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保護女性的正當權益是社會共同的責任。雖然我國已具備了一整套保障婦女享有平等權利和促進婦女發展的法律體係,確認了女性享有政治權利、文化教育權益、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財產權益、人身權利和婚姻家庭權益等六大基本權益,但是,法律上確權並不意味著女性在事實上已經擁有這些權益。女性權益保障是一個係統的工程,立法隻是保護女性權益的一個開始,如何讓女性的權益從紙麵向現實轉化,不僅需要黨和國家通過立法的完善、執法的加強、女性權益保護的社會文化心理環境和多維維權機製的構建,為女性創造更為順暢的維權環境,還需要女性不斷增強維權意識,提高維權能力,從而使女性能以最小的成本將法律的應然權利轉化為現實。
一、營造良好的維權環境
黨和國家在維護女性權益、促進女性發展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應從宏觀上進一步為維護女性權益創造環境。
(一)完善法律法規
我國已基本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女性權益保障法律體係,但在一些領域仍存在缺陷。例如,在性別歧視、家庭暴力、就業保障等方麵還缺乏專門的立法;部分法律中缺乏性別視角,部分法條的可操性較差,需要通過修訂法律予以完善。因此,要堅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並將其作為社會發展戰略來實施,把性別平等納入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中,認真把握社會轉型期和體製變革過程中女性所麵臨的不公正待遇,製定和完善有關保護女性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為促進兩性平等、均衡兩性利益關係提供法製保障。
(二)加強司法公正
女性權益以法律形式確定後,還需通過法律的貫徹實施得以實現。《婦女權益保障法》及相關法律,以法律形式確定了女性權益的範圍、政府及婦聯組織的職責後,還需要通過一個優質的司法環境運行才能使女性權益保障落到實處。女性成才的過程,需充分發揮法律、政策的調動力和約束力,推動政府和司法機構依法行政、嚴格司法,促進各類社會組織依法辦事,使各項法律保障覆蓋到各階層的女性群體,及時合理地解決婦女群眾反映的問題,嚴厲打擊針對女性的違法犯罪活動。此外,還應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監督機製,通過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社會團體監督、輿論監督以及人民群眾監督等多種形式,形成有效的法律監督體製,倡導正義,懲治醜惡,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公正。
(三)構建女性權益保護的社會文化與心理環境
先進的、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性別文化是樹立正確女性維權觀的思想基礎。女性權益要進一步實現,必須要變革歧視女性的性別文化和有偏見的社會心理。首先,要通過對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文明進步的婦女觀的宣傳貫徹,推動先進性別文化的建設,構建兩性和諧發展的文化氛圍;其次,進一步強化女性的維權意識,對女性進行心理引導,使其及時轉變觀念,調整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角色期待,通過女性意識的覺醒,進一步強化女性維權心理;最後,強化社會性別意識,尤其是要對男性及決策者進行社會性別的培訓,使性別意識深入人心。
(四)完善女性維權的多維機製
女性權益受侵害、成才之路坎坷,既有女性自身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因素,政府和社會應對症下藥,構建女性維權、成才的多維機製。一是要完善女性自強機製,即通過建立女性心理輔導站、強化女性職業創業培訓等方式,增強女性的主體意識和成才願望,強化女性成才的自身能力;二是要構建女性維權聯合網絡,即通過人大政協的反饋、司法保護、婦聯援助、家庭暴力警力救助、社區互助及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等多種方式,構建女性維權網絡;三是完善女性訴求渠道,通過健全領導接待製度、女性維權熱線及群眾自治組織的調解、各級政府的信訪接待、公安司法機關的維權組織等,為女性訴求的表達及問題的解決提供良好的公共平台。
二、培養女性的法律意識
女性要維護自身權益,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這種意識不僅指女性要有維權的想法,還包括女性自身的守法意識。
1.培養良好的守法意識
現代社會,許多人都希望自己獲得成功,並由此在內在知識、外在形象、能力等各方麵為成才成功做諸多準備。然而,許多具有高智商的人,在工作、事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對法律沒有敬畏之心,或因一念之差,或因法律觀念一貫淡薄,或因根本無視法律的存在而作出了違法亂紀之事。這樣的人,不可謂無能,但最終的結果,卻使自己成為階下囚,還給國家與社會帶來了損失。諸多的事實與教訓證明,女性的成功成才,除了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突出的能力、過人的智慧以外,還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法治社會中,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一個人要真正成功成才,必先有德,有德必先知法、守法。女性要想成才,必須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分清是非界線,先做一個知法、守法的社會公民,才能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培養良好的維權意識
隨著國家對婦女工作的重視及女性法律權益保障工作的推進,女性的法律知識、維權意識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部分女性仍然存在對法律無知、缺乏法律常識、維權意識淡薄的情形,一些女性在權益被侵犯以後處於懵懂狀態;部分女性由於不知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行使應有權利而無法走上成才之路;一些女性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由於權益受侵害後缺乏維權意識而斷送了成才之路。因此,女性必須要樹立權利意識,透徹理解法律的原則與精神,培養自身的法律信仰,塑造成熟的法律觀,勇於主張自己的權利,善於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提高女性的維權技能
自我維權是女性成長、成才,實現自身價值的有效方式。良好技能的掌握,不僅可以增強女性自強自立的能力,也可以為女性的成才選擇正確道路,降低女性成才的成本。在某種情形下,高超的維權技巧還可以幫助女性掙脫法律糾紛的重圍,繼續成才的前行之路。
(一)掌握基本的保護技能
女性維權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尤其是女大學生,涉世未深,生活單純,對社會充滿新鮮與好奇,缺乏對外界的防備心理,特別容易成為被人欺騙或侵害的目標,因此,更需要通過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和基本生存技能的學習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在生活中,除要謹慎對人處事、與陌生人交往要注意提前調查、不輕信他人外,還要學會理智地處理生活細節。以同居現象為例,年輕人在風華正茂的年齡段,收獲愛情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超越法律的底線,則會給同居雙方尤其是女性帶來嚴重的傷害。同居與履行了法律手續的婚姻關係不同,它沒有經過法律認可,無法獲得法律的保護。尤其是部分年輕女性在交友時,在對交往對象自身及家庭了解不深的情況下就草率同居,之後發現對方不適合自己甚至欺騙了自己,由此導致的財產糾紛、懷孕、身體和精神等的傷害卻無法像合法婚姻關係中的女性一樣得到保護。因此,年輕女性在交友與享受愛情時,首先要對自己的交往對象及其家庭背景有清晰的了解,即使對熟悉的男友,也不要超越交往的底線,尤其是不能因為一時的情感衝動,荒廢學業、忽視工作,放棄對未來事業的追求。
(二)掌握必要的法律常識
女性要維權,除了要了解女性所享有的基本權益及內容外,還需學習必要的法律知識。以女性就業為例,初入職場的女性,尤其是女大學生,試用期是她們接觸社會首先要麵對的挑戰,但很多女性不了解勞動法律知識,對自己在試用期的正當權益不能正確對待,遇到問題時一味遷就用人單位,從而使一些招聘單位有空可鑽,把畢業生的試用期當成了白用期或廉價用工期。例如,某高校女生畢業後應聘到一家公司當文員,老板承諾試用3個月,如果合格,則簽訂正式勞動合同,試用期工資800元(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為900元/月)。踏踏實實工作3個月後,滿心期待著簽正式合同的她卻被告知由於能力不夠,公司決定不錄用她,該女生隻好憤憤不平地離開。事實上,這名女生隻要了解一些《勞動合同法》的常識,她就會知道當初公司先單獨約定試用期後簽合同的做法及試用期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做法都是違法的,而公司最後以能力不足不錄用她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即使在被解雇後,她也能通過申訴、勞動仲裁等方式要求公司支付合法的工資並給予賠償。
(三)掌握維權的基本途徑
女性維權途徑即女性維權的基本渠道。暢通的維權渠道可以使女性的利益訴求得到及時反饋,並使問題得到正確合理的解決。如果女性不了解維權的基本途徑,則不僅無法利用現有的合法資源有效解決問題,喪失維權的機會,還有可能在被侵害後產生極端情緒,從而衝動地采取違法手段解決問題,最終使自己從受害人變為侵害人。因此,充分掌握女性維權的合法途徑是保障合法權益實現的條件。
1.自我救助
自我救助是指女性在權利受到侵害時或受侵害後,現場進行自救或在無第三方參與的情況下自主解決問題的方式,它包括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自助行為和當事人協商等。
(1)正當防衛。所謂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者實施的製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損害行為。
正當防衛權的行使,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第一,起因條件,即必須有不法侵害的實際存在,這是正當防衛的前提;第二,防衛意圖,又稱正當防衛的主觀條件,即防衛人必須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有明確認識,並具有希望以防衛手段來製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心理狀態;第三,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必須是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當中,即不法侵害行為已經開始尚未結束時,事前防衛、事後防衛都不屬於正當防衛;第四,正當防衛的對象隻能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第五,正當防衛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但是,“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除此以外,如果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構成防衛過當,則需要負相應的刑事責任。