“我送的禮物並非貴重之品,然而意義無價,借此祝賀你們這個雙博士家庭前程無量!注意是雙麵有花的雙博士,而不是一人具有兩個博士學位!”全場一片笑聲。

喜氣彌漫在前來祝賀的老師、同學、親友中。遠在中國的雙方家長都沒來參加婚禮,隻有立美的姐姐和姐夫從波士頓趕來祝賀。

花園路起步

博士夫婦在美國中部肯塔基州的克裏辛頓城找到工作。健生服務於醫療保健公司,立美供職於當地銀行,均做IT技術工作,在離公司不遠的花園路租私人住宅的二樓(兩室一廳)暫住。工作穩定,生活逐漸走上正軌,一年後喜得貴子。此時,王家老爺子在中國雖不當所長了,但仍十分忙碌,而王母又是老爺子的保健醫生。

陳、王兩親家相商,請陳親家代勞去美國協助兒子一家,照顧立美坐月子及帶新生嬰兒。陳母辭去了學校的返聘教職,毅然赴美。豁達、明智的陳母在跨越太平洋的飛機上就為自己定下座右銘:“愛兒子必首先愛媳婦。”

花園路的公寓很小,實際為房主過去堆放雜物的儲藏室,將二樓部分出租增加收入。故這套名為公寓實為倉庫的客廳房間很小,隻能放吃飯用的桌椅和一台電視機;客廳地板壞了被拆除,變成較低的水泥地麵;由廚房到客廳要下三步台階,而從客廳到兩間臥室又要上三步台階。陳母被安排在小房間居住,一張單人床,相伴兩個寫字台,其上各放一台電腦,擠擠湊湊滿屋子,而大房間是健生、立美的臥室,也隻能放一張雙人床及一張嬰兒床就擠滿了。健生對剛來美國的母親說:“媽媽,對不起!我們正著手買房子,至少要半年以後才能定下來,目前就湊合著住吧!”陳母說:“健生,沒有關係的,我這一生大房子、小房子都住過,幼時還住過你外公的花園洋房。‘四清’下鄉時住農民家,隔壁就是豬圈的房間也住過……就照你們的意思辦。”陳母愛兒子和媳婦沒有半點怨言。但是,夜深人靜半夜夢醒時也想:“我在中國是位特級教師,三室一廳、窗明幾淨,請一個鍾點工做家事還是辦得到的,由於教學效果好,頗受領導的信任和學生的愛戴。而現時麵對的是保姆性質的庶務,兒子、媳婦工作忙碌,早出晚歸,以後白天將麵對一個不會說話的嬰兒……”不覺眼角有些濕潤了。又想:“曆史已經翻過去一頁了,兒子媳婦在異國他鄉創業也不容易,孩子們的事業就是自己的事業……”

不久,孫兒奧文順利誕生。陳母是教物理的,邏輯性極強,經過初期的忙亂以後,對全家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客廳的飯桌成為三用桌,一用來吃飯,二用來放塑料洗澡盆為孫兒洗澡,三用來鋪上單子為孫兒換尿布(因陳母腰有病不能下彎)。舊房子的洗衣機由於年代久遠,洗衣時如舊式燃煤火車頭上鏟煤的刷刷聲,一直要鏟到衣服洗完為止。陳母總是先將衣服洗上,再推著嬰兒車帶孫兒外出散步,避開噪音使奧文能安靜睡覺。

每天下午6時以前備好飯菜,兒子媳婦到家就開飯。日

子過得挺快,眼見奧文一天天長大,笑臉白裏透紅,實在可愛極了!王博士性格外向且會為人處事,更會做媳婦,經常誇獎婆婆做得好,周末開車帶上一家外出購物,吃的用的都由陳母挑選,並對陳母說:“我12歲就在重點中學住校,以後去北京上大學,再以後出國,離家越來越遠了。我是中西合璧的,吃什麼都行,一切由媽媽決定。”休假時,常帶著一家外出參觀覽勝。立美在一個充滿民主氣氛的娘家長大,很少“小鳥依人”的思想,頗具獨立自主精神風範。相對說來,陳博士性格內向一點,家裏有兩個巾幗當家,一主外,一主內,諸事不必操心,“退居二線”潛心研究計算機最新技術,是個有福之人。這是一個具有互補性格成員組合的幸福家庭。

雙博士家庭略有積蓄以後就想改變自己的生活,衣、食、住、行為四大日常生活要素。衣、食、行都有了,重點是改變住房條件。老美喜歡買房子,主要是政府對購房者有一係列的優惠政策,鼓勵“居者有其屋”,而一當擁有住宅便算是進入中產階級,就會有社會信譽度,繼而向銀行貸款、置產辦業、分期付款買大件物品等都會得到優惠待遇。入鄉隨俗也買個房子吧!立美在銀行工作,了解到購房貸款利率較低,正是按揭購房的大好時機。

師兄的卓見

具有博士水平的人總愛研究,購房之前總要調查一下房屋類型、價位、環境、受限條件……。健生在中國大學本科時期的同學劉鎮海也在當地工作,他已經在郊區的梅堡(Mayborn)買了房子。於是,關於購房調查的首選是訪問鎮海師兄了。電話約好與鎮海夫婦在一個周末聚會。鎮海的房子是位於一排四家房子中間的第二家,兩家之間共用一牆,如城鎮商店的排列,一家接著一家故稱為鎮屋(Town House),隻有左右兩端的人家各有一麵牆為各自擁有。每戶均為兩層樓,樓上樓下渾然一體,樓下為客廳、餐廳、廚房、洗衣房、車庫及半個衛生間(隻有廁所而無洗浴設備者稱“半”),樓上有三間臥室及一個全衛生間,全樓自擁中央空調及冷熱水係統。屋前有幾株小花及矮樹,屋後與左鄰右舍用矮木柵相隔,形成一個方形的草坪及花園。比起陳家的舊公寓更顯優美、明亮、舒適。

師兄鎮海是學工商管理的,自然能說會道。他說:“美國是‘自由’的,什麼都自由就是錢不自由,故買房先應該考慮買多少錢一座的房子,再就價錢確定房屋類型。

如我是‘跳出農門’之人,父母在中國農村,培養我不易,我總要省點錢幫助他們,中美兩邊都要買房,就決定在美國買價錢較低的鎮屋。像你們雙博士家庭,收入頗豐,中國老家又不需幫助,就可以買大一點的獨幢住宅,至少有四個臥房,衛生間也可多一點,這樣比較方便。美國中小學教育是按居住區域劃分的,因此房屋應坐落於優秀中小學所在地區,即所謂‘好學區’的住宅。另外,要選擇治安好的住宅區,一來居住安全,二來工作變動要賣房子時,這類房子賣出率高。”接著,師兄又評價自己的房子說:“當時就應選左右兩端的房屋,因為鎮屋的端頭更多一點樹木及花草,較空曠,若居住在中間則如夾心餅幹,在後院中休息時總覺得左右有人看著。”

並總結說:“室外的環境是不能改變的,室內的環境(指室內裝璜設計)是可以改變的。因此,購房時選擇室外環境至關重要!”與劉師兄夫婦歡聚暢談,吃過劉家做的有湘西特色的美味和陳家帶去的“梅菜扣肉”、“雪菜毛豆”等南京菜後,祖孫三代滿載購房經驗一大堆,愉快返回家中,積極籌備購房大事。

南湖建新屋

陳家決定要買一幢有四間臥室,擁有兩個以上全衛生間的兩層樓的獨幢住宅。經立美工作銀行的同事介紹,認識了專門經營住房的中介威爾森太太。在她的引領下,不厭其煩地參觀了本城學區和環境較好具有四臥室的獨幢住宅。原本想買一個二手房,簡單整理即可入住,比較省事。但當有一次健生和立美看中一座他們都滿意的住宅時,卻因該宅室內有較濃的咖喱味(原房主為老印,搬遷時室內空氣潔淨處理不好而殘留異味。印度人喜食咖喱,相當於四川人喜食辣椒)而改變了他們的初衷,決定走新建房之路,追求一個全新!

克城郊區的南湖,古遠年代是一個小湖泊,旁邊有大片農田及一個因湖而得名的南湖外埠。現時已由開發商建成許多獨幢住宅,在南湖東街有四塊地皮出售。威爾森太太說:“該地原有一座小房子及廣闊的菜地,開發商購入後拆去小房子,將地劃分成四塊,出售給四家人建房。”現在,由於經濟發達,人口增加,一般中產階級時興院子小、屋子大的格局。健生、立美銘記鎮海師兄所言,“環境是不能改變的”重要觀點,分析後認為:四塊地中,東端的一塊為南湖東街與鐵木路相交處,新建房的正麵和左側將臨街不太安靜;西端的一塊是原有小房子的宅基地基礎較好,並有五棵大樹排成一行垂直於主道,形成天然屏障與原有鄰居隔開;中間兩塊為菜地,沒有風景,於是決定購買左側有大樹美景的南湖東街3412號地址建房。

興建房屋大致分為兩種情況:全權委托大建築公司進行,大公司有標準房屋樣本,隻需客戶選擇房屋式樣即可,省事省時但費用較高;另一種為請人設計圖紙,委托小建築公司施工,自己配合選擇相關設備,費用略低且可體現個性化的設計特色。

為了省錢,陳家選擇後者。

當奧文九個月大時,他們在南湖東街的房屋已初步建成,正在裝修。每個周末,陳博士夫婦一齊外出去為裝修工程忙碌,如訂購廚房、衛浴設備,選擇燈具、電器設備等。陳母則在家帶著孫兒並準備好可口的晚餐等待辛苦一天的兒子和媳婦歸來。一個周末,立美對陳母說:“媽媽,今天天氣很好,我們全家去看一下新房子吧!”祖孫四人開車前往,汽車從鐵木路右彎轉向南湖東街時,就看見前方右邊一排四座房子,有的在施工,有的在裝修。健生對陳母說:“我們的房子在最後一家。待車停到3412號門口時,陳母從車上瞥見落成的新屋,頓覺眼前一亮,十分漂亮,屋的左側還有綠樹相襯,風景優美。

進入門內,雖為一座空屋,但見客廳、餐廳、起居室、廚房等有序呈現,也足見其規模之大了。陳母對兒子說:“你父親生前所在大學,校長的家也沒有這樣大呀!”健生說:“媽媽,我們搬來以後,你就住樓上內套衛生間的那一間,比較方便。”

一家人歡天喜地迎接美好的未來。

先住後運籌

住宅的室內外環境均可以請有關公司建造。大致程序為約請設計師參觀住宅的室內或室外,由其提出初步設計方案和價格。待雇主確定後,雙方簽訂合同進行施工。施工前的設計方案是免費的,施工過程中若某一項需對方案修改時則應另加費用。如因各種原因未能簽訂或中途終止合同,設計方案均歸設計師所有。

健生、立美參與了新建房屋全過程,對樓上臥室的布置早有安排,每間屋都按媽媽和自己的喜好購置了新家具。新屋交付時正值花園路公寓的租約到期,為節省房租就遷往新屋了。原有的電視機搬入大宅中變成了一個“小乖乖”,三用餐桌變成了“小乖乖”的“哥哥”,就這樣湊合著住下來了。

由於樓下是“麵子工程”,總想聽一下設計師的意見。

故從網上邀請了三位室內外環境設計師來家約談。

室內環境設計師傑克是一位口若懸河的人,他提出:客廳應當放置一台三角鋼琴和一個單人沙發,擺成對的沙發顯得俗氣;起居室壁爐上方應掛名畫;電視機應換成大型的,其上牆麵不應掛其他畫作或工藝品,以免幹擾看電視的視覺效果;樓梯附近應設一個水池,其中有山有水,內藏小水泵,製造出泉水叮咚的效果;餐廳的吊燈燈泡不應顯現,使之有殷實富貴之感;還對桌上的擺設及室內大型綠色植物的匹配等等都提出了建議。

兩位室外環境設計師,威廉是一位長者,不會電腦製圖,但自稱曾為某某著名影星規劃過豪宅的室外環境;另一位較年輕的設計師戴維有現代意識。兩人先後來新居觀看屋前屋後環境,進行商談。

威廉拿出手工繪製的平麵設計圖紙兩張,並附一本花木樣本圖案。在設計圖中可見標注有花木的代號。他告訴健生、立美每年春、夏、秋、冬室外環境的變化,講到春天就翻開樣本圖,指著代號為S的花卉,其中S1為花,S2為樹木的分類號,如為S15則是樣本上的春天開的第五種花。他的設計圖十分精美,顯然是一位功力非凡的設計師,憑著他的設計和花木樣本,能想象得出屋前屋外四季環境的變化。

年輕的設計師戴維,根據用數碼相機拍下的新住宅照片,經計算機處理,拿出四張彩色設計效果圖。該圖表明四季的室外環境,給人以非常直觀的印象,不必“腦筋急轉彎”去想象各種花草樹木的樣子,花兒就按季節開在圖紙上了。其中屋前右側草坪上種了一棵樹,該樹是春天開白花,夏天長綠葉,秋天變紅葉,冬天為無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