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女性權益保障現狀對女性成才的影響(1 / 3)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女性權益的維護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女性權益的有關規定,在《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相關法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體現。女性不僅作為一般公民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還享有基於女性特殊的生理而由法律法規賦予女性的特有權利,這為女性的成才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但是,現階段女性權益保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仍對女性成才起著一定的製約作用。

一、女性權益保障現狀

新中國成立後,女性立法的不斷完善與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中國女性維權事業蓬勃發展,使我國女性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但是,一些事關婦女生存、保護和發展的問題還依然存在,女性在政治、勞動、人身、財產等方麵的權益保護仍不完善。

(一)女性權益保障取得的成就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婦女的權益不僅在立法層麵不斷得到加強,在實踐中,這些權益也不斷得以實現,從而有力地推進了女性成才的進程。

1.保障婦女權益、促進女性發展的法律體係基本形成

黨和國家一直關注女性權益的維護與發展,致力於消除侵犯女性權益、阻礙女性發展的工作,建立了以《憲法》為基礎、以《婦女權益保障法》為主體,包括各類基本法律、單行法律法規、規章和地方性法規在內的較為完善的女性權益保障法律體係;在內容上,對女性的政治、文化、勞動和社會保障、財產、人身和婚姻家庭權益等方麵,進行了詳細具體的規定,為女性提供了較為全麵的保護。

2.保障婦女權益、促進婦女發展的多維機製基本建立

除立法上建立較為完善的法律保障體係外,黨和政府還將女性維權、女性發展納入各項工作,不僅通過製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1995—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0年),提出了婦女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政策措施,並將其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而且為促進女性權益保障目標的實現,成立了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先後在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頒布了配套的政策與措施,為女性權益的落實提供了政策依據與製度保障,使女性成才具備了優良的行政環境。在司法層麵,與婦女權益保障相關的職能部門,高度關注女性權益法律法規的運行,積極通過法律幫助、司法救助、源頭參與、法律監督等維權幹預機製,采取有效措施,為女性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司法環境。

3.女性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及決策的程度不斷提高

在黨和政府大力支持女性行使政治權利的大環境下,我國女性可以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參加政府工作,通過婦聯組織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通過信訪與媒體等對國家與社會事務進行監督等。女性的參政意識不斷增強,女幹部、女代表、女領導的數量增加,參與國家與社會事務管理的深度與廣度也不斷發展。近年來,在各級國家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招錄的公務員中,女性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如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招錄的公務員中,女性所占比例由1999年的31.5%逐年上升到2009年的42.5%,有的地方,新錄用公務員中女性人數超過了男性。此外,根據2011年第3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顯示,92.9%的女性關注“國內外重大事務”;54.1%的女性至少有過一種民主監督行為;18.3%的女性主動給所在單位、社區和村提過建議;83.6%的農村女性近5年來參與了村委會選舉,能夠“盡力了解候選人情況”、認真投票的占70.4%。

4.女性文化教育權利不斷實現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女性受教育麵不斷擴大,女性文盲比例逐年降低,女性受教育的水平顯著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和比例不斷增長,與男性的差距不斷縮小。據第3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顯示,18—64歲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8年,比2000年提高了2.7年,性別差距由10年前的1.5年縮短為0.3年;女性中接受過高中階段及以上教育的占33.7%,城鄉分別為54.2%和18.2%;中西部農村女性中,這一比例為10.0%,比該地區農村男性低4.6個百分點;女性中接受過大學專科及以上高等教育的占14.3%,城鎮女性這一比例為25.7%,比10年前提高了13.3個百分點。女性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為女性成功、成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5.女性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得到穩步加強

在國家法律與政策的保障下,女性就業的人數不斷增加,女性就業的職業結構日趨合理,就業層次逐步提高。目前,第三產業正逐步成為吸納女性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渠道,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進入計算機、通信、金融、保險等高新技術行業,成為這些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據第3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顯示,我國18—64歲女性的在業率為71.1%,城鎮為60.8%,農村為82.0%;在業女性在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分別為45.3%、14.5%和40.2%;即使在農村,在業女性主要從事非農勞動的比例為24.9%,男性為36.8%,比10年前分別提高了14.7和17.9個百分點;有外出務工經曆的返鄉女性從事非農勞動的比例達到37.8%,比從未外出務工的農村女性高16.3個百分點。此外,第3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還顯示,在參加勞動的女性中,非農業戶口女性享有社會養老保障的比例為73.3%,享有社會醫療保障的比例為87.6%;農業戶口女性享有社會養老保障的比例為31.1%,享有社會醫療保障的比例為95.0%,與2000年相比,城鎮單位女性社會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的享有率分別提高了25.4和46.1個百分點。

6.女性財產權益得到基本保障

在財產權益上,女性的自主性增強,繼承權得到一定重視。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社會工作後,其經濟活動的收入也成為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女性的經濟獨立性增強,在財產上對家庭與丈夫的依賴性減弱,因此,女性在家庭中對財產的支配權及對重大經濟活動的決策權有所提高。據第3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顯示,目前,85.2%的女性對自己的家庭地位表示比較滿意或很滿意;在生產、經營和買房、蓋房的決策上,妻子參與決策的比例為72.6%和74.4%,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5.7和3.9個百分點;在家庭投資或貸款的決策上,妻子參與決策的比例為74.7%,比10年前提高了14.3個百分點;包括與配偶聯名的在內,女性有房產的比例為37.9%,男性為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