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書法的力(1 / 3)

第四節 書法的力

一、力感之說

中國藝術有“妙處難與君說”,“得意處難與君說”的說法。在當代書法創作中,更多書法人的書寫意識總是壓倒他們書寫的平常心,總想表達出對力度的強烈占有欲。但是對於什麼是書法之力,更多作者是難以言說的。書法之力應該是審美者通過對線條結體審美所感受到的力度,以及創作者在手心合一的狀態下揮灑出的力度感受以及呈現的各種力度形態。這種力感和形態存在於筆畫結構之中,它不包括對章法整體性力度的感受。書法產生的力與人視覺上的力學經驗有相似的感覺,雖然不是一種物理的力量,但它是在肯定筆力的前提下所表現出的一種協調和控製的力量感覺。藝術之力都是主觀的,是存在於人的感受之中,並非是客觀的作用力,因此我將書法之力概括為“力感”。力感的大小即指力感度或者叫力度。力度是檢驗作品的精神和基本功的標準之一,是優秀藝術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美。

二、力的分類

我們知道物理力的基本分類是:電磁力、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長程力如引力和電磁力;按照作用是否和作用路徑有關分為保守力和非保守力;保守力例如引力、彈力、重力、靜電力;非保守力例如摩擦力。按照研究對象劃分:係統內力和係統外力。按照效果劃分:彈力(包含壓力和支持力等)、牽引力等。物理之力,隻是作為一種間接的因素對書法中力的呈現起到作用。

以上是對力的大概分類,然而書法之力是很難歸入這些力的分類之中的。從審美的角度看,書法之力都不屬於以上力的範疇,隻是一種視覺感應,是線條點畫進入視覺後,經過大腦分析綜合判斷得出一種與書法力對應的心理反射,從而再現心中之力。當然在書寫過程中還是會存在墨汁的重力,筆(刀)與紙(碑)的摩擦力以及紙(碑)的支持力,這些力書寫者在創作中很容易體會到。

三、關於書法力的論述

“芟波屈曲,真草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晉 王羲之《書論四篇》)

“當其運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唐 顏真卿《傳張旭十二意筆法記》)

“力不足而無神氣。”(唐 韓方明《授筆要說》)

如果力氣越大力度越強,那麼“天下有力者莫不能書也”。(宋蘇軾《書所作字後》)

“指實臂懸,筆有全力,按衄頓挫,書必入木。”(明 豐坊《書訣》)

“管欲碎而筆乃勁矣。”( 清 王澍《論書剩語》)

“每一臨寫,必回腕高懸,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約不及半,汗浹衣襦矣。”(清 何紹基題《北魏張黑女墓誌》)

清代朱和羹《臨池心解》說:“用筆到毫發細處,亦必用全力赴之。然細處用力最難。如度曲遇低調低字,要婉轉清澈,仍須有棱角,不可含糊過去。如畫人物衣衫之遊絲紋,全見力量,筆筆貫以精神。”

從以上書論中可以看出曆代書法家對力苦心孤詣的追求,甚至把力神秘化。對於力,書家們各持己見,但已表明力的共性:力是書法重要的審美範疇。書法的力感有哪些?存於何處呢?

劉熙載將書法的力感概括為兩種:一種是“果敢之力”,一種是“含忍之力”。 說得較為抽象但接近本質。具體地講,在書法作品中濃重的墨汁表現出向下流動的重力感。在線條產生的“屋漏痕”墨象中,能使人感受到一種滲透力感;在青銅器上熔鑄的金文,能使人產生一種金屬的硬度感;在行草書中流露著跳動的力感,這種跳動之力如懷素的狂草,奔放不羈。王鐸的行草書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線條的飛動之勢,以及由勢而生出的力感;在行、草書中的力感比較傾向於“內力”、“隱層”的彈力感;在楷、隸、篆字中,強調藏頭護尾,有垂有縮,給人以“綿裏藏針”的感覺,這是骨力感的體現;在幹枯筆觸的“飛白”中表現的是蒼勁的力感;在斑駁碑刻中表現的是樸茂粗獷之金石力感。

力存心中,力感在字中。力感來自於兩方麵:創作者和審美者,因為“力”是人的精神活動的外現。創作者隻有在具備嫻熟的書寫技法的前提下才能表現“力”的深度、廣度與高度以及不同“力”的各種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