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農曆虎年](1 / 3)

2010[農曆虎年]

1月2號,美國華盛頓DC首屆“中國贏克杯”國際馬拉鬆正式開賽。

如果不按照“贏克杯”的叫法,這屆華盛頓DC國際馬拉鬆比賽是第二屆,第一屆比賽是去年,也就是北京奧運會結束後的第一年舉辦的。當時的主辦者是《華盛頓快訊》報和《華人視界》報。牽頭的發起者是《華盛頓快訊》報的總編傑弗遜先生。

看完奧運會開幕式電視直播後沒幾天,傑弗遜來電話問我:“你答應過的那件事,什麼時候開始辦?”

“我答應過你什麼事了?”

“你忘了嗎?那天在你府上看奧運會開幕式時,你答應過我的事。”

我一聽就懵了,老外辦事都是死心眼兒,他要是認為你答應過他的事,他肯定是當真的。你要是反悔了,他就會動用法律武器的。

問題是,我現在還不知道我答應過他什麼事?那天我確實喝多了,我不至於答應把報社白送給他吧?

我馬上笑嗬嗬地對傑弗遜說:“你常到中國去,中國人的習慣你是知道的:酒桌上說話是不算數的。我那天答應過的事是不算數的,對不起了。”

“那好吧。那錢隻能讓我自己賺了。”

咦?還有賺錢的事!我那天都跟他談啥了?

“嘿,朋友,我跟你開玩笑的話,你真聽不出來嗎?你看,我還以為你真是個中國通呢。中國人常講: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答應過的事,豈能反悔!做,我們接著往下做。”

“我想,你們中國人不至於現在就富到有錢不願賺吧?”

“當然願意賺錢了。你說,這事怎麼辦吧。”

“我現在把我起草的方案發給你。你看完郵件後咱們再議。”

我看過老傑的郵件才回憶起,那天在酒桌上,我答應過的事是和他聯手在華盛頓DC舉辦國際馬拉鬆比賽。

老傑的方案也不複雜。我記住了三點:一是該項目掙錢了,他得7,我得3;二是我們兩家報紙分別拿出版麵做該活動的宣傳;三,我們分頭找廣告讚助商。

這三條都沒什麼好討價還價了。我回複傑弗遜:同意。

在確定具體在哪一天舉行馬拉鬆比賽時,我堅持要定在2009年1月2日舉行。

我心中的小九九是,我們《華人視界》報是2004年1月2日成立的。到2009年1月2日,恰好是5個整年。選擇這一天舉辦華盛頓DC的馬拉鬆比賽,掙不掙錢不論,權當是紀念我們報紙發行5周年的慶賀活動了。

其實,選擇1月2日作為比賽日,我也是作了犧牲的,或者說不是太情願的。

本來,2008年年初我就打算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啥也不幹了。從9月份開始,我想去哈佛商學院進修一年。但是,傑弗遜一勾引我舉辦馬拉鬆比賽,我心就長草了。

就這樣,讓我與美國大學校園失之交臂。

從2008年9月我們定下來舉辦這個活動,到2009年1月鳴槍比賽,這期間隻有4個月,承攬廣告的工作沒做到位,甚至活動的冠名單位都沒找到。但是,對我來說,這次實戰演練,讓我對報紙的價值與作用,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美國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報紙版麵的廣告客戶在減少,我們為何不利用報紙多搞些活動呢?而且,我堅信,隻要活動策劃好了,經濟效益是沒問題的。

從舉辦完2009年的馬拉鬆比賽後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在腦海裏策劃如何辦好下一屆的馬拉鬆賽事了。

我首先分析,傑弗遜為什麼願意找我聯手辦比賽?歸根結底,他是看中了華人商家口袋裏的錢。隻是遺憾的是,上次因為時間緊,我沒能幫他把華人商家兜裏的錢都掏出來。這樣也好,華人商家兜裏的錢,留著給我吧。

老傑,對不起了。下一屆的比賽活動,哥們我就不帶你玩了。

應該說,傑弗遜是我能夠走向這條道的導師。但是,常言道: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商場上,歌舞升平的時候是假象,刺刀見紅的情景才是常態。

對於商人的難題是選擇在什麼時候把老師蹬走。後來證明,我把老師蹬走的時間有些早了。

中國的崛起,讓在美國這裏的人真切地感覺到的是,到美國投資的華人多了,進入美國商場裏的中國牌子的商品多了。

當然,最先進入美國的中國牌子的商品是紡織品。中國南方生產“贏克”牌運動服的企業一路殺向美國了。

我最先是在NBA實況轉播時,發現了NBA現場竟然有漢字的廣告!仔細一看,上麵的廣告語是“穿贏克闖天下”。

中國人做生意出手就是狠。NBA現場的廣告牌,那得需要多少錢啊?

一看到這樣的大手筆,我就意識到,我下屆的馬拉鬆比賽的冠名單位有了——就是“贏克”公司了!

我立即跟國內的朋友聯係,目的是想請人幫助牽一下線,我好跟“贏克”運動服公司談我的馬拉鬆賽冠名權的事。

托人打聽了一大圈,原來“贏克”在美國已經設立了辦事處。而且,辦公室就在馬裏蘭R城,距我們報社不到3英裏。

一聽到這個消息,我第一反應是譴責自己,中國這麼大的一個企業在馬裏蘭設了辦事處,我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這說明我有多少工作沒有做好啊!

以前,我以為辦了張報紙,自己就是當地的名人了,任何當地的大事小情都瞞不過我的眼睛,都會彙集到我的耳朵裏。現在看來,我是眼不明、耳不聰呀!

當然,我也奇怪,我工作失誤沒能及時知道“贏克”落戶馬裏蘭,反過來說,“贏克”怎麼也不主動跟我這個“地頭蛇”聯係呢?至少,他們應該從報紙廣告的角度,主動跟我們聯係吧?

我按查到的“贏克”公司的電話號碼,主動給打過去,十分禮貌地向對方介紹了我自己,並希望能夠得到和對方麵談的一次機會。

對方接電話的人說,他就是“贏克”北美辦事處的負責人,英文名字叫威廉姆斯。他同意我們見麵談談。

我提議我們在R城一家有名的日本料理店見麵。中國餐館菜價便宜,顯得檔次低。所以,我提議去日本料理店。

威廉姆斯馬上拒絕了。他建議我們在DC一家牛排店見麵。

在日本料理店吃暑喜,兩人吃飯最多也就五六十元錢。在西餐店吃牛排,兩個人至少150塊錢。

這下讓我領教了,人家“贏克”確實是大手筆。不但砸廣告是大手筆,就是讓別人請客,那也是大手筆呀!

威廉姆斯見麵就問我:“你老家是哪兒的?”

我恭敬地回答:“東北。您呢?”

“上海!”

“冒昧地問一下,我們《華人視界》報,您看過沒有?”

“沒有。”

“哦,您是領導,太忙了,沒顧得上看。”

“不,我本身就沒想看你們這些當地的中文報紙。”

“那‘贏克’就不準備在我們當地的中文報紙上做廣告了?”

“這還用問嗎?我們這麼大的跨國集團公司,怎麼會在當地的免費報紙上做廣告呢!”

“當地的華人也應該是貴公司的潛在消費者吧?”

“我們公司的營銷策略是抓大放小。‘抓大放小’你懂嗎?我們要的是美國主流社會的消費者。”

我站起來,用餐巾紙擦了擦嘴角,笑著對他說:“威廉先生,還真讓你說著了。我就是你剛才說的那種吃不上飯的人。本來今天應該是我請客,可沒想到你對我們窮人這麼了解。好了,你再同情我們窮人一把,今天的單,你買吧!”

說完,我就走了。

威廉姆斯在我身後喊道:“嗨,你回來!咱們怎麼也應該AA製吧?”

威廉姆斯對我的那種態度,讓我對他失去了耐心,也讓我對“贏克”失去了信心。

中國人講:人在做,天在看。老天還真是有眼啊,沒過多長時間,“贏克”的北美辦事處又主動給我來電話了。約我談話的人是替換威廉姆斯的朱先生。

這次我和朱先生是煮酒論英雄,而且,朱先生一口東北話讓我聽起來很爽。末了一問,感情朱先生也是和威廉姆斯一樣,上海人也。他來美國前是“贏克”公司中國東北區總裁,怪不得他能講一口標準的東北話呢。

有了“贏克”的鼎力讚助,美國華盛頓DC首屆“贏克杯”馬拉鬆大獎賽圓滿成功。

當天,美國華盛頓DC全城是一片紅色的海洋。所有的參賽者,都穿著紅色的“贏克”牌運動服。

翌日,1月3日《華盛頓快訊》頭版頭條的標題是《中國“贏克”染紅DC》。

2010年虎年春節剛過,正月十五的那天,我迎來兩位大學的老同學:張東和劉菡。這兩個人是同時受邀參加中國政府國資委組織的“海外精英招聘團”的。張東是為財政部及其下屬單位招聘的,劉菡是為大海市吸納人才的。

劉菡剛剛被提升為大海市的副市長,和張東一樣,都是副司級幹部了。

當天下午到達DC後,兩個人都請了半天假,下了飛機就直奔我家。我出門口一看到是他們倆一同造訪,讓我吃驚不小。

龐鷺1997年在美國時見過張東,但她和劉菡彼此是第一次見麵。龐鷺懷裏的馬正行跟他們倆肯定是頭次見麵了。

按中國人的習慣,張東上來就給馬正行1000元人民幣的“壓歲錢”。

龐鷺左推右擋不想要,說:“我們盼孩子快點長大,不希望‘壓歲’。”

我把錢主動接過來了。我說:“幹嗎不要?!這小子上學時沒少蹭我飯吃。”

張東搖搖頭說:“你看你,現在都是大富豪了,怎麼就一頓飯的事,還耿耿於懷呢?”

劉菡用手逗著馬正行說:“小正行,阿姨可沒有人家財政部的財神爺有錢。阿姨隻給你帶來一個小玩具。”

劉菡像變戲法似的從身後拿出個足球來,遞給馬正行。

馬正行用小手一撥了,球滾到了地上。我俯身把球撿了起來,說:“你這個阿姨也是,不知道孩子他爸是打籃球的出身嗎?你怎麼能買個足球呢?”

“我帶來的這個球,可不是特意買的。是大海足球俱樂部送給我的。足球現在是我們大海市的一張亮麗的名片。我們還靠‘足球城’的美譽吸納海歸呢!”

張東不屑地說:“在飛機上,她就給我說個。誰信啊?哪個人會因為能踢幾腳球,就跟你回大海市去呀!”

我問張東:“那你認為靠什麼呀?”

“待遇!事業!感情!”

劉菡說:“我不反對你的說法。事實上,我們大海市也是這樣做的。我強調我們是‘足球城’,目的是告訴這裏的精英們,除了待遇、事業和情感外,我們這裏還有一個好環境——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

張東又搶白劉菡說:“姐們,打住。你不說環境還好,一說環境,我就對你們大海市政府有意見。馬駿你不知道,這幾年大海市是髒、亂、差,和咱們在學校那時的大海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劉菡解釋道:“這有什麼?這是改革前進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是為獲得今後幸福生活的一時陣痛,就像當初中國剛改革開放時遭遇的陣痛是一樣的。如果中國當初不改革的話,會有今天的成績嗎?”

看著他們倆唇槍舌劍地辯論,我對龐鷺說:“看沒看見?我們國家的副司級幹部,工作責任心多強!出國了,還念念不忘城市建設問題。”

龐鷺問我:“今晚怎麼安排?出去吃嗎?”

“不,菜在外麵點,在家裏吃!舒服、方便!又都不是外人。你給‘華強酒家’打個電話,多要幾個菜。”

張東不但給了馬正行1000塊錢,還給我帶來了兩瓶中國名酒。我打開一瓶,和張東一人一半。劉菡喝紅酒,龐鷺喝飲料,馬正行喝奶。

我先舉杯說:“咱們連喝三杯吧。第一杯,今天是正月十五,我給你們拜年了。第二杯祝賀劉菡同學榮升大海市的副市長。第三杯,預祝你們這次來美招聘圓滿成功!”

我和張東、劉菡都是二話沒說,連續三杯下肚。

我對龐鷺說:“看沒看著?這就是我們財大的酒風!”

張東對龐鷺說:“別聽你老公瞎吹!我們在大學時,就沒喝過幾次酒。”

劉菡對張東說:“哪年元旦咱們不開Party呀!”

張東對劉菡說:“是啊,不就是那麼四次嗎?”

我對龐鷺說:“我們在學校那會兒,男生到女生寢室最多的原因是去要吃的。你信嗎?”

張東說:“別的男生去女生寢室是為了要吃的,你老大可不全是吧?”

張東說完,覺得不妥,馬上想把話岔過去,對劉菡說:“我當時要是能認識劉菡同學的話,我就可以去找你要吃的了。”

劉菡對張東說:“去你的吧!我喂狗,也不會給你的。”

我們全笑了。

龐鷺笑了笑後,問張東:“剛才你說你們老大到女生寢室去,不單單是要吃的,那是幹啥去了?”

張東十分尷尬地說:“我,我也不知道啊!這事你得問他啊!”

我們又都笑了。

我在心頭忽然閃了一下:樂怡現在在哪兒呢?在幹什麼呢?

劉菡對龐鷺說:“別聽他們倆瞎掰。我們那時候還都很封建,他們男生當時就是能活動活動心眼。見了女生,連手都不敢拉。”

我說:“是啊!當時那麼幼稚、單純的人,轉眼之間,一個是財政部的副司長,一個是大海市的副市長。你們倆是怎麼由一個窮學生一下子變成了政府高官了呢?”

張東說:“這不太正常了嘛!你要是不出國,現在也許是正司或者副部了呢!”

劉菡說:“張東,我認識你到現在,隻有剛才這句話,你是說對了的。”

張東說:“謝謝領導誇獎!”

劉菡對我說:“馬駿,王幹部這個人你還有沒有印象?”

我說:“哪能沒印象?你是說咱們冶金局組織部長那個王幹部吧?”

劉菡對我說:“對。王幹部幾次跟我講,當初他招我們三個進局裏時,最看好的是你。你知不知道?”

我回答:“不知道。我隻知道他看不上我。當時,你和梁房修都提副科長了,為啥隻把我晾在底下了?”

劉菡有點興奮地說:“龐鷺,張東,你們兩個今天算是撿著了。我給你們講一個秘密。”

我們畢業前,有一次現場招聘會,就是有五十多個用人單位,直接到我們學校招聘。

我們學校有位畢業生,當他看好了一個用人單位後,怕別的同學跟他競爭,在他跟招聘單位麵試後,他就召集了一幫哥們弟兄去到那個用人單位輪班麵試。等到那個用人單位的負責人回去後發現,在這些男孩子中,隻有一個人的麵試資料是真的,其餘都是亂寫一氣,連名字在學籍中都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